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玉君

作品数:66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帕金森
  • 15篇帕金森病
  • 13篇缺血
  • 10篇梗死
  • 9篇脑梗
  • 9篇脑梗死
  • 9篇基因
  • 8篇神经系
  • 8篇神经系统
  • 8篇肿瘤
  • 8篇综合征
  • 8篇卒中
  • 8篇细胞
  • 7篇血性
  • 7篇发病
  • 6篇急性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脑胶质瘤
  • 5篇脑肿瘤

机构

  • 53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复旦大学
  • 6篇苏州医学院
  • 4篇沈阳医学院附...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 2篇沈阳市脑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66篇潘玉君
  • 9篇温世荣
  • 8篇卢大儒
  • 8篇薛京伦
  • 8篇惠国桢
  • 8篇邱信芳
  • 8篇胡锦
  • 5篇王之敏
  • 5篇王静
  • 4篇刘颖异
  • 3篇李方钦
  • 3篇司承庆
  • 3篇朱磊
  • 3篇张映
  • 3篇马驰
  • 3篇王琪
  • 2篇杨光
  • 2篇李向东
  • 2篇宿丽英
  • 1篇姚海乾

传媒

  • 14篇脑与神经疾病...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沈阳医学院学...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卒中的分析与研究
2020年
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的缺血性卒中称为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卒中(MTAIS)。由于MTAIS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所以对其应该做到早期识别,给予及时的干预,争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现就MTAIS的一般特点、可能的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相关信息做一综述。
蒙凡亮潘玉君
关键词:恶性肿瘤缺血性卒中D-二聚体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
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现状被引量:9
2012年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的年发病率为(41~61)/10万,死亡率可达2%~5%。临床上治疗SE公认的首选药物为地西泮。利多卡因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也已有报道,而丙戊酸钠因其较高的有效率、安全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用于治疗SE的兴趣。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本文就丙戊酸钠治疗SE做一综述。
司承庆潘玉君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丙戊酸钠年发病率首选药物利多卡因
7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6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7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这些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锁骨下动脉盗血,并根据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将SSS分为3型,即隐匿型、部分型、完全型。结果 (1)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63例,大动脉炎为7例;(2)44例后循环供血区缺血的SSS患者中出现头晕为38例(86%);34例患侧上肢缺血的SSS患者中表现为麻木20例(59%);(3)51例测得双上肢血压差的患者中双上肢收缩压差≥20 mm Hg为48例(94%),而双上肢舒张压差≥20 mm Hg为34例(67%);(4)30例术后进行随访的患者1~3年后再通率分别为93%、87%和80%;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中遵医嘱进行规律服药的患者仅4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的首要病因;SSS患者临床症状以后循环供血区缺血和患侧上肢缺血为主,其中以头晕和患侧上肢麻木最常见;双侧收缩压差≥20 mm Hg较双侧舒张压差≥20 mm Hg提示SSS更敏感;未遵医嘱进行合理二级预防可能是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王刚李哈莉潘玉君周颖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收缩压彩色多普勒超声
新冠病毒疫苗诱导的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免疫性血栓综合征的报告率被引量:1
2022年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快速研发和应用,2020年年底以来国内外陆续有4类11款新冠疫苗已获批附条件紧急上市。上市前,这些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都表现良好。但是疫苗上市后,在真实世界(real-world)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某些疫苗接种后陆续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所有的不良反应中,尤以疫苗诱导的伴有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栓最为严重。此病虽然发生几率低,但一旦发病比较危重,死亡率高。欧美国家使用的主流4款疫苗,阿斯利康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强生人26型腺病毒载体疫苗、Moderna mRNA疫苗和辉瑞mRNA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伴有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栓的报告率分别为每百万人5.7~21.7、0.9~11.5、0.9~5.6和0.4~1.9例。我国使用的4款灭活疫苗、1款人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款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以及俄罗斯使用的人5型/26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到目前为止没有此病的病例报告。但随着接种剂次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和随访可能出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曲畅达颜畅潘玉君
血浆β-淀粉样蛋白对MCI及AD患者检测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中的识别诊断作用,为寻求MCI识别诊断和转归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哈尔滨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老年人46名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老年人30人作为对照组。根据认知评估量表将病例组分为AD组和MCI组,每组各23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Aβ1-40及Aβ1-42蛋白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断Aβ生化指标对鉴别诊断MCI及AD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正常对照组、MCI组及AD组患者血浆Aβ1-40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5.33±113.88)pg/mL比(523.05±173.94)pg/mL比(423.59±74.23)pg/mL,F=6.206,P<0.05]。与对照组和AD组相比,MCI组Aβ1-4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9)。AD组Aβ1-4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浆Aβ1-42表达水平及Aβ1-40/Aβ1-42比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性别对Aβ1-40均无显著影响(P>0.05)。Aβ1-40诊断M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P=0.005),Aβ1-40对MCI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当Aβ1-40浓度临界值为415.06时,鉴别诊断MCI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43.4%。结论Aβ1-40对于识别诊断MCI的敏感性较好,而血浆Aβ1-42及Aβ40/Aβ1-42尚不能作为识别诊断MCI及AD的生物学指标。
曲畅达张丽梅潘玉君姚海乾姜世香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症Β-淀粉样蛋白
囊虫性假肥大性肌病11例
1997年
囊虫性假肥大性肌病主要见于囊虫病流行区,1926年Priest最早报道本病。据称本病主要见于亚洲。作者经验本病11例,其中8例经肌肉活组织检查证实。现将11例的临床资料和8例肌肉活组织检查资料报道如下。
潘玉君刘家琪胡晓娟顾彦文宿丽英
关键词:囊虫性多发性肌炎吡喹酮治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细胞浸润肌病
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后循环缺血识别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眩晕(dizziness/vertigo)是后循环缺血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别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isolated vertigo)的后循环缺血,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神经专科症状和体征,很难与一些周围性前庭疾病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等相鉴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的误诊概率。本文将从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概述、表现形式以及识别方法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陈溪温世荣潘玉君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前庭神经炎神经专科BPPV识别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主观认知减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流行的神经退行性病,主观认知减退(SCD)作为PD的非运动症状,因发病率高、检出率低并且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而备受关注。鉴于SCD时期,患者/照顾者自觉异常,而临床医生尚无法观察到。所以,提高对SCD的认识及识别能力,对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PD认知损害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对SCD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病因、临床特点、可能的病理基础、辅助检查、宣教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光潘玉君
关键词:帕金森病轻度认知损害神经影像学标志物
帕金森病本体感觉障碍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影响了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PD的临床特点包括运动迟缓、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也可以存在本体感觉障碍.本体感觉负责感知肢体的空间位置、肢体是静止状态还是在运动状态.
邓金铭潘玉君
关键词:本体感觉障碍帕金森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巴胺能神经元黑质致密部静止性震颤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脑梗死
2014年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但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内溶栓、抗凝等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脑组织,且伴有出血等风险。寻找脑梗死形成发展的原因并予以治疗迫在眉睫。酸中毒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酸中毒能加重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且其梗死面积与酸中毒的程度直接相关。但缺血产生的酸中毒如何引起神经元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最近研究发现酸中毒能激活一种在中枢及周围神经中广泛存在的膜通道,即酸敏感离子通道,它对Ca2+通透,能引起细胞内Ca2+超载,同时能激活胞内酶引起细胞内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的降解,加重缺血后脑损伤。本文就酸敏感离子通道1a与脑梗死做一综述。
张映刘颖异胡玲琴马驰潘玉君
关键词:脑缺血酸中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