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疗效分析——与支架植入术对比
- 目的: 通过观察45岁以下早发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经皮介入术的近中乃至远期生存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or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
- 郭鹏飞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
- 文献传递
- 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行左室成形术与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中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患者分别行左室成形术(surgical ventricular restoration,SVR)及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中心诊断为LVA的205例患者资料,其中行SVR115例,行单纯CABG90例,采用1∶1配对方法,以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室壁瘤大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uro SCORE危险因素为配对标准,筛选32对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1年、3年、5年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生存率及MACCE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单纯CABG对比,SVR术后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较术前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NYHA分级明显改善;CABG术后仅LVEDD及LVEF较术前有所改善,随时间推移,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均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逐渐缩小,并在术后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远期生存率及MACCEs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VESVI小于60 m L/m^2的LVA患者,与单纯CABG对比,SVR并未减少MACCEs事件发生率,也未明显提高中远期生存率。
- 申磊磊汪成王嵘肖苍松吴扬王瑶龚志云郭鹏飞赵海智高长青
- 关键词:左心室室壁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生存率
- 年轻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与介入治疗的中远期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比评价45岁以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与经皮介入支架植入术(PCI)两种再血管化方式治疗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45岁以下三支病变冠心病患者58例(CABG组),同期在心内科行PCI治疗的45岁以下三支病变患者(PCI组)与CABG组按照1∶1的比例配对。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免除率、桥血管及支架内通畅率,比较分析年轻早发冠心病患者采用两种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的近中远期预后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CABG组与PCI组的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远期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BG组患者的重复再血管化免除率、桥血管/支架内通畅率和MACCE事件免除率明显高于PCI组(P<0.05)。结论对于三支病变的年轻患者,CABG和PCI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ABG的中远期预后优于PCI治疗。
- 郭鹏飞王嵘肖苍松汪成申磊磊高长青
- 关键词:再血管化通畅率
- 跨狭窄补片冠脉重建并旁路移植治疗弥漫性冠脉病变预后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跨狭窄补片冠脉重建并旁路移植治疗弥漫性冠脉病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跨狭窄补片冠脉重建并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34例(重建组),以及同期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32例(常规组)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旁路移植数目、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死亡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存率、桥血管通畅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MACCE)。结果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建组34例均得到随访,死亡1例,脑血管并发症1例;33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示所有动脉桥均通畅,1例静脉桥闭塞。常规组124例(94.0%)成功随访,死亡4例,1例心源性死亡,1例再发心梗,8例脑血管并发症;97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示1例乳内动脉桥闭塞,4例静脉桥闭塞。两组生存率、MACCE发生率、桥血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跨狭窄补片冠脉重建并旁路移植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不会增加围术期风险,术后近中期预后效果满意,对于弥漫性冠脉狭窄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 郭鹏飞肖苍松杨明王刚王加利高长青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弥漫性病变补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机器人修补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围术期的疗效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年患者100例作为TEASD-R组,选取同一时间段于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成年患者143例作为TIASD-O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病人围术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72 h内)、血制品使用情况和住院相关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院内死亡。TEASD-R组无术后早期并发症;TIASD-O组术后72 h内残余分流4例,心包积液7例,脑梗死1例,外周血管栓塞2例,新发心律失常29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两组术后新发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EASD-R组术后无三尖瓣关闭不全;TIASD-O组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27例,中度8例,重度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机器人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三尖瓣反流少,且在ASD类型的选择方面限制较小;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 汪成杨明肖苍松王刚王加利郭鹏飞高长青
- 关键词: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 机器人辅助获取双侧乳内动脉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机器人辅助左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5例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其中29例为机器人辅助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平均年龄(59.2±9.5)岁,男性占比72.4%,术前冠脉造影双支病变20例(68.9%),三支病变9例(31.1%),14例患者同时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材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围术期卒中、心肌梗死、二次开胸止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中转正中开胸。1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痊愈。29例患者成功获取乳内动脉58条,术中检测血流均满意。桥血管配置方面,右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左乳内动脉至其它靶血管10例,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右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复合桥至其它靶血管19例。平均吻合口数量(2.27±0.3)个/例,平均桥血管流量(27.3±17.6)ml/min。结论:机器人辅助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在国人冠心病患者安全可行,近期结果满意,适于在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微创外科治疗领域推广应用。
- 成楠杨明王明岩刘冰申华郭鹏飞赵元程贺田田许克王嵘
- 关键词: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