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纯刚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艾滋病相关性眼底病被引量:7
- 2018年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和(或)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存活的HIV病毒感染者和患者65.4万例.
- 杜葵芳郭纯刚
- 关键词:IMMUNODEFICIENCY眼底病CD4^+T淋巴细胞HIV病毒机体免疫细胞
- 性激素在干眼发病中作用的研究概述被引量:11
- 2013年
- 性激素紊乱对干眼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眼表存在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人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可使泪膜稳定性下降、角结膜损伤。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然而相对较高水平雌激素又可加重眼表损害、减少泪液分泌。催乳素(PRL)也与干眼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刘丹郭纯刚李秀惠见国繁
- 关键词:干眼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雌激素雄激素
-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作为植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与新鲜角膜组织作为植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10例病变深度未累及后弹力层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气泡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资料,其中使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和新鲜角膜组织材料治疗的患者各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主要指标术后1年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所有植片均保持透明,植片生存率为100%。术后1年,脱细胞角膜基质组和新鲜角膜组的视力分别为0.53±0.21和0.33±0.06(P=0.184),眼压分别为(8.00±2.00)mmHg和(10.33±0.58)mmHg(P=0.124),球镜度分别为(-4.50±4.21)D和(-1.25±0.75)D(P=0.258),角膜平均曲率分别为(47.59±5.40)D和(44.51±1.87)D(P=0.403),散光度分别为(-5.52±1.97)D和(-5.14±1.66)D(P=0.812),内皮细胞数分别为(1272.67±387.63)个/mm^2和(1550.33±232.69)个/mm2(P=0.347),角膜厚度分别为(439.33±67.86)μm和(534.00±14.42)μm(P=0.077),眼轴长度分别为(23.53±0.91)mm和(23.55±1.56)mm(P=0.981)。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可以完全覆盖植片,基底细胞和翼状细胞形态和密度与新鲜角膜组织接近,但在基底细胞下方可见高反光的沉着物,基质层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新鲜角膜组织,并且在内皮细胞与深基质层之间仍可见脱细胞纤维排列。结论脱细胞猪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缺�
- 李上卢红双臧云晓张薇董宏伟郭纯刚潘志强接英
- 关键词:深板层角膜移植感染性角膜溃疡
- 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黄斑前膜诊断和分型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IERM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经视力、直间接眼底镜及SD-OCT(二维断面图、眼底彩色照相、视网膜厚度地形图、三维成像图)检查确诊的IERM患者38例(45只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IERM的S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45只眼中,中心凹正常型8只(17.8%),假性黄斑裂孔6只(13.3%),板层裂孔7只(15.6%),弥漫水肿20只(44.4%),囊样水肿4只(8.9%)。对全部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分析,二者显著负相关(r=-0.37,P<0.05),即黄斑中心凹越厚视力越差。结论:SD-OCT可明确IERM的诊断和其下中心凹形态的分型,由IERM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相关。
- 王应利冯炜郭纯刚李冬凌宇
- 关键词: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凹视力
- AIDS合并不同类型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抗病毒治疗前后房水中CMV-DNA含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局部联合全身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不同类型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前后房水中CMV-DNA含量变化,为AIDS合并CMVR的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和感染中心确诊的AIDS合并CMVR患者共58例78只眼,其中中心型35只眼,周围型43只眼。分别在玻璃体注射更昔洛韦第1针时和最后1针时抽取前房水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CMV-DNA含量,比较中心型CMVR和周围型CMVR局部和全身更昔洛韦治疗前后房水CMV-DNA含量的差异和注射次数的差别。结果 中心型CMV-DNA含量:治疗前:最高值为8.34×10 4 copies/ml,最低值为2.06×10 3 copies/ml,平均值为1.77×10 4±3.21×10 4 copies/ml;治疗后:最高值为7.68×10 3 copies/ml,最低值<500 copies/ml(阴性,<500 copies/ml为检测下限),平均值为2.59×10 3±2.71×10 3 copies/ml;治疗后检测为阴性者为13眼;平均玻璃体注药4.9±1.06次。周围型CMV-DNA含量:治疗前:最高值为4.04×10 4 copies/ml,最低值为1.06×10 3 copies/ml,平均值为7.58×10 3±8.92×10 3 copies/ml;治疗后:最高值为7.16×10 3 copies/ml;平均值为7.89×10 2 ±1.54×10 3 copies/ml;治疗后检测为阴性者为31眼;平均玻璃体注药3.7±1.41次。结论 PCR为诊断AIDS合并CMVR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可以根据治疗后房水CMV-DNA数值变化指导临床治疗。中心型CMVR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房水CMV-DNA数值及玻璃体注药次数比周围型高,在临床中要区别对待。
- 谢连永陈超魏文斌孔文君杜葵芳董宏伟郭纯刚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中央型周围型CMV-DNA玻璃体注射
