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红

作品数:63 被引量:340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梗死
  • 13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0篇急性
  • 8篇出血
  • 7篇电图
  • 6篇癫痫
  • 5篇血管
  • 5篇神经病
  • 5篇卒中
  • 5篇脑出血
  • 5篇脑电
  • 5篇脑电图
  • 5篇脑卒中
  • 5篇老年
  • 4篇电生理
  • 4篇动脉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周围神经

机构

  • 40篇浙江省台州医...
  • 18篇台州市中心医...
  • 9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63篇张丹红
  • 16篇周元林
  • 14篇金笑平
  • 13篇王恩
  • 13篇柯绍发
  • 12篇陈秋月
  • 8篇蒋辉华
  • 7篇黄勤
  • 5篇喻红霞
  • 5篇黄睿
  • 4篇毛玲群
  • 4篇江毅卿
  • 4篇闻绍云
  • 4篇王俊兴
  • 4篇喻红霞
  • 4篇王莹
  • 4篇王云玲
  • 4篇徐慧珍
  • 3篇张可浩
  • 3篇黄米武

传媒

  • 13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现代实用医学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实...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糖及其变异性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糖及血糖变异性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路桥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72例非糖尿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72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率(GluCV)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溃疡、电解质紊乱、癫痫等)。根据28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0例)及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间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根据GluAve水平将患者分为〈7.8、7.8—11.1、〉11.1mmol/L3组,根据GluCV将患者分为〈15%、15%~30%、30%~50%、〉50%4组,比较组间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死亡组GluAve、GluSD、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GluAve(mmol/L):15.91±5.33比12.41±3.12,t=3.145,P=0.002;GluSD(mmol/L):2.87±1.96比1.83±1.08,t=2.611,P=0.017;GluCV:(27.56±14.73)%比(20.12±10.97)%,t=2.020,P=0.043]。随着GluAve逐渐增高,患者28d病死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28d病死率:5.00%(1/20)、13.89%(5,36)、37.50%(6/16),X^2=7.16,P=0.028;总并发症发生率:35.00%(7/20)、55.56%(20/36)、93.75%(15/16),X^2=12.85,P=0.002],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9.80±4.17、12.11±5.81、13.69±6.57,F=2.241,P=0.114)、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5.00%(1/20)、11.11%(4,36)、31.25%(5/16),X^2=5.59,P=0.061]虽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Glucv逐渐增高,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各种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APACHEⅡ评分(分):7.00±1.56、10.08±1�
陈秋月张丹红张仙飞王利民管君花
关键词:血糖血糖变异性大面积脑梗死预后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症脑梗死160例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mNGF 18μg,每日1次肌肉注射(肌注),连用3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程度;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分:14.47±4.87比16.71±5.05)和ADL评分(分:26.25±6.63比32.37±7.34)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出血〔5.0%(4/80)比15.0%(12/80)〕、肺部感染〔18.8%(15/80)比33.8%(27/80)〕、泌尿系感染〔7.5%(6/80)比17.5%(14/80)〕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褥疮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1.2%(1/80)比5.0%(4/8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联合mNGF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毛玲群陈秋月闻绍云陈富强张丹红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重症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
多系统萎缩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早期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2例诊断“很可能”的MSA老年患者首发症状、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等,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02例诊断为“很可能”的MSA老年患者,其中诊断为MSA—P亚型57例(55.9%),MSA—C亚型45例(44.1%)。首发症状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7例,在MSA—P亚型与MSA—C亚型中分别为15例(26.3%)和12例(26.6%),主要表现为排尿、排便障碍14例,直立性低血压11例,性功能障碍8例。首发症状以帕金森样症状49例,主要表现为步态异常24例,静止性震颤3例,肌强直16例,动作迟缓15例。首发症状以小脑症状33例,主要表现为步态、肢体共济失调27例,构音障碍6例,眼球震颤2例。首发锥体束征2例。早期发生误诊36例(35.3%)。结论MSA早期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注意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柯博熙陆蓉张丹红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障碍小脑共济失调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电生理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周围神经电生理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表面电极顺行性及逆行性测定法,对84例患者尿毒症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尿毒症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四肢麻木,体征是腱反射的改变。电生理表现主要为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01)。感觉神经受损重于运动神经。结论尿毒症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以感觉神经受损症状为主。通过电生理检查对早期发现亚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有重要意义。
喻红霞张丹红郑雪娟
关键词:尿毒症周围神经病电生理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10
2003年
秦青通张丹红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脑出血
延髓麻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调查
目的了解延髓麻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早期经验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12日延髓麻痹患者212例,分析其肺部感染细菌学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金笑平江毅卿王莹蒋辉华柯绍发陈秋月周元林王恩黄勤张丹红
文献传递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肌电图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喻红霞张丹红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肌电图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常见并发症电生理分析病理改变
桥臂综合征1例报告
2007年
黄勤王恩张丹红
关键词:脑血管病
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O)、其他有明确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对照组8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尿酸水平。结果①病例组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133(64.9%)比14(17.5%),糖尿病:37(18.0%)比2(2.5%),吸烟:82(40.0%)比18(22.5%),均P〈0.01]。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尿酸(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7.38±81.60比277.06±75.17,P〈0.01)。⑧LAA77例(37.6%),CE12例(5.8%),SAO43例(21.0%),SOE4例(2.0%),SUE69例(33.6%);LAA组和SUE组尿酸(μ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5.50±83.85、310.54±77.78比277.06±75.17,均P〈0.05),SAO组(296.16±89.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血尿酸增加卒中风险的机制可能主要与其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降低尿酸水平是否对缺血性脑卒中有益尚需进一步研究。
金皎蕾张丹红肖玲琴齐玉祥
关键词:尿酸脑卒中
脑出血灶周脑组织MMP-2和MMP-9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灶周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42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破碎脑组织病理标本;另选30例脑外伤患者出血灶周破损脑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2、MMP-9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脑组织MMP-9和MMP-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42例急性脑出血早期患者灶周脑组织MMP-9、MMP-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39例和37例;而30例脑外伤出血患者脑组织MMP-9、MMP-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28例和2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MP-2和MMP-9参与了人类急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形成。
柯绍发金笑平张可浩王俊兴胡小铭张丹红陈秋月周元林
关键词:脑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