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菊梅

作品数:24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教学
  • 9篇教学论
  • 8篇教育
  • 5篇学科
  • 4篇民初
  • 3篇清末
  • 3篇清末民初
  • 3篇论学
  • 3篇教学论学科
  • 3篇高等教育
  • 2篇大学教师
  • 2篇学术
  • 2篇学术自由
  • 2篇文学
  • 2篇新陈代谢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教育史
  • 2篇教育思想
  • 2篇教师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商学院

作者

  • 24篇肖菊梅
  • 6篇李如密
  • 4篇张杰
  • 3篇肖朗

传媒

  • 2篇现代大学教育
  • 2篇教师教育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江苏高教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课程.教材....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青岛大学师范...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教育论丛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介入“教育史”的反思——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11年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陈旭麓先生编写的一部具有哲理性的历史著作,在该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文学"语言,这种以"文学"为叙事历史的手法,在历史描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同时也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史研究及教育史教材编写以借鉴。
肖菊梅张杰
关键词:陈旭麓新陈代谢文学
从“人”的研究到“整体”教育史观探讨——读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被引量:1
2012年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反思了战后美国近代中国史研究中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传统-现代"与"帝国主义"三种模式,并提出以"中国中心观"为主导范式来研究中国历史。这为当前我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教育史研究首先要关注"人"的研究,并树立"整体"教育史观。
肖菊梅张杰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教育史观
近代中国教学论的发展历程考述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从学术史1的视角探讨中国近代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这是教育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考察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正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应然要求。在把握近代社会变迁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学论学科知识进展与学科制度构建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近代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引进模仿期、探索融合期和发展分化期三个阶段。这既与近代中国教育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轨迹相符合,也与世界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步伐相一致。
肖菊梅李如密
关键词:教学论
教学洞察力:内涵、特征与策略被引量:5
2017年
教学洞察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敏锐感知各种教学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与反思后发现教学问题所在的能力,具有预见性、专注性、识别性、动态性等特征。教学洞察力的发展策略主要有:摒弃阻碍教学洞察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协同"发展多方面的教学洞察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把教学洞察力作为教师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等。
肖菊梅李如密
关键词:识别性动态性
性待教而为善——董仲舒人性论之内涵解析
2011年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曾以人性论为其理论基础的来源。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基础,以"阴阳"为其属性,以"性待教而为善"为目的,提出了著名的"性三品"说。这是董仲舒第一次总结先秦以来的人性论思想,并将其上升到哲学高度。"性三品"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性待教而为善"思想也与当今的"教育性教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肖菊梅张杰
关键词:人性论阴阳
杜威的教材观:理论基础与实践应对被引量:3
2011年
杜威的教材观是其全部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观点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哲学理论和机能主义生长论的心理学理论。探究杜威的教材观及其理论基础也是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应然之意:教材编排应立足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教材知识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儿童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肖菊梅
关键词:教材观
清末民初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阶段”的导入及推广——以汤本武比古的《教授学》为考察中心
2014年
1901年,通过《教育世界》的介绍,首本教学论译著———汤本武比古的《教授学》传入中国,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阶段”也随之被国人知晓。此后,随着教育学和教授学(法)教材的译介及编写、课堂教学实践的运用以及教案的编写使“五段形式教学阶段”得到进一步推广,加快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鉴于此,对《教授学》进行文本分析,以便了解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阶段”的传入及发展概况。
肖菊梅
论费希特的高等教育思想
2014年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学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的本质、学术自由及大学教师的使命等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详细阐述。他认为,大学作为人类智慧不断延续下去而设置的机构,以"学术自由"为其存在的内在本质,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是神圣理念的传承者、学科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风向的引导者,这些高等教育理念一直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有益借鉴。
肖菊梅
关键词:费希特大学教师学术自由
罗廷光与近代中国教学论思想研究——以其《教学通论》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2015年
20世纪20—40年代是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趋于繁荣、其学科体系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罗廷光以大学教育学科为主要平台,率先讲授"普通教学法"等课程,并在授课讲义的基础上撰成其教学论专著《教学通论》。在《教学通论》中,罗廷光系统地论述了教学论研究的宗旨、内容和方法等重要问题,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的标志性理论成果。罗廷光的教学论思想对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及其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我国课程及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也不乏借鉴意义。
肖朗肖菊梅
关键词:教学论思想
中国古代游学的发展嬗变、教育价值及现实启示被引量:7
2017年
在古代游学,作为提高从游者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它既能彰显士人个人价值,如通晓经术、交结名儒、学而优则仕等,又兼具别样化的社会价值内涵,如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秉承学行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等。同时,游学也给当今以启示:确立"以人为本"的游学理念是游学形成及发展的目标导向;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是游学兴盛的根本保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游学繁荣的本源等。
肖菊梅李如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