-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患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92例(其中乙型肝炎253例、丙型肝炎39例),进行干眼症的相关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并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结果 2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干眼症208例,非干眼症患者84例.其中男性169例,干眼症者119例;女性123例,干眼症者89例.干眼症组与非干眼症组年龄分别为47±12岁、44±13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位数值分别为37.61U·l-1、27.30 U· l-1;总胆红素中位数值分别为25.26umol·l-1、15.35umol·l-1;白蛋白分别为42.72 ±6.10g·l-1、44.04 ±4.21g·l-1.其中年龄、总胆红素以及白蛋白三项,在干眼症与非干眼症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208例干眼症患者中乙肝177例,占85.10%;丙肝31例,占14.90%,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间干眼症患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hirmer Ⅰ试验以及BUT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及总胆红素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相关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干眼症有其自身特点,其干眼症发生率高,且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相关.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干眼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 陈超郭纯刚于晶谢连永凌宇董宏伟曹志军冉娜李上
- 关键词:干眼症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 艾滋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的疾病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佑安医院眼科诊治的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32例。方法对上述患者进行与艾滋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并进行视力、眼压、眼前节检查、彩色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眼科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特征。主要指标视力、眼压、眼底、CD4+T细胞计数。结果32例患者的视力为光感。1.0;眼压8-16mmHg;眼前节检查8例患者(4例为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可见眼前节反应阳性(前房闪辉及角膜后KP);32例患者彩色眼底像均可见典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底改变;8例(25%)CD4+T细胞〈10个/μL,视力为光感~0.8,其中3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15例(46.88%)CD4+T细胞在10—50个μL,视力为眼前指数-1.0,其中1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9例(28.12%)CD4+T细胞〉50个/μL,无患者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及视网膜脱离。19例患者(含4例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结论CD4+T细胞〈50个/乩的患者更易患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其视力预后差;CD4+T细胞〈10个/μL的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且眼前节反应明显,更易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
- 陈超郭纯刚谢连永凌宇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病毒性葡萄膜炎CD4+T细胞
- 学会正确滴眼药水“姿势”
- 2023年
- 手机、电脑几乎不离眼晴,对着屏幕一盯就是几小时,结果一天下来眼晴干涩无比,闭眼休息也不好使,只想掏出眼药水点一下来缓解眼睛疲劳,但眼药水不能乱滴,而且很多人滴错了。
- 郭纯刚
- 关键词:眼药水闭眼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检测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眼部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及眼科确诊的AIDS患者38例,男性37例,女性1例,平均(33.7±10.0)岁.按眼部表现分为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组(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视网膜病变组(14例)、眼部正常组(8例),分别进行视力(logMAR)、眼压、眼底照相眼科常规检查,同时检测血液中CD4^+T细胞数目,分别对3个组进行前房穿刺抽液,采用Luminex 200液相芯片分析仪测定各组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眼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视力、CD4^+T细胞数、细胞因子含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组间比较行Bonferroni校正.结果 38例患者视力为1.000(0.000,1.000),3个组视力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63,v=2,P=0.007),CMVR组明显高于视网膜病变组和眼部正常组.3个组患者的眼压为(13.82±3.91)mmHg(1mmHg=0.133 kPa),3个组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0,P=0.444).3个组CD4^+T细胞数目58(4,550)个/μ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6,v=2,P=0.047),眼部正常组的CD4^+T细胞数明显高于CMVR组和视网膜病变组,CMVR组和视网膜病变组CD4^+T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b(MIP-1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含量在3个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MVR组上述7个因子含量明显高于HIV视网膜病变组和眼部正常组.结论 较之于AIDS眼部正常患者和HIV视网膜病变患者,AIDS患者的CMVR严重影响患者视力,3个组在细胞因子MIP-1b、IL-6、TNF-α 、VEGF、IL-8、MCP-1、IP-1
- 孔文君郭纯刚谢连永魏文斌董宏伟陈超杜葵芳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房水细胞因子类视网膜炎
- 干扰素相关性眼病
- 2015年
- 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多种效应,目前各种类型的干扰素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干扰素相关性眼病是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相对少见的一种副作用,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干扰素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干扰素相关性视神经病变和非典型眼部病变。其中干扰素相关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眼底表现为视乳头旁或后极部视网膜散在点状白色棉絮斑和/或点片状出血,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可不予特殊处理,病变即可消失自愈。但少数干扰素相关性眼病较重的患者,如出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黄斑水肿、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患者可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此时应终止干扰素治疗,并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抗血管内皮成长因子药物玻璃体内注射以及眼底激光等。详细询问病史,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如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有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史等,定期眼底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治。
- 杜葵芳郭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