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上海纺织服装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机制被引量:10
- 2013年
- 纺织服装制造业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传统产业,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圈层分析、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上海大都市区纺织服装制造业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上海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布局的郊区化趋势明显,布局热点区从中心城区及近郊区向远郊区转移。2)境外、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且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相对前两者,在远郊区内资企业布局强度显著提升;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东北部,以及交通便捷的近郊区和地方中心区,中型企业在分布范围和郊区分布的强度上均大于大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在远郊区分布密度趋于增强,且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3)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包括:历史积淀、区位条件变迁、金融危机和政策调控、规划引导。
- 张定朱胜清曹卫东杨迎
- 中部四大城市群(圈)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与竞争格局
- 2012年
- 采用熵指数与偏移—分享分析方法,对中部四大城市群近1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时空演化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城市群FDI在不断增长过程中有分散化的总趋势,但城市群之间差异显著,具有阶段性特征;中部城市群FDI偏移增长量逐年增加,城市群之间的偏移增长量远大于城市群内部;高正偏增长城市前期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近期转向皖江城市带、东部沿江地带和中原城市群内沿京广、陇海线交汇一带。
- 朱胜清曹卫东罗健
- 安徽省物流与经济时空耦合研究被引量:30
- 2014年
- 以1994—2012年安徽省各地市货运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采用重心模型、地理联系率、地理集中指数分析物流和经济空间演变规律,揭示物流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并根据耦合指数识别不同区域的耦合差异。在省域尺度下,无论是重心变迁轨迹还是地理联系率,都表现出物流与经济在时空上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二者重心演变路径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重心间距离呈现出扩大—减小—扩大的变化过程,且物流重心在时间上滞后于经济重心,移动距离和幅度大于经济重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地理联系率都在99以上,这也表明全省物流与经济发展在时空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在地级市尺度下,物流与经济的地理集中度呈现出空间相关性且趋于增强,区域的不平衡性趋于缓和;基于物流和经济耦合指数可将省域内17个地市划分为经济超前于物流型、经济物流协调型、经济滞后于物流型三大类型。
- 张定曹卫东朱胜清蒋晓威唐云云
- 关键词:物流
- 基于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24
- 2013年
-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实现了偏离份额分析从区域考察期增量中分离出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和规模差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新结构分量同时测度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和增速结构差异,揭示了区域规模和增速占优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安徽省各地级市2001—2010年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拥有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宿州、六安和池州竞争优势明显,但结构优势不足;而竞争优势不足,却拥有一定结构优势的有亳州、蚌埠、阜阳、马鞍山、铜陵、巢湖和黄山;其余的淮南、淮北、安庆、滁州和宣城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都不足。以环比式动态算法下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历年变更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动态演变过程,可划分出5种演变类型:竞争增强结构优化型、竞争增强结构衰退型、竞争减弱结构优化型、竞争减弱结构衰退型和结构相对稳定型。
- 曹卫东朱胜清罗健
-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
- 上海城市物流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
- 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是影响城市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成为必然,由物流企业和物流节点构成的城市物流业的产业空间轮廓渐趋明显。本文试图从空间...
- 朱胜清
- 关键词:物流空间
- 文献传递
- 近20年安徽省经济地理格局演化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建立安徽省1990、2000、2010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人均GDP空间属性数据库,借助GIS空间分析模块,采用冷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安徽近20年经济空间布局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安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呈单极向多极转化趋势,具有点、线、面特征;全省经济热点区总体保持稳定,基本在合肥、皖江经济带,但次热点区空间变化较大;安徽省内部存在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且有向合肥——皖江经济带极化的趋势。而全省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主要受自然资源、政策、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
- 唐云云曹卫东罗健蒋晓威朱胜清
- 基于点状数据的上海都市型工业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镶嵌于城市地域的都市型工业,有着其独特的区位特征和空间格局。基于2008年上海都市型工业微观企业数据,探讨工业郊区化背景下都市型工业空间分布、集聚特征以及行业间的空间邻近关系。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具有中心城区与近郊区双重指向性,在距离城市中心10-20km区间都市工业分布最密集,空间分布的非均质特征明显。空间集聚以城市内各类园区(商业楼宇、都市工业园、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集聚格局在行业间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邻近关系方面,各行业间呈现出基于相同要素投入、生产关联、共同市场、政策导向的邻近布局以及基于异质排他性、环境要求的弱邻近布局特征。
- 曹玉红宋艳卿朱胜清程先富
- 关键词:都市型工业
- 我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演变响应的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通过分析我国30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演变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响应机理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高度大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我国能源效率总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态势,同时,两者在地区内部均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第二产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抑制效应已经显著显现,天津、辽宁和黑龙江初步显现,其他省份尚未显现;东部、中部与东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效率提高总体分别呈正向推动、负向抑制和前期正向推动后期负向抑制效应。
- 朱胜清曹卫东罗健蒋晓威唐云云
- 关键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
- 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与机制被引量:53
- 2014年
- 基于城市物流的投入产出指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总体演化趋势、结构和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机制。分析表明:12002—2011年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总体效率不断上升,但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挖掘空间,物流业投入仍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2各个城市物流发展效率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城市物流发展的效率高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未能一致。3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沿海港口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均呈现出较高的物流发展效率。研究认为:区位优势、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投资、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的转变。
- 张定曹卫东范娇娇朱胜清杨迎
-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长三角
-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被引量:65
- 2012年
- 以1996、2004、2010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年,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 蒋晓威曹卫东罗健朱胜清唐云云
- 关键词:公路网络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