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物种
  • 5篇物种多样性
  • 4篇群落
  • 3篇典型草原
  • 3篇牧草
  • 3篇草地
  • 3篇草原
  • 2篇豆科
  • 2篇豆科牧草
  • 2篇云雾
  • 2篇植被
  • 2篇山松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量
  • 2篇水分
  • 2篇松林
  • 2篇铁杆蒿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特性

机构

  • 17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 1篇陕西省科学院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作者

  • 17篇李伟
  • 5篇温仲明
  • 5篇程积民
  • 4篇杨雪
  • 3篇刘晶
  • 3篇张博
  • 3篇金晶炜
  • 2篇李伟
  • 2篇张胜利
  • 2篇孟庆旭
  • 1篇井光花
  • 1篇魏琳
  • 1篇李侃
  • 1篇施立民
  • 1篇高阳
  • 1篇张义
  • 1篇赵世伟
  • 1篇张义
  • 1篇高国庆
  • 1篇赵洁

传媒

  • 5篇草地学报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施肥是当前草地生态系统最常见的人为干扰方式之一,可导致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8年的氮肥(尿素)野外添加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处理(分别为0、5、10、20、40和80 g·m^(-2))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检验可能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四个潜在机制(物种多样性、物种同步性、投资组合效应和优势度),以明确施肥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为黄土高原恢复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群落稳定性(S)降低,并在施肥处理为20 g·m^(-2)时开始极显著下降(P<0.01)。(2)施肥极显著降低了物种的丰富度(R)和优势度指数(D)(P<0.01),但物种同步性(B)和均值-方差的比例指数(z)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3)物种丰富度(R)与群落稳定性(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优势度指数(D)与群落稳定性(S)不相关。研究认为,在人为施肥干扰下,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导致群落稳定性下降,表明物种多样性对维持草地群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刘晶杨雪杨雪晏昕辉张博李伟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施肥物种多样性
固原地区红梅杏优系品质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分析了固原地区红梅杏生物学特征、品质特征,以及在宁夏固原地区大力发展红梅杏产业对黄土丘陵护坡、生态保护、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施立民施立民赵世伟赵世伟李伟李伟
关键词:引选
铁杆蒿枯落物对四种豆科牧草的化感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研究了黄土区优势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枯落物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百脉根(Lotusc corniculat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四种常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铁杆蒿对这几种豆科牧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总体上均呈现"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效应;紫花苜蓿综合化感效应在不同处理中均受到抑制,随着铁杆蒿枯落物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红豆草和沙打旺在30g铁杆蒿枯落物浓度时促进效应最强,百脉根在60g时促进效应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在有铁杆蒿分布的草地不适合种植以及补播紫花苜蓿,而适当密度的铁杆蒿分布有助于种植以及补播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
雷威肖李伟郭梁程积民张义郑周敏赵妮
关键词:铁杆蒿化感作用豆科牧草补播
秦岭华山松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雨水化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野外定点监测的方法,根据大气降雨与秦岭华山松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时空顺序,测定并分析水分传输过程各层次水的pH及水化学元素沿运移路径的变化过程,获知华山松森林影响水化学元素沉降变化的关键层次,进而探讨华山松林不同层次对大气降雨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山松林生态系统对偏酸性降雨的pH有较强的调升能力,林冠和土壤A层对pH调升作用较显著,调升幅度分别为0.51、1.01个pH单位。系统对NH_4^+、Pb、Cd^(2+)、Cr均具有吸附净化效应。吸贮固定NH_4^+的关键层是土壤层,土壤A、B层对NH4+的吸附净化效果依次为42.31%、63.11%,净化效果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5);吸贮阻减Pb、Cd^(2+)、Cr的关键层是林冠层,阻减效果分别为63%、78%、45%;降雨对系统中SO_4^(2-)、NO_3-~、PO_4^(3-)、K^+、Ca^(2+)、Mg^(2+)、Zn^(2+)、Al^(3+)等离子表现一定的淋溶效应。其中林冠层是淋溶SO_4^(2-)、PO_4^(3-)、K^+和Zn^(2+)的关键层次,林内雨较大气降雨4种离子的浓度增幅分别为31%、175%、585%、48%;土壤层是淋溶NO3-、Ca^(2+)、Mg^(2+)、Al^(3+)的主要层次,增幅均达显著差异(P<0.05)。其中NO_3^-主要来源于土壤A层,Ca^(2+)、Mg^(2+)主要来源土壤B层,Al^(3+)主要来源于降雨对整个土壤层解吸的Al^(3+)的淋溶作用。
李伟张胜利孟庆旭高国庆
关键词: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水质
宁夏森林植被及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结果,对宁夏地区不同森林群落碳密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林各植被层碳密度均值的大小顺序为:乔木层(57.66 Mg/hm2)〉细根(8.39 Mg/hm2)〉凋落物层(8.34 Mg/hm2)〉草本层(0.23 Mg/hm2)〉灌木层(0.20 Mg/hm2),乔木层生物量碳密度占植被层总碳密度的77.06%;2)土壤碳密度均值在170.15~354.29 Mg/hm2间变化,以罗山油松+山杨林最高,贺兰山青海云杉林最低,就土层垂直分布来讲,50~100 cm土层碳积累最多,占整个剖面土壤碳密度的40%左右;3)各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均值变化范围为221.63~444.77 Mg/hm2,在罗山油松+山杨林最大,六盘山华山松+少脉椴林最小;4)宁夏天然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是生物量碳密度的4.09倍,由于土壤碳库稳定性高于地上植被碳库,土壤碳密度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
程积民金晶炜田瑛李伟张义高阳
关键词:植被土壤碳含量碳密度土壤容重
时间尺度上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产力的关系被引量:9
2022年
