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怡

作品数:153 被引量:45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哲学宗教
  • 13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9篇哲学
  • 22篇语言
  • 22篇西方哲学
  • 21篇分析哲学
  • 18篇维特根斯坦
  • 15篇哲学研究
  • 12篇实在论
  • 10篇语言哲学
  • 9篇中国哲学
  • 9篇外国哲学
  • 8篇哲学家
  • 8篇哲学史
  • 8篇主义
  • 7篇当代哲学
  • 7篇形而上学
  • 7篇逻辑哲学
  • 6篇学术
  • 6篇实用主义
  • 6篇传统哲学
  • 5篇哲学性

机构

  • 79篇中国社会科学...
  • 5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波士顿大学

作者

  • 150篇江怡
  • 2篇陈常燊
  • 2篇代海强
  • 2篇蒋世强
  • 2篇李香莲
  • 1篇丰子义
  • 1篇韩水法
  • 1篇李红
  • 1篇孙向晨
  • 1篇王一方
  • 1篇韩林合
  • 1篇张金钟

传媒

  • 15篇哲学动态
  • 13篇哲学研究
  • 10篇世界哲学
  • 5篇外语学刊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5篇江苏行政学院...
  • 5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文史哲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学术月刊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3篇哲学分析
  • 2篇新华文摘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被引量:3
2012年
近些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在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中,逐渐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特别是试图从当代哲学的视角解读他的语法概念的思想内容。(Forster;陈嘉映;韩林合,第11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维特根斯坦对"语法"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而如何理解其"哲学语法"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江怡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法概念哲学界当代哲学
维特根斯坦论颜色被引量:2
2015年
对颜色问题的关注贯穿维特根斯坦整个思想发展的过程,但在其学术研究的不同阶段,他对颜色问题的讨论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侧重。在早期的《逻辑哲学论》中,他将颜色问题作为逻辑结构讨论的一种方式,而在中期思想中则是将颜色作为命题表达方式的一种例证。到了后期,讨论的主要目的转变为澄清我们对颜色词的使用。虽然维特根斯坦对颜色问题有着大量论述,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颜色理论,而只是在讨论颜色词的不同用法。对颜色词用法的讨论构成其后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怡
关键词:颜色词
医学人文教育思辨被引量:8
2018年
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综合性大学尤其是那些有医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所面临的问题,和专门医科教育高等院校是有所不同的。当年很多医科大学在当时的国家政策调控下,并入了综合大学。并入综合性大学之后,很多大学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
周程段丽萍张金钟韩水法江怡陆扬程瑜王一方高新强张大庆孙向晨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维特根斯坦与R.里斯的哲学谈话录(1939-1950):出自R.里斯的笔记(下)
2017年
本部分内容主要来自R.里斯与他人的通信和笔记,它是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些哲学评论的记录,主要涉及到维特根斯坦对海德格尔、莱辛、马克思、黑格尔、康德、摩尔、阿奎那、达尔文等人的思想评价,其中一些哲学家的名字在他以往的讨论中很少提及。此外,这部分内容还包括他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如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方式、不朽问题、实在论、自由意志和道德等等。最后,本部分也包括之前出版过的里斯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对话目录,这些共同构成了维特根斯坦晚期与里斯对话的全部内容。
G.西特鲁江怡代海强蒋世强李香莲
关键词:哲学评论哲学家哲学性质
近20年英美哲学的最新进展(上)
2005年
近20年来英美哲学在四个方面有一些新进展:分析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研究;实用主义在与分析哲学的互动中重新获得主动地位;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扩展;英美与欧陆哲学交流互动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话语霸权地位。当代英美哲学的特点是:不受传统主导思想观点的束缚、更加注重社会文化因素在哲学思考中的作用、强调理论思考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更多关注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与未知领域。
江怡
关键词:分析哲学实用主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后现代主义
论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位置
2016年
一、从“维特根斯坦现象”说起 首先,我们都知道,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直接导致了分析哲学的产生,而且通常认为,《逻辑哲学论》中表达的命题图像理论不仅是当代哲学出现“语言转向”的重要标志,而且也对当代逻辑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然而,他的后期哲学从提出之日起就遭受来自各种哲学家的批评和责难。
江怡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当代哲学哲学发展《逻辑哲学论》奠基作用
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指称问题被引量:5
2005年
指称问题是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与形而上学有着最为直接关系的部分。指称问题不仅涉及语言的意义,而且关系到对象的存在以及对象与语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现代语言哲学中,指称关系被看作是一种使用关系,是人们对语词的一种用法而已。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在指称问题上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对于指称关系是否存在外在的标准问题。谓词在主谓结构中的作用,说明谓词并不具有通常认为的指称功能,因而指称问题通过分析是可以得到消除的:在认识论中,指称问题可以化解为对具体名称和语句的使用问题,而在逻辑中,指称问题实际上与存在谓词有关,但现代逻辑已经证明,存在并不是一个谓词,所以,指称问题也就没有地位了。
江怡
关键词:指称谓词
如何建立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对话的哲学基础——从分析哲学的角度看传统儒学现代化的可能性
2006年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是从西方开始的。然而,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化过程如何能够推进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其他国家?或者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之间会如何互动?为此,本文从文明的冲突与“全球伦理”理想的建构、传统儒学在当今世界哲学中面临的挑战和当代西方哲学观念的变革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探讨了建立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对话的哲学基础,认为对传统儒学的分析不仅需要逻辑上的,更需要思想上的。
江怡
关键词:西方文化传统儒学哲学基础
感受质与知识的表达被引量:9
2009年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解释感受质关系到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问题。文章在阐述了西方哲学家的各种解释之后对这个概念的意义做了澄清,认为感受质问题就是关于我们人类如何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殊性质问题,其根源是对我们不同经验中存在的某种所谓不可言喻的或不可表征的经验内容的追问,我们对感受质的理解只能通过分析知识表达的方式。
江怡
略论语言与价值的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当代语言哲学家们日益关注语言与价值的关系,而类似命题态度这样的意向和我们语言中话语的其他属性则在价值中得到了模糊或清晰的表达。那么,语言是如何与价值相关的?我们如今为什么要关心这种关系?研究表明,语言自身的系统、规则以及语言之外的民族、政治、社会制度等等的作用,使得语言具有了价值内容,也使得语言使用者获得了语言表达式的价值承诺。语言具有意义决定了与社会中的价值相关的行为方式。当我们考虑到语言中的价值,我们就是要寻求我们的言语行为对语言意义的最终目的。
江怡
关键词:语言言语行为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