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368 被引量:1,70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4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5篇学位论文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9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0篇动脉
  • 80篇静脉
  • 71篇血管
  • 65篇细胞
  • 57篇基因
  • 55篇主动脉
  • 50篇移植静脉
  • 49篇乳腺
  • 47篇蛋白
  • 44篇主动脉瘤
  • 44篇腺癌
  • 44篇腹主动脉
  • 43篇乳腺癌
  • 43篇内膜
  • 42篇增生
  • 40篇腹主动脉瘤
  • 39篇内膜增生
  • 35篇自体
  • 30篇肿瘤
  • 28篇自体移植

机构

  • 22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5篇辽宁省肿瘤医...
  • 11篇佳木斯大学附...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辽宁中医学院...
  • 4篇沈阳医学院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云南省第二人...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鞍山市第三医...
  • 3篇解放军第20...
  • 3篇西藏自治区人...
  • 3篇沈阳医学院沈...
  • 3篇塔城地区人民...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沈阳医学院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68篇张强
  • 114篇段志泉
  • 82篇胡新华
  • 56篇辛世杰
  • 51篇杨军
  • 38篇王新文
  • 34篇刘程伟
  • 30篇张志深
  • 21篇罗英伟
  • 21篇张健
  • 20篇张斌
  • 19篇杨德华
  • 16篇刁彦鹏
  • 15篇马文锋
  • 14篇李超
  • 14篇龙飞
  • 14篇孙贵范
  • 12篇赵林
  • 9篇杨栋
  • 9篇霍鑫

