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岩

作品数:26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7篇病毒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丙型
  • 5篇SARS
  • 5篇丙型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丙型肝炎病毒
  • 3篇肿瘤
  • 3篇吸毒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毒性肝炎
  • 2篇性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疫情
  • 2篇死亡率
  • 2篇外来儿童

机构

  • 24篇上海市浦东新...
  • 1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6篇吴红岩
  • 6篇杨黎明
  • 6篇朱渭萍
  • 6篇姜庆五
  • 6篇孙乔
  • 5篇储强
  • 4篇杨琛
  • 3篇叶露
  • 3篇李盛
  • 3篇吕烽
  • 3篇沈建国
  • 3篇陈公超
  • 3篇黄华
  • 3篇白云
  • 3篇陆一涵
  • 3篇赵希畅
  • 2篇薛曹怡
  • 2篇周弋
  • 2篇沈芸
  • 2篇陈华

传媒

  • 10篇上海预防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9年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血液传播为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丙肝的流行情况,我们对浦东新区2005—2009年急性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丙肝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储强吴红岩薛曹怡朱渭萍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丙肝疫情分析流行病学特征血液传播
不同类型毒品使用者性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毒品使用者性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400名吸毒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吸毒人群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初次吸毒年龄26~35岁居首,占42.00%,初次吸毒以好奇、受同伴影响为主要原因,烫吸为主要吸毒方式。与吸毒有关联的性行为103例,其中24例为与其他共吸人员发生性行为。近一年32例吸毒者有过临时或商业性伴,其中14例偶尔使用安全套,2例从不使用安全套。发现艾滋病3例,均为既往已报告病例。发现梅毒感染者37例,HCV感染者162例,感染率分别为9.25%和40.50%。吸食新型毒品超过传统毒品人数,主要吸毒场所为朋友家里,获得毒品途径也常通过朋友,传统毒品丙肝阳性率高于新型毒品使用者。结论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注意青年人的日常行为及动向,防止其结交不良朋友,加大力度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对吸毒者的行为进行干预,以降低因吸毒与性乱共同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
宋爱红陈盼盼周晓林辛辛付文捷赵希畅肖绍坦吴红岩
关键词:吸毒艾滋病安全套
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因分型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现状,掌握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浦东新区2008-2009年报告的109例HCV感染者(病例组)和109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危险因素,同时利用巢式RT-PCR检测血清HCV RNA,并进行基因分型,最后比较各基因亚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构成显著不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血制品使用史(OR=13.97)、创伤性美容史(OR=4.03)和修面/刮胡须史(OR=4.72)是HCV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血清HCV RNA检出率为63.83%(60/94),以1b亚型(51.67%)和2a亚型(15.00%)为主;但同时存在1a、3a、3b、6a、6n亚型。其中,1b和2a亚型的感染者年龄较高,且退休人员的比例较高。各亚型患者间,仅创伤性美容史的分布有差异。结论输血/血制品使用、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是浦东新区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本地区HCV基因型仍以1b/2a亚型为主,但其他亚型并存,且各亚型的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别。
吴红岩陆一涵朱渭萍储强马平李盛姜庆五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病例对照研究基因分型
上海市浦东新区199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1993—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93—2007年浦东新区居民的死因监测资料,分性别计算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1993—2007年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标化死亡率下降。主要恶性肿瘤中,肺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上升;女性胃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率下降,男性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标化死亡率下降。结论: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是浦东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杨琛杨黎明吴红岩白云沈建国吕烽黄华陈华叶露
关键词:肿瘤死亡率
一起社会福利院诺瓦克病毒腹泻病爆发调查被引量:6
2007年
李盛马平张慧娟沈芸赵冰邱卫华黄菊芳林涛吴红岩
关键词:社会福利院腹泻病诺瓦克病毒流行病学集体性
SARS传播时期浦东新区SARS控制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价
研究一【目的】为了解SARS相关症状留观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个案调查方法收集SARS相关症状留观病人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81例发热留观病例,男女性比1:0.98;学龄前儿童占12.15%,16-45...
吴红岩
关键词:SARS抗体阳性血清流行病学发热病人酶联免疫法检测
文献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SARS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吴红岩陈公超朱永寿白云谢维姜庆五王静
关键词:SARS病例预防控制措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PS
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控制该区丙型肝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2009年该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的109例丙型肝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接触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为输血/血制品、手术治疗、修面/刮胡须和修脚史,多因素分析结果为创伤性美容和修面/刮胡须史。[结论]接受创伤性治疗及接触共用器具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通过加强血制品管理、提高人群对共用器具危险性认识等综合性措施开展丙型肝炎防控工作。
储强吴红岩薛曹怡朱渭萍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例对照
上海市浦东新区注射吸毒者HCV的进化分析与正选择位点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注射吸毒者分离的HCV的基因分型,分析其病毒种群的增长演化过程与选择压力。方法采集美沙酮门诊注射吸毒者血清200份,扩增HCVNS5B377-nt核苷酸片段。结合同期当地的志愿献血者、MSM、法定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的分离序列,使用BEAST软件包分析主要基因型的进化速率和种群演变过程。采用Datamonkey在线软件包对注射吸毒者分离序列分析选择压力,并与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DAA)结合位点进行比对。结果美沙酮门诊注射吸毒者HCVRNA阳性检出率19.5%(39/200),其中基因分型分为3a亚型(14份)、3b亚型(13份)、1b亚型(7份)、6a亚型(4份)和6n亚型(1份)。注射吸毒者分离序列与其他人群序列同源性均较高。进化分析表明,HCV1b亚型的理论感染人数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加且增速较快,3a与3b亚型则从90年代中期呈逐渐上升趋势。选择压力分析显示,注射吸毒者NS5B377-nt片段确认有2个正选择位点,在7个DAA结合位点的突变率为2.2%。结论HCV3a和3b亚型是上海浦东注射吸毒者丙肝感染的主导基因型。而1b亚型在各人群中普遍分布,进化速率较快,其导致的感染数将持续上升。注射吸毒者HCVNS5B基因片段的DAA结合位点突变率低,预计药物结合效果较好。
王郁吴红岩赵希畅朱渭萍万千陆一涵姜庆五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进化分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现状及与贫血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中慢性肾脏病(CKD)与贫血的流行情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18岁以上社区居民3 326人,调查该人群的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肌酐、血红蛋白等指标,并作影像学检查,根据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浦东新区成人CKD的患病粗率为16.0%(标化率为13.2%);贫血患病粗率为1.7%。随着CKD分期增加,贫血患病率有升高趋势。CKD分期是CKD伴发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浦东新区成人CKD的患病率较高,CK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于非CKD人群,且随着病情进展患病率升高。需重视社区人群CKD的筛检和预防,定期监测CK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贫血情况,避免CKD进展和相关并发症发生。
齐慧周弋王丹赵根明杨黎明吴红岩孙乔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贫血患病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