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智勇

作品数:64 被引量:29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4篇土壤
  • 16篇喀斯特地区
  • 14篇降雨
  • 14篇产流
  • 12篇岩溶
  • 11篇水文
  • 9篇模拟降雨
  • 8篇坡地
  • 7篇壤中流
  • 6篇养分
  • 6篇水分
  • 6篇土壤侵蚀
  • 6篇土壤水
  • 6篇坡面
  • 6篇径流
  • 6篇表层岩溶
  • 5篇植被
  • 5篇表层岩溶带
  • 5篇产流产沙
  • 5篇产沙

机构

  • 54篇中国科学院亚...
  • 35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新疆电力设计...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64篇付智勇
  • 55篇陈洪松
  • 32篇王克林
  • 24篇徐勤学
  • 15篇张伟
  • 8篇聂云鹏
  • 8篇王升
  • 7篇王发
  • 6篇方荣杰
  • 4篇张伟
  • 4篇吴丽萍
  • 3篇蔡崇法
  • 3篇朱晓锋
  • 2篇周卫军
  • 2篇苏以荣
  • 2篇郭忠录
  • 2篇刘春
  • 2篇李朝霞
  • 2篇张君
  • 2篇丁亚丽

传媒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岩溶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1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西北白云岩坡地典型土体构型石灰土水文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综合运用传统水文学、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原位模拟降雨等方法,研究了桂西北白云岩坡地典型土体构型石灰土微区(2 m×1.2 m)土壤水文功能.白云岩峰丛坡地沿坡向下表现出通体砂、上壤下砂、通体壤、上黏下砂4种典型石灰土土链格局,所有构型土体微区地表稳定入渗速率高达41~48 mm·h^(-1),地表径流少,且表现为蓄满产流,壤中流和深层渗漏是重要水文过程;壤中流依据土壤发生层层次分为A、C层壤中流,对于A层壤中流,通体砂、上黏下砂以及上壤下砂构型土体微区以基质流为主,通体壤构型土体表现为优先流;对于C层壤中流,所有构型土体微区均表现为优先流特征.白云岩坡地土壤连续分布,虽土层浅薄但仍表现出沿坡向下的土链格局,不同土体构型土壤水文性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表以下各界面产流过程,研究证实该区土壤水文功能的研究应具备三维立体视角,发展更加侧重地下水文过程观测和研究的新方法,才能全面揭示喀斯特坡地近地表水文过程.
张兴王克林付智勇陈洪松张伟张伟
关键词:土体构型壤中流氢氧稳定同位素
喀斯特灌丛坡地土壤-表层岩溶带产流及氮素流失特征被引量:22
2017年
喀斯特二元结构发育,地表水大量漏失,养分表现出快速流失的特点,然而养分流失的途径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从喀斯特关键带三维空间的视角,通过监测喀斯特灌丛坡地雨季典型降雨产流和氮素流失特征,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主要水文路径"新旧水"比例进行划分,并探讨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和机制.结果表明:深层渗漏和壤中流是喀斯特灌丛坡地主要水文路径,两者分别占降雨量的71%和9%,地表径流仅占2%;深层渗漏、壤中流均以"旧水"为主,"旧水"比例分别为85%、61%;硝态氮浓度在深层渗漏中最高(1.97 mg·L^(-1)),铵态氮浓度在壤中流中最高(1.18 mg·L^(-1)),深层渗漏对氮素流失的贡献率达89.4%,显著高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旧水"比例与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和流失总量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旧水"可能是喀斯特坡地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携带氮素迁移的主要介质.以上研究能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朱晓锋陈洪松付智勇王克林张伟张伟徐勤学
关键词:养分流失同位素
一种确定喀斯特坡面蓄水工程修建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喀斯特坡面蓄水工程修建位置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获取测验区坡面起始产流时间、起始产流降雨量、稳定入渗速率等关键水文参数,解决了田间尺度上准确定量获取喀斯特坡面水文参数的难题;采用野外原...
付智勇陈洪松王克林徐勤学
一种适宜高异质性喀斯特坡地的可升降便携式模拟降雨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高异质性喀斯特坡地的可升降便携式模拟降雨器。它包括四喷嘴组合式降雨发生器、供水系统和升降式模拟降雨器支架。四喷嘴组合式降雨发生器和供水系统通过活接与第二直角弯头拧合在一起;向DN32套管中插入DN25...
付智勇陈洪松王克林张伟
文献传递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水文水化学过程对旱季暴雨的响应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定位监测和样品跟踪采集,在旱季对喀斯特小流域连续20天无前期降雨的一场暴雨(累计降雨量64mm)水文水化学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降雨事件(8.5mm)未能引起溪流水位、电导率及温度的明显变化,而当累计降雨量达到35.5mm后溪流水开始响应。此后,溪流水文水化学参数对降雨快速响应,除硝态氮外,电导率(EC)、δ18 O、Ca2+迅速降至最低值,雨水稀释作用对其水化学变化起主要作用。通过对溪流新旧水比例进行划分发现,降雨前期和后期,溪流以旧水补给为主,而在水位快速上涨阶段,新水比例达到34%左右。两次降雨过程中,在溪流水水位升高的情况下,水体中硝态氮浓度仍然表现出高于雨前浓度的趋势。该研究为该区旱季小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物防治方面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刘春杨静聂云鹏陈洪松付智勇
