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书利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铸渗
  • 4篇渗层
  • 4篇铸渗层
  • 3篇耐磨
  • 3篇耐磨性
  • 2篇耐磨性研究
  • 2篇工艺参
  • 2篇工艺参数
  • 1篇韧化
  • 1篇碳钢
  • 1篇涂层
  • 1篇强韧化
  • 1篇铸渗工艺
  • 1篇铸渗技术
  • 1篇铸铁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回火
  • 1篇铬铁
  • 1篇铬铸铁
  • 1篇合金

机构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河南省有色金...

作者

  • 7篇王书利
  • 6篇王爱琴
  • 4篇谢敬佩
  • 4篇王文焱
  • 1篇黄立春
  • 1篇阚登飞
  • 1篇李孝建
  • 1篇张威威
  • 1篇贾玉丰

传媒

  • 2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铸造
  • 1篇热处理

年份

  • 5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铸渗不同粒度的高碳铬铁对铸渗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铸渗工艺在ZG30Cr钢表面获得WC颗粒与高铬铸铁的铸渗层,通过改变高铬铸铁颗粒度,测定铸渗层厚度,铸渗层至基体区硬度及能谱线扫描,研究铸渗层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Cr-Fe颗粒度为100目,4%的硼砂作熔剂,4%的酚醛树脂作粘结剂,涂敷层厚度为4 mm的铸型,浇注温度控制在1 600℃左右的条件下,铸渗层组织致密,无气孔、夹渣等缺陷,表面最大硬度可达700 HV,铸渗层厚度为7~8 mm。
阚登飞王爱琴王书利黄立春李孝建张威威
关键词:工艺参数
ZG42Cr2MnSiMoRE钢二次回火强韧化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二次回火对ZG42Cr2MnSiMoRE钢性能与强韧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回火后ZG42Cr2MnSiMoRE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硬度≥54 HRC,冲击韧度≥43 J/cm2。强韧化机理显示孪晶部分发生回复、消失,孪晶数量明显减少,位错密度较一次回火时降低,位错发生了动态回复。经分析计算,二次回火后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在板条马氏体基体上和位错间,数量增加,尺寸变大。
谢敬佩王书利王爱琴王文焱贾玉丰
关键词:力学性能强韧化回火
铸造表面合金化的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在铸造表面合金化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综述了这项技术在金属铸渗机理、铸渗工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概况,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书利王爱琴谢敬佩王文焱
表面合金化提高碳钢耐磨性研究
本文以球磨机衬板为应用背景,针对该类零件局部表面要求高耐磨的特点,采用铸造表面合金化制备出高碳铬铁合金化层和 WC-高碳铬铁合金化层,分析研究了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形貌,探讨了合金化扩散机理。并对铸渗合金化层的抗磨粒...
王书利
关键词:碳钢表面合金化耐磨性铸渗技术
文献传递
ZG30Cr钢铸渗层组织和耐磨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铸渗工艺在ZG30Cr钢表面获得了由WC颗粒与高铬铸铁组成的铸渗层。研究了不同WC含量渗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铸渗层致密,无气孔、夹渣等缺陷,与基体为冶金结合,最高表面硬度达820 HV。含15%WC的铸渗层的耐磨性最佳,是基体的18.8倍。
王爱琴王书利谢敬佩王文焱
关键词:铸渗WC耐磨性
ZG30钢表面铸渗层组织与耐磨性的研究
本文利用铸渗工艺在ZG30Cr钢表面获得WC颗粒与高铬铸铁的铸渗层,通过改变WC的含量,研究了铸渗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铸渗层组织致密,无气孔、夹渣等缺陷,渗层与基体间为冶金结合,表面最大硬度可达820Hv,铸渗层厚度...
王书利王爱琴谢敬佩王文焱
关键词:WC涂层铸渗工艺
WC-高铬铸铁铸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铸渗工艺在ZG30Cr钢表面获得WC颗粒与高铬铸铁的铸渗层,通过改变涂覆层厚度,研究了铸渗层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4%的硼砂作熔剂,4%的酚醛树脂作粘结剂,涂敷层厚度为5mm的铸型,浇注温度控制在1650℃左右的条件下,铸渗层组织致密,无气孔、夹渣等缺陷,渗层与基体间为冶金结合,表面最大硬度可达Hv820,铸渗层厚度为8~9mm。
王书利王爱琴谢敬佩王文焱
关键词:铸渗工艺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