传媒

  • 41篇中国医科大学...
  • 26篇中华实验外科...
  • 2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8篇中华外科杂志
  • 18篇中国实用外科...
  • 17篇中国普通外科...
  • 15篇中国普外基础...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国现代普通...
  • 7篇中国动脉硬化...
  • 7篇实用药物与临...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3篇沈阳医学院学...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8篇2009
  • 14篇2008
  • 18篇2007
  • 28篇2006
  • 30篇2005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植静脉的重塑与再狭窄被引量:7
2002年
血管再狭窄是影响PTCA和静脉移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既往认为血管再狭窄是由于血管平滑肌迁移至内膜 ,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造成的。最近实验研究表明血管非适应性重塑是造成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包括早期血管壁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 ,通过增殖与凋亡参与损伤修复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与胶原机化与重排共同参与血管重塑。血管再狭窄不是单纯孤立的内膜、中膜及外膜变化的结果 ,而是血管壁构成在修复损伤过程中重塑的结果 。
李军马文锋张强段志泉闯家伟
关键词:静脉移植血管再狭窄血管重塑
直肠癌与癌旁粘膜电位差及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的研究 结肠粘膜损伤修复过程电位差变化的意义及有关因素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强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相关抗原
解剖外旁路手术在下肢缺血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张强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治疗解剖外旁路下肢缺血性病变并发症
高砷暴露致皮肤损伤人群尿砷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高砷暴露致皮肤损伤人群尿砷代谢的特点。方法应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砷暴露地区(水砷浓度分别为0.21、0.24、0.36mg/L)皮肤损伤组人群(77人)和未见皮肤损伤对照组人群(77人,性别、年龄1∶1配比)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含量。以iAs、MMA及DMA的总和表示总砷(tAs)水平;以iAs/tAs、MMA/tAs和DMA/tAs分别计算iAs%、MMA%、DMA%;以(MMA+DMA)/tAs及DMA/(MMA+DMA)分别计算一甲基化率(FMR)和二甲基化率(SMR)水平。结果皮肤损伤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相比尿中各形态砷化合物及总砷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损伤组尿iAs%水平高于对照组,DMA%、FMR和SM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损伤组人群中男性SMR水平显著低于女性,且尿中MMA%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高砷暴露情况下,出现皮肤损伤症状的人群对砷的甲基化能力较低。
张强郑全美席淑华贾丽红孙贵范
关键词:皮肤损伤甲基化
CT与核素骨显像诊断SAPHO综合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即SAPHO综合征)的CT与核素骨显像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CT、核素骨显像影像特征。结果:CT检查前上胸壁受累24例,表现为骨及肋软骨硬化、肥厚,关节破坏、强直;骶髂关节受累10例,表现为骶髂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12例患者脊柱CT检查8例受累,示终板侵蚀、硬化,椎间隙变窄,部分椎体楔形变。^(99m)Tc-MDP骨显像表现为受累骨关节处异常放射性浓聚,其中前胸壁受累最常见,约占93.1%(27/29),在胸肋锁骨区表现为"牛头"状放射性核素浓聚,是特征性骨显像表现,骶髂关节受累11例,脊柱受累8例,下颌骨受累1例,长骨受累1例。结论:胸前壁多骨受累是SAPHO综合征主要影像特点,CT扫描准确显示骨质硬化、肥厚、破坏及关节强直。^(99m)Tc-MDP骨显像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发现隐匿性病灶,当前胸壁受累出现典型影像表现时,应考虑SAPHO综合征。
张强次旦旺久孙洪赞郭启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慢性饮水型砷暴露人群砷代谢模式建立与特征分析
背景:我国是地方性砷中毒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但有饮水型还有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分布广、受威胁人口多,病情严重。饮用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是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砷致皮肤损伤,特别是掌跖角化,直接影响劳动能力,并累及多器官系...
孙贵范郑怡郑全美王惠惠张强
文献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肺功能时间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 COPD 和支气管哮喘患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肺功能时间变化趋势。方法选择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1例COPD患者( COPD组)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采用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吸入前、吸入后5 min、吸入后10 min、吸入后20 min、吸入后30 min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深吸气量( IC)、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75%)。结果哮喘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FEV1/预计值、FEV1/FVC、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呈进行性增加趋势, COPD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 、FEV1/预计值、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EV1/FVC和FEF25%在10 min、30 min有所下降,且FEV1/FVC下降至接近治疗前水平,其他指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FEV1、IC、FEF25%、FEF50%、FEF75%等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COPD组,哮喘与COPD患者的ΔFV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ΔFEV1、ΔIC。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COPD和支气管哮喘均可短时间改善肺功能指标,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肺功能改变程度优于COPD。
杨泽辉陈晓东张强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肺功能呼吸功能试验
心脏黏液瘤脱落并发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一例被引量:2
2003年
张健辛世杰宋清斌罗英伟王传江张强段志泉
关键词: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彩色多普勒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3例AMVT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FA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AMVT组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3.5±8.8)μmol/L和(12.2±6.6)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Hcy水平与FA呈负相关(AMVT组:r=-0.42,P<0.01;对照组:r=-0.39,P<0.01)。MTHFR C677TTT基因型在AMVT组的分布频率(33.3%)高于对照组(17.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结论血浆高Hcy水平和低FA是AMVT形成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AMVT形成的一个重要遗传风险因子。
胡新华杨军李志文张志深何家安杨德华张强辛世杰段志泉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叶酸
腹主动脉瘤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腹主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对腔内修复术 (EVR)治疗方法的影响。 方法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了 30例腹主动脉瘤并收集解剖学数据。 结果 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5 9cm (4 0~ 12 2cm) ,腹主动脉瘤直径与瘤颈的角度呈正相关 (r=0 47,P <0 0 5 ) ;与瘤颈长度呈负相关 (r =- 0 41,P <0 0 5 )。本组病例中有 12例 (4 0 % )符合EVR要求的解剖条件 ,18例不适合EVR手术 ,其中 16例 (5 3 3% )因瘤颈角度过大 (平均 88 8° ,范围 70°~ 110° ,其中 4例合并髂总动脉瘤 ) ,1例 (3 3% )因瘤颈过短 ,另 1例 (3 3% )单侧髂总动脉闭塞伴瘤颈附壁血栓。 结论 影响腹主动脉瘤EVR手术最主要的单一因素是瘤颈角度过大。
张强罗英伟徐刚王新文胡海地刁彦鹏张晓鹏段志泉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形态学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