关键词:同位素降雨小流域
一种适宜高异质性喀斯特坡地的微型土壤水文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高异质性喀斯特坡地的微型土壤水文监测系统,由微型小区、微型壤中流集流系统和微型地表径流集流槽三部分组成。在坡地微型小区下坡位土壤剖面岩-土界面以下插入微型壤中流集流系统,收集岩-土界面以上的壤中流;在...
付智勇陈洪松王克林张伟
文献传递
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0
2018年
采用网格法测量典型坡面上旱季(12月)和雨季(5月)的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以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与单一土地利用坡面相比,人为扰动强、土地利用多样的岩溶峰丛坡地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上未被扰动的自然植被区明显高于坡下人为改造的区域;旱季时坡地林地表层土壤平均含水量(32.8%)明显高于位于坡下的梯田空闲地(24.2%)、梯田橘园(20.0%)、梯田菜园(22.0%)、坡地裸地(23.5%);雨季时,坡地裸地(30.2%)和梯田橘园(32.1%)有明显增大,梯田空闲地(17.8%)剧烈减小,坡地林地(32.2%)土壤含水量依然最高;(2)旱、雨季整个坡面上空间结构比分别为21.0%、8.7%,表现为雨季的空间相关性更好;旱、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0.1%和31.7%,属中等程度变异;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程(77.5m)显著高于旱季(8.0m),雨季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好的空间变异结构;(3)裸岩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随与裸岩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梯田石坎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随与梯田石坎的距离增大而递减。
李春茂陈洪松徐勤学吴攀付智勇
关键词:峰丛洼地坡面土壤含水量土地利用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关键带含水介质分布特征
2023年
地球关键带(Earth`s Critical Zone)含水层结构的评估和量化对水文水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表征小流域尺度复杂关键带含水层结构仍存在巨大挑战。以桂西北喀斯特白云岩峰丛-洼地小流域(1.20 km^(2))为研究对象,共设置21条、总长度为12605 m的高密度电法测线,并结合水文地质钻井,解析小流域尺度含水介质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构造运动和动力变质作用导致小流域发育多条断层带,为岩溶含水介质(包括土壤、表层岩溶带和表层岩溶泉)的空间分布提供了物质和动力基础。断层带集中发育在洼地,具备良好的水动力和溶蚀环境,导致洼地土壤和表层岩溶带厚度高于坡地且与海拔呈显著(P<0.05)负线性相关关系。同时,土壤和表层岩溶带厚度空间耦合度高,呈显著正线性关系(R2=0.63,P<0.01),与坡面侵蚀和汇流以及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特殊的水-CO_(2)-岩石作用有关。岩溶泉出流于洼地或坡脚,其水文特征与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的分布及储水特性有关。该研究可为流域尺度岩溶含水层的表征及未来陆面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张君张君陈洪松付智勇聂云鹏覃常文振兴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地层岩性
岩土覆被格局对西南喀斯特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不同岩土格局对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漏失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裸坡为对照组,研究镶嵌格局、横坡格局、顺坡格局3种岩土覆被格局下的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顺坡格局的地表产流量最多,分别较镶嵌格局、横坡格局与裸坡的地表产流量增加88.6%,67.1%,576.1%,同时顺坡格局的地下产流量最少,分别较镶嵌格局、横坡格局与裸坡减少37.5%,36.1%,39.2%。(2)地表产沙量顺坡格局>镶嵌格局>横坡格局>裸坡,地下产沙量镶嵌格局>横坡格局>顺坡格局>裸坡。3种岩土格局的地表产沙量较裸坡均有明显增加,但地下产沙量相对增加较少。(3)岩土格局可改变地表径流泥沙关系,地表累积径流量与地表累积产沙量呈幂函数关系,镶嵌格局明显改变地表径流泥沙关系,使坡面地表侵蚀量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深化对喀斯特坡地降雨侵蚀规律的认识,为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敖利满蒋超华徐勤学方荣杰付智勇陈洪松
关键词:土壤侵蚀
黔桂喀斯特山地水土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陈洪松付智勇张伟李德军何寻阳王克林付同刚
该课题“黔桂喀斯特山地水土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属于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立项的973计划项目“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中的课题3,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独立承担,无其他参与单...
关键词:
关键词:土地利用石漠化治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