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美玲

作品数:36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护理
  • 7篇重度颅脑损伤
  • 7篇颅脑
  • 7篇颅脑损伤
  • 7篇脑损伤
  • 7篇ICU
  • 6篇通气
  • 6篇机械通气
  • 5篇伤患者
  • 5篇气管
  • 5篇重度颅脑损伤...
  • 5篇颅脑损伤患者
  • 5篇脑损伤患者
  • 4篇气管切开
  • 4篇切开
  • 4篇重症
  • 4篇重症监护
  • 4篇监护
  • 4篇后过渡期
  • 4篇病人

机构

  • 18篇安徽省宿州市...
  • 13篇宿州市立医院
  • 1篇安徽省煤田地...

作者

  • 31篇韩美玲
  • 13篇王芳
  • 8篇徐淑华
  • 7篇孙静
  • 4篇张淑琴
  • 4篇胡苗苗
  • 3篇张淑琴
  • 3篇马莉莉
  • 3篇韩伟智
  • 2篇刘耀华
  • 2篇丁素珍
  • 1篇陈芹
  • 1篇马美玲
  • 1篇胡苗苗
  • 1篇吴菲菲
  • 1篇吴菲菲

传媒

  • 4篇全科护理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2013年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POT评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CPOT评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效果,为ICU护理人员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并实施疼痛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入住安徽省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经治疗后处于稳定状态的4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研究对象实施吸痰前、吸痰时、测血压前、测血压时CPOT评分,观察操作前与操作时CPOT评分变化。结果:测血压前40例机械通气患者CPOT评分分布在0~4分,测血压时CPOT评分分布在0~4分,吸痰前CPOT评分分布在0~4分,吸痰时CPOT评分分布在1~7分,结果显示:测血压前与吸痰前CPOT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血压时与吸痰时CPO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行测血压护理操作时疼痛感觉不明显,行吸痰操作时疼痛感觉明显,需采取疼痛干预措施。
胡苗苗韩美玲张淑琴马莉莉
关键词:机械通气疼痛
全文增补中
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住院行下肢骨牵引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取封闭式针孔护理,对照组采取开放式针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
韩美玲
关键词:骨牵引针孔护理
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普通病区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践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观察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选取2009年5月—2010年4月自ICU转入神经外科的193例未实施过渡期护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ICU率、出现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连续,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重返ICU率,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促进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徐淑华孙静王芳韩美玲张淑琴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ICU焦虑抑郁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从ICU过渡到病房的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及家属满意...
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
关键词: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到2012年4月从ICU过渡到病房的1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患...
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胡苗苗
连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 将连续性护理模式引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探讨其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失访5例)和实验组79例(失访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主动饮食控制、积极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及遵医嘱服药4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9.86、9.37、10.12和1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管理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4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对照组比较x2值分别为9.497、10.285、10.016和13.5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
韩美玲王芳丁素珍付艳巧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护理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DM)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饮食治疗。方法: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定期给患者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49例DM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DM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的治病信心。
韩美玲俞影华
关键词:DM饮食疗法健康教育依从性
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总结7例重度光气中毒合并ARDS患者的护理特点。早期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实施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用药的观察与护理等,7例患者经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提出护理人员应了解光气中毒的特性及救治方案,准确、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准确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韩美玲武晓升韩伟智
关键词:光气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护理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宿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3例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护理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及焦虑、抑郁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43±1.00)d,短于对照组的(30.20±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结论实施TCM,有利于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的救治,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韩美玲王芳徐淑华张淑琴孙静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室焦虑抑郁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ICU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从ICU过渡到病房的9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及家属满意...
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
关键词: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