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万洪

作品数:24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虚拟手
  • 5篇抓持
  • 5篇航天
  • 5篇航天员
  • 4篇仿真
  • 3篇手势
  • 3篇力封闭
  • 2篇图像
  • 2篇估计方法
  • 2篇航天训练
  • 2篇航天员训练
  • 2篇MOTION
  • 1篇导函数
  • 1篇的字
  • 1篇点接触
  • 1篇点模型
  • 1篇虚拟装配
  • 1篇演化网络
  • 1篇遥操作
  • 1篇遗传算法

机构

  • 21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中国航天
  • 1篇中国西安卫星...

作者

  • 24篇林万洪
  • 19篇晁建刚
  • 8篇杨进
  • 7篇熊颖
  • 3篇康金兰
  • 3篇胡弘
  • 2篇薛亮
  • 1篇胡福超
  • 1篇丁柏
  • 1篇安明
  • 1篇张洪波
  • 1篇张磊
  • 1篇陈学文
  • 1篇柴秀娟
  • 1篇汪增福
  • 1篇周宏琼
  • 1篇邓华
  • 1篇陈炜
  • 1篇徐晓静
  • 1篇刘相

传媒

  • 8篇载人航天
  • 3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电子科技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装备指挥技术...
  • 1篇2012年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飞行训练仿真系统中实时数据同步模型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下一代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分布式仿真系统对仿真数据管理与实时同步的高要求,分析了国内外仿真系统数据同步技术发展现状,在前期任务数据分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组播、共享内存和订阅发布技术的局域网仿真数据高速同步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语义标识的通信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此模型合理高效,与上一代同步技术比较,同步时钟提高到10 ms内,相同节点数目时,40 ms仿真周期内数据量提高了近一倍,开发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林万洪邓华熊颖晁建刚杨进
关键词:分布式仿真数据同步
航天员虚拟训练中运动物体抓持规则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航天员虚拟训练中运动物体抓持规律,为提升地面仿真训练中存在的航天员协同操作训练效果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力封闭虚拟手抓持规则的基础上,以手为研究对象,建立指尖和物体组成的碰撞系统,采用弹塑性力学推导建立物体运动和抓持碰撞时最大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开展实验分别验证手姿、材质和物体速度对抓持的影响。结果手姿对是否符合抓持规则起着重要影响,主要取决于抓持接触点位置和法矢;物体密度主要影响最大抓持压力,摩擦系数影响是否满足力封闭原理,杨氏模量对抓持影响较小;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越难抓持。结论通过碰撞模型和力封闭原理实现了抓持判断,仿真手部抓持运动物体的场景,可以应用到航天员虚拟训练的虚拟手抓持场景,对航天员虚拟训练有应用价值。
邹俞晁建刚林万洪
关键词:力封闭碰撞手势航天员
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训练需求,在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当前技术发展、考虑未来训练任务拓展、工程规划与验证等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的建设体系。重点分析和研究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基于云计算模拟器异构仿真体系架构、系统辨识技术、混合现实仿真技术、基于AI的数据分析技术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运维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展望未来航天飞行训练仿真技术的发展以及模拟器需要解决的问题。
晁建刚林万洪徐晓静刘相熊颖杨进
关键词:模拟器
基于TSA的点接触平面法矢虚拟手抓持规则
2019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手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了虚拟操作中的视觉反馈以及抓持计算反馈,使人机交互更符合人手的实际操作习惯。虚拟手抓持计算中,为在抓持计算复杂度和仿真性之间取得更好的权衡。针对传统的物理力计算和几何规则制定两种手段,提出了基于阈值自适应的点接触平面法矢虚拟手抓持规则。实验证明其相较传统的抓持规则,在保证运算简单的基础上,能对不同材质的物体作出区分。上述方法更符合人的实际抓持体验,可以应用到虚拟仿真训练等场景。
邹俞晁建刚林万洪
关键词:虚拟手碰撞检测抓持法矢
Leap Motion虚拟手构建方法及其在航天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5年
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地面虚拟训练中虚拟手构建的需求,利用Leap Motion手势采集设备,研究了虚拟手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Leap Motion虚拟手模型与约束。采用获取的信息构建出符合人手生理学结构的虚拟手,并通过对比实验、主观评价实验验证了所构建的虚拟手与真实手在完成操作手势时的构型、姿态等的相似性。Leap Motion虚拟手构建方法在设备组装的虚拟操作训练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构建出的虚拟手与真实手基本一致,构建速度快,交互性好,能够应用于以虚拟操作为代表的航天员虚拟训练中。
胡弘晁建刚林万洪杨进熊颖
关键词:虚拟手MOTION航天训练
RBF网络做函数逼近的改进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阐述了利用神经网络做函数逼近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实验发现:直接利用RBF网络(direct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DRBFN)做函数及其导函数逼近时的缺点,在对此结论合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间接利用RBF网络(indirect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IRBFN)做函数及其导函数的逼近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猜想.
林万洪薛亮
关键词:函数逼近导函数神经网络RBF网络
基于WEB的航天模拟训练用虚拟仪表仿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为交会对接任务地面模拟训练研制一套虚拟仪表仿真软件。方法在对训练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WEB平台,采用Silverlight技术及C#语言设计实现了航天训练用虚拟仪表仿真软件;显示屏采用触摸屏方式,增强了用户的交互体验感。结果虚拟仪表仿真软件能够快速跟随舱内真实仪表显示(延时<1 s),仿真界面逼真,满足各项训练需求。结论所开发的软件系统稳定,开发周期快,软件可扩展性强,便于部署及后期维护。
康金兰林万洪
关键词:SILVERLIGHTWEB
基于遗传算法演化网络的字符识别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将神经网络应用于字符识别,对BP网络和经遗传算法演化后的BP网络进行比较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训练效果与识别效果两个方面,遗传算法演化后的网络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并能够大幅度提高网络训练时的收敛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其原因后得出结论,利用遗传算法做字符识别具有更优的性能.
林万洪薛亮
关键词:遗传算法字符识别BP算法
基于力封闭的虚拟手稳定抓持力生成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为解决虚拟训练中抓持力反馈生成的问题,研究了满足软指点接触模型的力封闭条件。基于力封闭求解中的操作力和内力的摩擦锥条件,通过非线性规划方程求解内力平衡和内力满足摩擦锥条件,并获取最稳定抓持的标准;提出需求压力和可提供压力的概念,建立了稳定静力抓持模型,实验实现了抓持力的生成。本文方法为虚拟手交互中的力觉生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邹俞晁建刚林万洪
关键词:抓持力封闭
航天器舱内结构语义三维重建被引量:2
2021年
对航天器舱内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是辅助航天员混合现实训练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高重建结果的适应性,需要对目标结构附加语义信息。首次将语义三维重建技术引入航天员混合现实训练领域,针对航天器舱内结构复杂、排列错落等特点,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即时定位与建图相结合的方式做出针对性设计。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对二维语义分割进行简化并增强,采用加权迭代最近点算法进行目标重建,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语义更新,充分考虑图像间的联系,利用条件随机场进行后端优化。试验结果证明,算法无论在二维语义分割、SLAM还是最终的语义地图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同时运算速度更快,计算机资源占用更小。
孙庆伟晁建刚陈炜杨进林万洪许振瑛张洪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