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海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维特根斯坦
  • 6篇哲学
  • 3篇神秘主义
  • 3篇伦理
  • 3篇伦理学
  • 3篇逻辑哲学
  • 3篇逻辑哲学论
  • 3篇梦境
  • 3篇《逻辑哲学论...
  • 3篇柏拉图
  • 2篇语言
  • 2篇伦理学思想
  • 2篇逻辑
  • 2篇笔记
  • 1篇第一人称
  • 1篇心灵哲学
  • 1篇形而上学
  • 1篇语法
  • 1篇语言批判
  • 1篇语言哲学

机构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7篇代海强
  • 2篇蒋世强
  • 2篇李香莲
  • 2篇江怡
  • 1篇李国山

传媒

  • 3篇世界哲学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哲学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特根斯坦论第一人称“我”被引量:1
2016年
维特根斯坦认为,传统哲学对第一人称"我"的使用存在误解。他通过分析词语"我"的两种使用,区分了作为客体使用和作为主体使用的"我"。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体使用时并非以指称心灵实体方式起作用,因此维特根斯坦反对指称主义和心灵实体;并且"我"也不是以描述行为方式起作用,因此他也反对行为主义。第一人称"我"的用法与名词和指示词并不相同,它的意义依赖于语法、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代海强
关键词:指称语法
情境认知对梦境怀疑论问题的解决——认知神经科学与哲学交叉视域下的反梦境怀疑论研究
2021年
目前学界对梦境怀疑论的传统处理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试图结合概念分析和梦境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解决梦境怀疑论提供帮助。梦境怀疑论的前提"梦境与清醒不可区分"和表达形式"我怀疑我在做梦"都存在问题:梦境与清醒在情境认知层面有着本质区别,说明怀疑论语境中二者不可区分的基础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据此抵御怀疑论;梦境怀疑论的表达形式源于反思认知,但是情境认知不能产生怀疑,这表明梦境怀疑论的表达形式有特殊限定,我们可以据此终止怀疑论。非清醒的梦、假清醒的梦、清醒的梦等产生的梦境难题,以及来自极端怀疑论的梦境挑战,都能在上述框架下得到解决。认知神经科学与哲学交叉视域下的反梦境怀疑论研究是回答传统哲学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路径,同时也能为其他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借鉴。
代海强
关键词:梦境怀疑论情境认知
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学思想及其内在困境
2016年
一、维特根斯坦前期神秘主义伦理学 维特根斯坦前期的伦理学带有很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在他看来,神秘的东西是在永恒的视角下将世界看作一个有界限的整体的感觉,也是对世界存在的惊奇体验,这些神秘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而只能自我显示出来。永恒的视角是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它不是将世界之中的事物看作诸多事物中的一个,而是把这个事物看作整个世界:并且永恒的视角在时间中表现为“无时间性”,即只看到当下.而不把时间看作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
代海强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理学思想神秘主义伦理学
通向《逻辑哲学论》神秘主义的双重路径被引量:1
2012年
《逻辑哲学论》中的神秘主义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思想之一。西方学者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同《逻辑哲学论》中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评价不一,而且这些评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事实上,如果从全局的视域来考察《逻辑哲学论》就会发现,通往神秘主义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语言哲学的路径;另一条是逻辑哲学的路径。神秘主义是维特根斯坦对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和缺少意义的逻辑命题进行分析所推导出的一个逻辑结论,它与《逻辑哲学论》中的图像论和逻辑哲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明维特根斯坦力图实现经验的自然科学、先验的逻辑学和超验的伦理学的统一。
李国山代海强
关键词:语言逻辑神秘主义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神秘思想与《逻辑哲学论》的内在统一性
代海强
关键词:逻辑语言伦理学
维特根斯坦与R.里斯的哲学谈话录(1939-1950):出自R.里斯的笔记(上)
2017年
这是维特根斯坦与他的学生和朋友R.里斯之间的哲学谈话记录(1937—1945)的第一部分。维特根斯坦在其中表达了许多重要思想,一些思想在其他地方没有专门展开讨论过,比如解释、伦理学、矛盾、心理分析、颜色、宗教、概念、分类、看作、进化、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由意志等。维特根斯坦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延续着他一贯的表达风格,往往以问题或自问自答的方式显示他的主要思想观点,其中一些重要观点涉及到他对日常经验和日常语言使用的理解,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特点。
G.西特鲁江怡代海强蒋世强李香莲Ludwig WittgensteinRush Rhees
关键词:哲学话题哲学笔记
维特根斯坦论梦
2016年
维特根斯坦关于梦的观点建立在他对梦的语法分析上。一方面,梦境报道不是对梦经验的描述,对梦经验的回忆不能作为梦境报道的成真判据。另一方面,造梦者清醒后的反思判断是梦境报道的成真判据,梦境报道的意义在于对它的使用。关于梦的实在性问题,维特根斯坦既是实在论者又是反实在论者:他对梦经验的存在问题持实在论立场,但对梦境报道的实在问题则持反实在论立场。
代海强
关键词:实在论反实在论
维特根斯坦与R.里斯的哲学谈话录(1939-1950):出自R.里斯的笔记(下)
2017年
本部分内容主要来自R.里斯与他人的通信和笔记,它是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些哲学评论的记录,主要涉及到维特根斯坦对海德格尔、莱辛、马克思、黑格尔、康德、摩尔、阿奎那、达尔文等人的思想评价,其中一些哲学家的名字在他以往的讨论中很少提及。此外,这部分内容还包括他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如哲学的性质、哲学研究的方式、不朽问题、实在论、自由意志和道德等等。最后,本部分也包括之前出版过的里斯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对话目录,这些共同构成了维特根斯坦晚期与里斯对话的全部内容。
G.西特鲁江怡代海强蒋世强李香莲
关键词:哲学评论哲学家哲学性质
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学思想及其内在困境被引量:1
2016年
维特根斯坦的伦理学与他对语言的考察密不可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语言哲学的重要转变也反映在其前后期伦理学思想的差异上。前期维特根斯坦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得出了伦理学不可说的神秘思想;后期通过语法研究,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对伦理学命题的澄清。但是,他的伦理学存在着内在困境:前期伦理学受到神秘主义困扰,致使其无法处理道德规范性问题;后期伦理学走向了温和相对主义,尽管他能够处理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问题,但是相对主义的困扰始终存在。
代海强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伦理学神秘主义相对主义语言哲学
感觉在柏拉图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柏拉图在本体论上的两个世界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认识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由不同的认识能力掌握:灵魂通过理智观照永恒的理念世界,肉体则通过感官感觉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柏拉图看来,这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有着截然的区别,前者总是...
代海强
关键词:柏拉图认识论历史地位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