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琴琴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灸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肽酶
  • 3篇模型大鼠
  • 3篇脑啡肽
  • 3篇脑啡肽酶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针灸疗法
  • 2篇针灸治疗
  • 2篇相关酶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灸治
  • 2篇海马
  • 2篇AD模型
  • 2篇
  • 2篇大鼠海马
  • 1篇蛋白酶表达
  • 1篇淀粉样

机构

  • 7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作者

  • 7篇罗琴琴
  • 4篇杜艳军
  • 2篇孙国杰
  • 1篇周利
  • 1篇张婷
  • 1篇沈峰
  • 1篇王颖
  • 1篇唐雷
  • 1篇马朝阳
  • 1篇宋杰
  • 1篇于杰
  • 1篇王艳富
  • 1篇万文俊
  • 1篇罗磊
  • 1篇黄琪
  • 1篇何勋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7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针灸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啡肽酶和前序列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百会、肾俞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啡肽酶和前序列蛋白酶的影响。方法:10月龄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AD大鼠模型,治疗组选取双侧肾俞穴和百会穴进行针刺和艾灸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EP和Pre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NEP和PreP的含量比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海马NEP和Pre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提高大鼠海马NEP和PreP的含量,促进细胞内外β淀粉样蛋白的降解,从而减少其神经毒作用。
罗琴琴孙国杰杜艳军宋杰沈峰
关键词:针灸疗法阿尔茨海默病脑啡肽酶
辨证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9
2014年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FD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35例。辨证针刺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辨证分型后,肝气郁结型配膻中、章门,脾胃气虚型配脾俞、胃俞,肝气犯胃型配期门、太冲,湿热滞胃型配阴陵泉、内庭;普通针刺组取穴同辨证针刺组主穴;非穴位针刺组取主穴旁开10mm处,均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治疗后1个月随访评价症候总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包括症状指数NDSI和生活质量指数NDLQI),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74.2%(23/31)、20.7%(6/29),辨证针刺组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辨证针刺组、普通针刺组在SF-36、NDI、症候总分治疗后及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辨证针刺组改善较其他两组更明显(治疗后比较,SF-36评分:84.54±5.93vs 81.44±6.22,63.46±6.59;NDSI评分:18.94±9.30vs 21.23±8.39,43.93±11.26;NDLQI评分:71.42±7.23vs 63.11±7.06,54.87±6.00;症候总分:22.06±15.80vs 32.52±16.88,47.97±10.92,P<0.01,P<0.05),普通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改善明显(P<0.01,P<0.05),非穴位针刺组仅治疗后的NDS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辨证针刺治疗FD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FD的有效方法。
马朝阳黄琪万文俊周利唐雷王艳富罗琴琴张婷王颖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疗法辨证选穴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补肾益髓”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区脑啡肽酶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加艾灸疗法,在选用具有补肾益髓作用的"百会"和"肾俞"(双侧)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脑啡肽酶(N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月龄为12个月左右的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AD大鼠模型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治疗组选取百会穴和双侧肾俞进行针刺和艾灸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情况。结果对于大鼠海马区NEP的表达,模型组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则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补肾益髓"的针灸疗法可以提高AD大鼠海马区NEP的含量,从而促进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的降解,改善AD的病理变化。
罗琴琴杜艳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啡肽酶补肾益髓针灸疗法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区Aβ降解相关酶的影响研究
目的:β淀粉样蛋白(Aβ)是构成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之———老年斑的核心物质,因此减少Aβ的过量生成或促进其加速降解,减少Aβ的聚集、沉降,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文献,有关A...
罗琴琴
关键词:脑啡肽酶
文献传递
益肾调督法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融合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百会"、"肾俞"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的影响。方法采用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制备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针灸治疗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针灸对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的影响。选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Mfn1、Mfn2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F=19.075、16.180、12.141、6.287、1.082、9.610、1.502、2.289,P均<0.05),提示在AD发病过程中出现线粒体融合水平下降,线粒体动力学异常;而通过"益肾调督"法针灸治疗以后,可以明显上调Mfn1和Mfn2的水平,改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动力学的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68、19.464、17.459、8.890,P<0.05或<0.01)。结论针灸可通过调节Mfn1、Mfn2的水平达到防止AD的目的。
何勋于杰孙国杰杜艳军罗磊罗琴琴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近年来,很多临床工作者积极运用不同针灸疗法和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且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反映了针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病情的发展。但纵观历年的临床研究文献,由于研究中所观察的病例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时间、疗效评价的标准等存在差异,尚难以评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文章将国内近十年的临床相关研究文献做一个简单的概述,以便让广大AD研究者对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罗琴琴杜艳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灸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工Aβ降解相关酶的影响研究
罗琴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