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德青

作品数:12 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工程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祁连山北坡
  • 8篇北坡
  • 8篇草地
  • 5篇生物量
  • 5篇天然草地
  • 4篇土壤
  • 3篇药用
  • 3篇药用植物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盖度
  • 2篇地上生物量
  • 2篇药用植物学
  • 2篇蒸散
  • 2篇蒸散量
  • 2篇植被
  • 2篇植被盖度
  • 2篇水分动态
  • 2篇土壤含水量

机构

  • 10篇桂林师范高等...
  • 10篇桂林医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黄德青
  • 10篇于兰
  • 8篇赵新全
  • 8篇张耀生
  • 3篇刘贤贤
  • 3篇陈钢
  • 2篇李博
  • 1篇王启兰
  • 1篇秦新民
  • 1篇赵双喜
  • 1篇宋磊

传媒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广西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2
2011年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
关键词: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净生产量环境因子
祁连山北坡主要草地类型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典型草地类型土壤水分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不同草地类型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受降水量及其时间分配的影响,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可划分为消耗期、积累期、消退期和稳定期4个时段;5类草地群落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土层深度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其剖面变化可分为活跃层、调节层和相对稳定层;土壤水分储量以山地草甸最高,其它依次为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
黄德青张耀生赵新全宋磊王启兰
关键词:草地类型土壤水分动态降水量
气象因子对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2004年祁连山北坡五类天然草地生长季的土壤水分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以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对五类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的影响,并建立了降水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回归方程;(2)利用ASCE-PM模型计算了五类草地群落的潜在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对0~20 cm土层水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愈向土壤深层,影响愈不明显;(3)土壤含水量对气温、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和近地面风速的响应由土壤表层至深层均呈递减趋势.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
关键词:气象因子天然草地潜在蒸散量土壤含水量
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药用植物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的区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带动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改革工作,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较好地提高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质量。
黄德青刘贤贤于兰陈钢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推进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被引量:8
2011年
为进一步加强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完善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广义药用植物194种,隶属84科、166属,按照植物的药效功能与药理作用将其划分为16大类。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此,提出了建设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药用植物园"的设想。
黄德青刘贤贤于兰李博陈钢
关键词:校园植物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
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地上部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其地上部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各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盖度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下旬;地上生物量与植被盖度显著相关(P<0.05),与群落高度(除山地草甸外)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地上生物量随植被盖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各草地群落高度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均基本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P>0.01);地上生物量与同期水热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各草地群落高度和植被盖度对水热因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
关键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环境因子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根冠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5类草地的根冠比(R/S)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生物量为山地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除高寒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生物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类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的R/S分别为9.3,8.7,5.1,7.0和7.1;5类草地R/S的季节变化均呈反抛物线型,但变化不尽相同;高寒草原的月R/S随上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月R/S随上月潜在蒸散量的增加也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山地草甸和山地荒漠草原的月R/S与前期的水热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
关键词: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根冠比气候因子
农杆菌介导的BT基因导入甘蔗的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以甘蔗品种台糖22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以MS+2.4-D1.5mg/ml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运用真空渗入与农杆菌相结合法,通过菌株LBA4404-Q5将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基因)转入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经过卡那霉素(Km)的2次筛选培养,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检测,在1.1kb处获得阳性条带,初步表明基因整合到甘蔗染色体基因组中。
于兰秦新民黄德青
关键词:甘蔗农杆菌胚性愈伤组织BT基因
祁连山北坡草地潜在蒸散量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FAO推荐的标准化、统一化后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植物生长季节祁连山北坡5种主要类型草地的潜在蒸散量,通过揭示植物生长季蒸散量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不同类型草地的蒸散特征以及蒸散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
张耀生黄德青赵新全赵双喜
关键词:蒸散草地类型盖度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3
2011年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达生物量峰值。5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以山地草甸(100.24 g/m2)最高,其他依次为山地草甸草原(71.24 g/m2)、山地草原(70.20 g/m2)、高寒草原(52.40 g/m2)和山地荒漠草原(20.44 g/m2);用Logistic方程模拟的地上生物量增长曲线表明5类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未达到其环境最大容纳量。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土壤平均含水量的累加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在各种类型草地中,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不同,根系主要分布层内的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
关键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