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军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患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2例(其中乙型肝炎253例、丙型肝炎39例),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并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结果 2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干眼症208例,非干眼症患者84例.其中男性169例,干眼症者119例;女性123例,干眼症者89例.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年龄分别为47±12岁、44±13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值分别为37.61U·l-1、27.30 U· l-1;总胆红素中位数值分别为25.26umol·l-1、15.35umol·l-1;白蛋白分别为42.72 ±6.10g·l-1、44.04 ±4.21g·l-1.其中年龄、总胆红素以及白蛋白三项,在干眼症与非干眼症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208例干眼症患者中乙肝177例,占85.10%;丙肝31例,占14.90%,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间干眼症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hirmer Ⅰ试验以及BU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及总胆红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相关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其自身特点,其干眼症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相关.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干眼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陈超 郭纯刚 于晶 谢连永 凌宇 董宏伟 曹志军 冉娜 李上关键词:干眼症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不同CD4^+T细胞水平的艾滋病患者眼内压比较 被引量:1 2017年 国外有研究发现,与正常患者相比,艾滋病患者呈现低眼压,眼压的高低和是否接受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RRT)之间未发现关联。我们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对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艾滋病患者进行眼内压和血CD4+T细胞计数的观察,报告如下。 孔文君 郭纯刚 谢连永 董宏伟 曹志军关键词:艾滋病患者 眼内压 细胞水平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T细胞计数 肝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肝病患者53例(60只眼),在围手术期内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肝病相关护理及眼科专科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视力0.6~1.0者42只眼,0.3~0.5者16只眼,小于0.3者2只眼。结论围手术期内施行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注重护理程序与环节,配合医疗,对保证肝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 曹志军关键词:护理 人工晶状体植入 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干眼症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中心并经该院肝病专科医师确诊的肝病患者31例(62眼),年龄23~73岁,平均(49.9±12.8)岁。所患肝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脏疾病。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眼部外伤、手术及眼部屈光激光手术史,未曾配戴角膜接触镜,无眼睑及眼球位置异常及其他眼部疾病史。进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观察指标包括泪液分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mie,BUT)和角膜染色。结果肝病患者干眼症为23例(74.19%);问卷调查阳性者20例(64.52%);Schirmer I试验显示:肝病患者为(5.42±5.19)mm,BUT检查(5.58±2.29)s,角膜荧光染色评分(0.23±0.61)分;发生睑板腺阻塞者10例(16眼),占总患者数32.26%。结论肝病患者干眼症发病率高,应引起眼科医师重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表疾病。 陈超 郭纯刚 曹志军 于晶 李上关键词:干眼症 肝脏疾病 患病率 SCHIRMER试验 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进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比较二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持久性。方法对50例(100眼)MGD患者分别进行1次12 min的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F组)及连续两周每日睡前15 min热敷治疗(C组),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进行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tear brenk-up time,TBUT)、泪液分泌情况、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和睑板腺开口及评分等方面的临床评估。结果 MGD患者治疗后随访12周,F组与C组相比主观症状均有所缓解,F组治疗后从第8周起优于C组,TBUT、睑板腺开口数量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均有所改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治疗后与C组相比泪膜脂质层厚度只有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睑板腺热脉动系统较局部热敷治疗效果更有效持久。 张薇 郭纯刚 董宏伟 李上 冉娜 曹志军 刘维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