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产力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但较少关注时间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40年的定位观测试验,利用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作为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地上生物量作为地上生产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ess)、一般线性模型(GLM)等分析方法,检验物种丰富度、植物多度和地上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整体表现为“单峰”状,即演替前期(1982—1993)上升、演替中期(1994—2011)相对平缓,演替后期(2012—2021)下降的变化模式,而植物多度则整体呈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多度-地上生物量之间均表现为“单峰”关系;物种丰富度与植物多度之间则表现为“倒单峰”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演替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杨雪晏昕辉李美慧拓行行张博温仲明温仲明
关键词:植被演替物种多样性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群落结构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本文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决定草地群落生长与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为重点,研究草地群落物种数量、覆盖度、高度、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充分利用水资源和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
程积民井赵斌魏琳李伟金晶炜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
文献传递
半灌木扩张草原生长季内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半灌木扩张可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半灌木扩张草原生长季内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不同半灌木(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扩张强度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盖埋管法测定了生长季前、后的土壤氮硝化速率、铵化速率和净矿化速率,分析了其与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半灌木扩张草原土壤氮矿化主要以硝化过程为主,且矿化和固持速率均随扩张强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半灌木扩张通过影响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间接影响土壤氮矿化速率;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增加对氮矿化速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综上,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半灌木扩张强度和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共同驱动土壤氮矿化过程。
拓行行黄建弟白玥田慧慧李美慧王子临杨梦茹王亦波叶发明李伟
关键词:土壤氮矿化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物种多样性
宁南山区华北落叶松林下草本层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林下草本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对森林的更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维持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林下草本层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构建理想的林-草结合模式。本研究以宁南山区泾源县无人为干扰的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林、间伐处理的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林和华北落叶松与白桦自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林下草本层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容重、含水量、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和林分结构(密度和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人工林相比,自然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最丰富(34种),且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也最高;(2)自然混交林林下土壤特性均优于人工林,但间伐处理的人工林林下土壤特性较无人为干扰的人工林土壤特性有显著提高;(3)冗余分析表明,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主要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呈负相关,且林分密度、0~20 cm土层含水量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P<0.0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0~20 cm土层的土壤特性、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林分密度及郁闭度显著影响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的积累(P<0.05);随机森林模型及方差分解进一步得出:土壤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积累的解释率为30.99%,其中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土壤含水量为最重要的解释因子;林分结构的解释率为12.74%,其中林分密度是最重要的解释因子,而物种多样性的解释率仅为3.42%。研究表明,自然混交林作为理想的林-草结合模式,有利于林下草本的健康发育和林下生态环境的改善,且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分别受不同环境因子所控制。研究结果对于人工林的近自然化管理(抚育间伐、补植等)和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
拓行行李玉华俞瀚林李美慧晏昕辉杨梦茹王子临温仲明李伟
关键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林分结构土壤理化特性
氮添加和放牧对云雾山草原优势种异速生长模式的影响
2021年
氮添加和放牧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和异速生长分析,探究了氮添加和放牧干扰对草地群落中7种优势植物根、茎、叶不同构件的生物量分配对策和异速生长模式(包括异速生长斜率和截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封育地,氮添加处理显著提高了物种的叶生物量;而在放牧地,氮添加则使得物种的根生物量上升,而茎、叶生物量下降;植物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均随植物个体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只有在放牧×氮添加处理下植物叶生物量与个体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斜率和截距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余处理下植物的异速生长斜率均无明显差异。因此,植物营养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主要依赖于植物个体大小,而氮添加和放牧对植物异速生长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小。
张博程杰王淑红刘晶刘晶杨雪李伟
关键词:放牧异速生长表型可塑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