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季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肿瘤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病人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间质瘤
  • 1篇耐药
  • 1篇进化
  • 1篇基因
  • 1篇肌肉
  • 1篇肌肉质量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弓形虫
  • 1篇核表达
  • 1篇后并发症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林季
  • 1篇闫竞一
  • 1篇梁韶晖
  • 1篇陈笑雷
  • 1篇刘文权
  • 1篇章庆伟
  • 1篇谢彬彬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对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  肌肉减少症,泛指增龄性或病理性持续骨骼肌质量流失、肌肉强度或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来有研究发现其在胃癌人群中也有存在,并且与胃癌病人预后有关。亨氏单位平均值(HUAC)和骨骼肌指数(SMI)可使用计算机...
林季
关键词:胃癌肌肉质量术后并发症
TPT1在胃肠间质瘤耐药进化中的功能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野生型TPT1和突变型TPT1A52V在胃肠间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GEO数据库(GSE69465和GSE155800)中TPT1在胃肠间质瘤组织样本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TPT1过表达质粒、突变质粒和TPT1-siRNA,转染胃肠间质瘤细胞,RT-PCR检测转染效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完全耐药细胞以及伊马替尼长期处理的细胞中TPT1基因表达明显比未经过伊马替尼处理的细胞要高.TPT1在对伊马替尼耐药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敏感样本中的表达量.敲减TPT1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01).野生型TPT1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01),并降低凋亡细胞数量(P<0.01).突变型TPT1A52V较野生型TPT1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更易于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在经过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TPT1的高表达和TPT的错义突变,突变型TPT1A52V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野生型和突变型TPT1有望成为预测胃肠间质瘤发生发展和耐药的潜在标志物或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闫竞一陈笑雷林季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癌基因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2和M2A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4年
目的构建弓形虫RH株微线体蛋白M2AP和MIC2的真核表达载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建立同时表达MIC2和M2AP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粘附蛋白复合体MIC2-M2AP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用Oligo dT-Adaptor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根据已知的弓形虫mic2和m2ap基因序列,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5.0自行设计并合成引物,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mic2和m2ap基因,克隆入pMD-19-simple-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回收目的片段,分别插入至pGAPZαA内,构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转化入E.coli DH5α。提取转化菌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的mic2和m2ap基因分别为2 200bp和1 000bp,与预期大小一致。T-A克隆重组质粒pMD19-T-mic2、pMD19-T-m2ap和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GAPZαA-mic2、pGAPZαA-m2ap经测序鉴定,与GenBank收录的弓形虫mic2基因和m2ap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mic2和pGAPZαA-m2ap,为进一步研究MIC2和M2AP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免疫保护效应奠定了基础。
谢彬彬章庆伟陈亲芬白炳君林季刘文权梁韶晖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