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敬佩

作品数:602 被引量:1,5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1篇期刊文章
  • 162篇专利
  • 74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冶金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矿业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0篇合金
  • 122篇复合材料
  • 122篇复合材
  • 65篇耐磨
  • 63篇力学性能
  • 63篇力学性
  • 47篇铝合金
  • 44篇铝基
  • 41篇耐磨性
  • 40篇铝基复合材料
  • 36篇金属
  • 35篇锰钢
  • 30篇粉末冶金
  • 29篇铸钢
  • 29篇钛铝
  • 26篇低钛铝合金
  • 26篇真空
  • 26篇钛铝合金
  • 24篇铸铁
  • 22篇时效

机构

  • 550篇河南科技大学
  • 85篇郑州大学
  • 44篇河南省有色金...
  • 33篇洛阳工学院
  • 14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洛阳铜一金属...
  • 5篇新疆闽龙耐磨...
  • 4篇吉林大学
  • 4篇洛阳中重铸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航空工业...
  • 3篇机械科学研究...
  • 3篇郑州机械研究...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郑州机械研究...
  • 2篇福建三安钢铁...

作者

  • 602篇谢敬佩
  • 344篇王爱琴
  • 330篇王文焱
  • 158篇李继文
  • 140篇李洛利
  • 90篇马窦琴
  • 54篇柳培
  • 50篇孙浩亮
  • 42篇刘忠侠
  • 41篇郝世明
  • 37篇毛志平
  • 33篇宋延沛
  • 25篇陈艳芳
  • 24篇杨涤心
  • 24篇翁永刚
  • 22篇宋天福
  • 21篇王明星
  • 21篇黄亚博
  • 20篇刘舒
  • 20篇苌清华

