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2例连续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30d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包括年龄、性别、治疗前后血肌酐(Cr)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等19项危险因素对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172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74例(43.6%),所有原因死亡30例(17.4%),心脏性死亡25例(1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Cr升高是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8,P=0.002;OR:6.67,P<0.001)。入院时Cr水平升高(OR:0.99,P=0.014)、冠状动脉病变数目(OR:2.13,P=0.016)、入院时心功能(OR:1.57,P=0.024)、ST抬高心肌梗死(OR:2.46,P=0.048)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后血肌酐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重视在治疗中各种影响肾功能的因素。 郭晓碧 吴同果 陈思伟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100例分析 被引量:10 2002年 陈思伟 蒋作锋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 AMI 误诊原因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N端前脑钠肽的改变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102例,分为4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4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正常对照组22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血清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病人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血清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97,P<0.01);NT—proBNP血清水平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0.50的病人明显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病人(P<0.01);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病人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病人的NT-proBNP血清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的病人(P<0.01)。结论血清NT-proBNP 浓度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人中明显升高,升高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相关。 黄伟光 韦建瑞 陈思伟 吴同果关键词:B型脑钠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左心室射血分数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三七总甙在兔髂动脉内皮剥脱术后促进内皮修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三七总甙在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 用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在家兔制备血管损伤后再狭窄模型,术后0、4、6、8w分别处死动物,取出受损部位血管,用常规HE染色... 陈思伟关键词:三七总甙 内皮剥脱术 内皮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文献传递 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昼夜心率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组34例,AMI组22例,对照组32名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五项HRV昼夜指标中,正常人除全程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这一指标外,其余四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但心肌缺血组和AMI组的昼夜HRV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且,这两组的夜间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比日间大,对照组则相反。结论:心肌缺血和AMI可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失调;AMI对心血管自主神经的损害较心肌缺血更为严重。 陈思伟 梅克治 郭晓碧 余慧文 韦建瑞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食管造影定位房间隔穿刺点的临床研究——附4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吴同果 王乐信 陈思伟 林梓卿 闫承军 黄丽萍关键词:造影定位 食管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射频导管消融术 MITRAL 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本研究拟选取房间隔作为新的心房起搏位置,与传统的基于右心耳的双腔起搏比较,观察该方式对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发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实验组29例,对照组31例。术前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定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行双腔起搏器治疗。实验组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选择双心房同步激动的房间隔最佳起搏点,心房电极置于该位置。对照组心房电极置于传统的右心耳。比较术后3月、6月、9月、12月时两组房颤负荷,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置入起搏器术后1年,实验组无房颤发生和房颤负荷减少20例(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4% VS 48.4%),术后1年房颤平均每天发作时间,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均有显著性差异:(78.8±6.9)min VS (106.7±12.8)min,(36.2±4.8)mmVS(41.7-4-6.1)mm,(49.8±6.1)mm VS (66.5±4.2)mm,(63.3%±4.1%) VS (49.1%±6.9%),(330.8±30.5)pg/ml VS (502.8±21.4)pg/ml。结论基于房间隔起搏的房室顺序起搏方式较传统的房室顺序起搏减少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的发作,改善左室重构,延缓心功能恶化。 林梓卿 吴同果 陈思伟 蒋作锋 黄丽萍关键词:病窦综合征 阵发性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间隔起搏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阿卡波糖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阿卡波糖对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了解其对IGT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39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73)接受阿卡波糖50 mg,3次/天;对照组(n=66)。两组平均随访年限为(1.6±0.3)年,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生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阿卡波糖可以显著降低IGT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11.53%(P=0.017),新发生的心绞痛的发生率减少11.80%(P=0.029),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减少11.39%(P=0.012),总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34.72%(P<0.001)。 崔进 韦建瑞 蒋作锋 陈思伟 吴同果关键词:阿卡波糖 葡萄糖耐量减低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病人N端前脑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病人的血清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差异及其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人106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稳定型心绞痛42例。对照组22例非冠心病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同时定量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573±126)ng/L,(276±65)ng/L,(42±23)ng/L,(37±24)ng/L。急性心肌梗死组NT-proBNP与cTnI呈正相关(r=0.913,P<0.01)。结论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病人的血清NT-proBNP浓度存在差异,NT-proBNP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 黄伟光 韦建瑞 吴同果 陈思伟 孙爱华 梅克治关键词:冠心病 肌钙蛋白I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每组10只大鼠。测定大鼠血浆NO及ET-1含量变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浆ET-1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NO含量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内皮脱落。与心肌梗死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大鼠血浆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内皮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明显减少,无内皮脱落。结论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稳心颗粒使NO及ET-1的含量发生变化有关。 关信民 蒙荣森 陈思伟 金伟 漆蝉 裴兆辉 马虹关键词:稳心颗粒 超微结构 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