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战强

作品数:37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6篇气门
  • 12篇柴油
  • 12篇柴油机
  • 9篇液压
  • 9篇进气
  • 8篇增压
  • 8篇发动机
  • 7篇燃机
  • 7篇内燃
  • 7篇内燃机
  • 7篇进气门
  • 6篇摇臂
  • 6篇液压挺杆
  • 6篇挺杆
  • 6篇排气
  • 6篇喷油
  • 6篇气门摇臂
  • 6篇可变气门
  • 6篇共轨
  • 5篇正时

机构

  • 34篇天津大学
  • 7篇西华大学
  • 1篇动力有限公司

作者

  • 37篇战强
  • 31篇苏万华
  • 16篇裴毅强
  • 14篇韩志强
  • 10篇吴松林
  • 7篇刘学龙
  • 5篇刘二喜
  • 5篇温占永
  • 5篇杨雨田
  • 4篇邬斌扬
  • 3篇田维
  • 3篇曾东建
  • 2篇周小波
  • 2篇李云强
  • 1篇陈礼勇
  • 1篇马雁
  • 1篇李云
  • 1篇孙少军
  • 1篇张俊红
  • 1篇佟德辉

传媒

  • 3篇内燃机工程
  • 2篇车用发动机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配盘控制的两模式发动机气门正时可变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配盘控制的两模式发动机气门正时可变系统,包括有:液压挺杆总成,所述的液压挺杆总成一端的顶端压有气门摇臂,另一端连接凸轮轴,所述的凸轮轴由发动机驱动,还设置有驱动液压挺杆总成伸缩的液压驱动系统和油路分配盘,...
苏万华战强裴毅强
文献传递
增压型喷油器设计参数对换向阀性能影响的研究
了一体式增压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并利用一维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建立了增压型喷油器的仿真模型。在发动机转速1000r/min、控制脉宽3ms下,仿真计算了进回油量孔直径、换向阀上下端直径、共轨油压、换向阀泄漏系...
温占永杨雨田战强苏万华
关键词:柴油机高压共轨仿真
一种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挺柱和使用该挺柱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挺柱的底座和调整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挺柱盖盖住调整活塞,挺柱盖与调整活塞之间为调整凸轮。该挺柱的挺柱盖与气门直接或间接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挺柱的长度能够...
韩志强战强田维曾东建左子农尹眬
文献传递
分配盘控制的两模式发动机气门正时可变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配盘控制的两模式发动机气门正时可变系统,包括有:液压挺杆总成,所述的液压挺杆总成一端的顶端压有气门摇臂,另一端连接凸轮轴,所述的凸轮轴由发动机驱动,还设置有驱动液压挺杆总成伸缩的液压驱动系统和油路分配盘,...
苏万华战强裴毅强
文献传递
后喷技术与两级增压系统的优化匹配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高密度-低温燃烧"方案匹配的两级增压系统,使重型柴油机在中低速能实现低排放和高有效热效率.然而,在高速中高负荷工况,增压系统不经过必要的调压手段,会存在排气背压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柴油机油耗和烟度均较高,有效热效率较低.为此,本文采用后喷技术和涡端放气技术,通过分析后喷定时、主后喷油量比例和进气压力等参数对排放和有效热效率的影响,得到油路参数与气路参数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高涡前压力工况,相比单次喷射模式,采用"主喷+后喷"的喷油模式,能实现更低排放,但有效热效率会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后喷定时和主后喷油量比例的变化,存在一个适当的后喷定时和后喷油量区间,使缸内碳烟易于降低.同时,随着涡端旁通阀开度增加,NOx排放会不断减小,碳烟排放会出现一个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有效热效率则逐渐增加.这充分说明,在高涡前压力工况,适时放气,能同时改善排放和有效热效率.
韩志强战强吴松林周小波苏万华
快速响应大流量电磁控制阀
一种快速响应大流量电磁控制阀,包括形成有工作油口和进油口的工作阀体,具有轴向贯通孔的节流块,具有回油口的回油阀体,节流块、工作阀体和回油阀体依次连接整体沿轴向形成与工作油口和进油口、贯通孔及回油口相连通的回油通道,通过设...
苏万华战强刘学龙裴毅强
文献传递
增压式喷油器设计参数对换向阀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改善大功率柴油机排放性能、减少燃油消耗率,开发了一款新型增压式喷油器,阐述了其功能、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发现液力换向阀的响应时间是影响增压压力曲线形状建立的关键因素。利用一维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建立了增压型喷油器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发动机转速1000r/min、控制脉宽3ms下,仿真计算了量纲一参数A1、A2,共轨压力pr,换向阀间隙燃油泄漏系数λ对换向阀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液力响应时间to2、to3随着A1、A2的增大而增大,tc2、tc3随着A1、A2的增大而减小;液力响应时间to2、tc2随着pr的增大保持恒定,to3、tc3随着pr的增大而减小;液力响应时间to2随着λ的增大保持恒定,to3随着λ的增大小幅增大,tc2、tc3随着λ的增大而减小。
温占永杨雨田战强苏万华
关键词:柴油机换向阀仿真
两模式进气门晚关系统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轴的柴油机两模式进气门晚关系统,利用两种典型的气门升程曲线来调整气门定时,经过精细调整后装配于一台直列6缸排量为12,L的柴油机上,在1.0,MPa的平均有效压力(BMEP)下研究了进气门晚关对于重型柴油机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降低了压缩过程的压力和温度,使滞燃期延长,着火前油气混合更均匀,预混燃烧比例增加.试验证明,该系统可以使不同工况的碳烟和NOx折衷排放降低,有效热效率在1,600,r/min、50%负荷和1,900,r/min、50%负荷时分别有3.5%和7%的提高.
战强韩志强吴松林刘二喜苏万华
关键词:柴油机进气门可变气门定时
一种挺柱和使用该挺柱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本发明公开一种挺柱和使用该挺柱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挺柱的底座和调整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挺柱盖盖住调整活塞,挺柱盖与调整活塞之间为调整凸轮。该挺柱的挺柱盖与气门直接或间接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挺柱的长度能够...
韩志强战强田维曾东建左子农尹眬
涡轮端旁通阀开度对增压柴油机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WP12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涡端旁通阀调整两级增压系统的能量分配比例,进而影响工况的当量比,协调排放量与热效率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涡轮端旁通阀开度的增加,高压级涡轮膨胀比和高压级压气机增压比均减小,进气流量减少;在低转速工况下,进气量的减小导致碳烟排放恶化,有用功明显减小,而换气负功变化微弱,热效率下降;在中高转速工况下,当涡轮端旁通阀开启8%时,排放基本不恶化,换气负功大幅减少是促使柴油机有效热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韩志强吴学舜战强吴松林
关键词:旁通阀进气压力排气背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