传媒

  • 38篇特种铸造及有...
  • 38篇热加工工艺
  • 38篇材料热处理学...
  • 26篇河南科技大学...
  • 23篇铸造技术
  • 17篇铸造
  • 16篇金属热处理
  • 15篇粉末冶金工业
  • 14篇矿山机械
  • 12篇洛阳工学院学...
  • 12篇粉末冶金材料...
  • 9篇机械工程材料
  • 7篇稀有金属与硬...
  • 7篇第十届全国特...
  • 6篇电子显微学报
  • 6篇2008全国...
  • 5篇拖拉机与农用...
  • 5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第十六届全国...
  • 4篇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2篇2023
  • 31篇2022
  • 12篇2021
  • 17篇2020
  • 20篇2019
  • 23篇2018
  • 28篇2017
  • 31篇2016
  • 33篇2015
  • 69篇2014
  • 37篇2013
  • 28篇2012
  • 24篇2011
  • 19篇2010
  • 17篇2009
  • 27篇2008
  • 20篇2007
  • 25篇2006
  • 14篇2005
6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SiC增强ZGMn13Cr2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中间合金法制备了纳米SiC强化ZGMn13Cr2样品。研究了添加纳米SiC对ZGMn13Cr2样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改性纳米SiC粉末强化处理后的超高锰钢的组织有显著改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SiC含量为0.3‰时,硬度和冲击吸收功分别提高了11%和12%。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以得出:SiC分解为Si和C存在于奥氏体基体中,并促进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上,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
刘瑞莉王文焱王文彬喻惠武谢敬佩
关键词:纳米SIC粉体高锰钢力学性能
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级CuWO_4·2H_2O粉体及其合成机理(英文)
2014年
选用Cu(NO3)2·3H2O和Na2WO4·2H2O分析纯作为反应原材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级的Cu WO4·2H2O粉体。讨论了前驱体Cu2WO4(OH)2的生成过程,并且建立了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前驱体Cu2WO4(OH)2向Cu WO4·2H2O转变的机理。利用HRTEM以及XRD分析了前驱体和水热反应产物的物相及微观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水热反应产物Cu WO4·2H2O粉体呈球形,粒径分布范围为20-30 nm。Cu WO4·2H2O粉体的生成过程符合原位结晶机制。在长时间的高热高压的水热环境中,WO42-离子在前驱体Cu2WO4(OH)2表面吸附扩散,通过脱水和原子重排,Cu WO4·2H2O在Cu2WO4(OH)2表面异相形核。WO42-离子通过Cu WO4·2H2O层与Cu2WO4(OH)2发生反应,直到WO42-离子被耗尽。
马窦琴谢敬佩李继文王爱琴王文焱李洛利孙浩亮刘舒王凤梅
关键词:纳米粉体水热合成
冲击磨料磨损中的凿削磨损形成机理的研究
1993年
本文试图应用弹性碰撞理论、弹性接触理论对冲击磨料磨损形式之一的凿削磨损的形成机理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根据对磨粒接触区的应力分布的计算结果,分析凿削磨损裂纹产生根源及裂纹扩展方向,并推导出凿削磨损量计算公式。
林纲谢敬佩杨茹萍罗全顺宋延沛
关键词:冲击磨料磨损
大型高铝锌基合金轴瓦铸造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华铸CAE/Inte2CAST10.0软件对大型锌基合金轴瓦铸件的温度场进行了凝固模拟,预测了缩孔、缩松倾向及出现位置,探讨金属型冷却水流速、冷却时间对凝固液相、温度梯度分布及缩孔、缩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际铸造过程中缩孔、缩松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模拟结果对铸造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内腔采用水冷金属型的同时在轴瓦底部放置冷铁,从底部和内表面两个方向同时对热节进行冷却,可以达到消除轴瓦缩孔、缩松的目的。
高存贞杨涤心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炎
关键词:高铝锌合金凝固模拟
一种钼平面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一种钼平面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涉及溅射靶材制备技术领域,选用纯度≥99.95%的钼粉为原材料,钼粉经冷等静压压制成钼生坯,然后在微波烧结炉、真空条件下将钼生坯烧结成钼板坯;将烧结好的钼板坯用电子束熔炼的方法进行提纯,采用...
陈艳芳谢敬佩苌清华毛爱霞毛志平马窦琴赵海丽柳培杨斌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金包覆银颗粒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金包覆银颗粒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聚酰亚胺基体表面制备银‑锆合金膜,并使基体保持一定温度以使银原子在合金膜表面生长为银颗粒,然后在制备的银‑锆合金膜表面纳米沉积金薄膜即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双靶共沉积...
孙浩亮何孟杰谢敬佩刘玉亮王爱琴游龙
文献传递
铸轧铜铝复合板界面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采用铸轧法制备了铜铝复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界面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分析了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界面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的界面演变过程主要包括过饱和固溶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形核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沿界面横向相连、界面层增厚四个阶段。剥离过程中界面沿CuAl_2层开裂,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剥离面形貌由撕裂棱和沟槽转变为撕裂平台和裂纹。轧制过程中界面层发生脆性断裂,纯铜和纯铝挤入裂缝形成直接接触区域。随着轧制压下率的增大,铜铝直接接触区域所占比例增大,破碎的界面层以尺寸较小的碎块状嵌在纯铜和纯铝之间,且碎块与界面之间呈一定夹角分布。
谢敬佩刘哲王爱琴王爱琴毛志平毛志平田捍卫
关键词:界面相
WC_P/Fe-C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和基体合金化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利用离心铸造成型碳化钨颗粒 (WCP)增强 Fe- C基体合金的复合结构空心圆柱体 ,采用宏观测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 (SEM)与能谱 (EDS)的微观分析 ,对 WCP/ Fe- C界面反应和基体合金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转速80 0~ 1 2 0 0 r/ min离心铸造机上获得了外径 1 67mm,内径 87mm,高 67mm的空心圆柱体 ,其表面层为 1 6~ 2 0 mm大断面 WCP/ Fe- C复合材料 ,芯部为 Fe- C基体合金。铸造碳化钨颗粒 (CTCP)的表面被高温 Fe- C基体合金熔融体部分溶解 ,甚至解体 ;原位 (in- situ)自生成细小短棒状 WC和 W2 C先共晶析出相 ;远离 CTCP,分布游离的细小颗粒状和网状 WC、W2 C、Fe3W3C- Fe4 W2 C、Cr7C3和 Fe3C碳化物。由于 CTCP部分溶解和扩散作用 ,复合结构空心圆柱体的 Fe- C合金基体被不同程度合金化。
宋延沛李秉哲张恒王德全谢敬佩
喷射成形H13钢的耐腐蚀行为
2016年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喷射成形H13钢与铸造H13钢的耐腐蚀性能,通过OM、SEM和TEM分析了材料组织对耐蚀性的影响以及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喷射成形H13钢在1050℃淬火后600℃回火时自腐蚀电位最高,耐腐蚀性能最好;喷射成形H13钢的点腐蚀由夹杂物引起,点腐蚀产物在夹杂物周围沉积,造成溶液局部p H下降,加速了腐蚀过程;与铸造H13钢相比,由于喷射成形H13钢组织中存在孔洞,晶界、位错密度大,容易成为点蚀的诱发源,回火后在晶界和马氏体边界析出的大量碳化物造成基体贫Cr,增加了阴阳极的电位差,导致喷射成形H13钢的耐蚀性与铸造H13钢相比稍差。
曹飞杨谢敬佩王淼辉陈蕴博鲁思渊刘恒三
关键词:耐蚀性
一种不锈钢碳钢双金属复合液液浇铸高铁道岔的方法
一种不锈钢碳钢双金属复合液液浇铸高铁道岔的方法,用双炉分别熔炼不锈钢、碳钢,待不锈钢、碳钢成分都调整好以后,首先在1650℃的温度条件先在型腔下部浇铸不锈钢,待不锈钢浇铸完毕后,立即在1630℃条件下浇注碳钢,直至浇注完...
王文焱黄亚博刘冀尧郭雷明史士钦黄文君谢敬佩李继文王爱琴李洛利
文献传递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