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锦荣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日本柳杉
  • 2篇水分
  • 2篇同位素
  • 2篇土壤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柳杉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胸径
  • 1篇蒸腾
  • 1篇蒸腾耗水
  • 1篇蒸腾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恢复过程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树干
  • 1篇树干液流
  • 1篇栓皮栎
  • 1篇水分循环

机构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作者

  • 5篇刘苑秋
  • 5篇邓文平
  • 5篇郭锦荣
  • 3篇张志坚
  • 2篇吴春生
  • 1篇刘亮英
  • 1篇叶清
  • 1篇李晓东
  • 1篇章洁

传媒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土石山区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其在不同水体中组成特征的差异可以指示水分循环过程及植物用水机制.本研究在北京山区选取了两种主要的绿化树种——常绿针叶林侧柏和落叶阔叶林栓皮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降水、土壤水、泉水、植物茎干水和叶片水同位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水分在大气-土壤-植物连续体中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17δ^(18)O+1.45(R2=0.93),土壤蒸发线方程为δD=3.85δ^(18)O-38.02(R^2=0.76),降水入渗补给土壤水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分馏.在不同季节,降水、土壤水和泉水δD和δ^(18)O值变化规律不同;雨季,δD和δ^(18)O平均值大小为降水>地下水>土壤水,降水和土壤水共同补充地下水;旱季,δD和δ^(18)O值大小排序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降水和地下水都对土壤水有贡献.侧柏和栓皮栎年内茎干水分δD和δ^(18)O的拟合线性方程分别为δD=5.03δ^(18)O-30.78和δD=3.0δ^(18)O-48.92,栓皮栎利用的土壤水分相对于侧柏更加富集,其水分来源深度更浅.栓皮栎叶片水分同位素变化特征相对于侧柏对大气微环境的反应更加敏感,且其叶片水分蒸发和同位素动力分馏程度更强,但是它们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一致.
邓文平章洁张志坚胡少昌郭锦荣刘苑秋孔凡前张毅
关键词:水分循环同位素侧柏栓皮栎
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被广泛用来研究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来源、水量平衡及不同水体间的补给关系。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庐山地区三个不同研究点(庐山西北面莲花镇,山顶牯岭镇和东南面海会镇)采集的102个次降水样品同位素资料为基础,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氘盈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大气水汽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庐山地区夏半年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值δ18O平均值(-6.1‰)小于冬半年(-4.8‰);氢氧同位素特征和氘盈余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平均氘盈余值(10.6‰)大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评估值(10.0‰);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δD=7.45δ18O+8.36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δD=8δ18O+10相比,其斜率和截距均偏小。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同位素特征发现,庐山地区大气水汽夏半年主要来源于低纬度南海和印度洋,冬半年来自于干燥的华北和西北内陆;局地水汽影响和地理位置差异导致了降雨同位素特征的空间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今后展开庐山地区水循环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陈琦郭锦荣李超王翰琨吴春生吴春生刘苑秋邓文平李晓东
关键词: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
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夏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格局动态被引量:8
2017年
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江西泰和退化红壤丘陵区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15 a、25 a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分空间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在恢复初期,重建森林和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较为均匀,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且离散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中等程度变异;重建森林及自然恢复草地土壤水分分布呈正态分布,均能较好的拟合成球状模型(决定系数均>0.804),数据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特征,变异来源主要以土壤母质、地形等引起的结构性变异为主。从时间序列上看,恢复25 a土壤水分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均显著增大,总的变异性增加,且由随机因素造成的变异比重加大;从土层角度来看,同一恢复年限内,自然恢复草地基台值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块金值、块金系数则表现为上层<下层,下层土壤水分随机变异强于上层。重建森林的3个指标均表现为上层>下层,且表层随机性变异更大;随恢复时间增加,森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程度加大,斑块更为破碎化,自然恢复草地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变程均显著变大,土壤水分空间延续范围变大;增加取样密度和加大研究尺度更能揭示退化红壤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张志坚刘亮英刘苑秋吴春生丘满圆郭锦荣邓文平
关键词:退化红壤土壤水分地统计学
庐山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林冠是降水到达地面前的第一个作用层,其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导致穿透雨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很大的变异性,这既阻碍了对其的精确评估,也常常被认为是水文模型中蒸发量化的不确定来源之一。在庐山自然保护区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内设置了面积30 m×30 m的样地,机械布置了37个截面面积为314.15 cm2穿透雨收集器,于2017年生长季(4—9月)共监测21次降雨事件下穿透雨量。分析林冠下穿透雨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率变化范围为2%—222%,平均穿透雨率为80%,穿透雨率随着林外次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降雨量达到28 mm时穿透雨率趋于最大值,之后变化规律复杂未见稳定,二者之间最优拟合关系为二次多项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指数小于4.5时对穿透雨率的影响显著。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穿透雨率达到最大时的林外降雨量不同。穿透雨率的空间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5%—114%,随林外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在林外次降雨量大于20 mm以后,逐渐趋于稳定,二者之间以对数函数关系式拟合。观测点位的时间变异系数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叶面积指数小于5,降雨量小于20 mm时,降雨量是影响穿透雨空间变异性的关键因素。
邓文平郭锦荣郭锦荣陈琦黄家辉卢妍洁刘苑秋
关键词:日本柳杉穿透雨
不同胸径日本柳杉树干液流及其蒸腾耗水差异被引量:8
2019年
利用热扩散式探针法对庐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胸径大小的日本柳杉在2016年7月树干液流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期监测样地区域的气象因子(降雨、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揭示不同胸径日本柳杉的液流变化规律和蒸腾耗水特征以及对主要气象因子改变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液流呈现明显昼夜变化规律,其日变化呈多峰曲线型,平均每日峰的次数晴天约3.5次,雾天3次;在典型晴天,液流每日平均起始时间为6:45,总持续时间15 h,首次峰值出现时间约为11:45,峰值总持续时间4.25 h,雾天,液流每日平均起始时间为7:30,总持续时间11.5 h,首次峰值出现时间约为10:45,峰值总持续时间4.5 h,且液流峰值出现时间、下降时间、结束时间、最大峰值出现时间雾天均要早于晴天;不同胸径树干液流的日变化规律有差异,总体来看,随着树干胸径的增加,液流日波动次数增加,各样树的液流首次到达峰值和峰值结束的时间分布不同,液流最大峰值随着胸径的增加而增大;晴天液流日均值与胸径的大小存在良好线性正相关关系,而雾天的线性相关拟合一般,太阳辐射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是树干液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树干液流对太阳辐射和VPD均以幂函数形式呈正相关关系,液流变化对于太阳辐射变化存在45~135 min的时滞效应,但是其峰值持续时间比太阳辐射峰值持续时间少1 h;在典型晴天,胸径越大树木日总蒸腾量越大,蒸腾量与胸径以幂函数的形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雾天,蒸腾量与胸径之间的正相关性不如晴天。
郭锦荣白天军邓文平邓文平邹芹张志坚张毅张志坚
关键词:日本柳杉树干液流胸径蒸腾量太阳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