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庆五

作品数:790 被引量:5,867H指数:3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1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7篇血吸虫
  • 157篇吸虫
  • 137篇虫病
  • 134篇血吸虫病
  • 134篇吸虫病
  • 130篇病毒
  • 94篇钉螺
  • 83篇流行病
  • 83篇流行病学
  • 54篇肝炎
  • 51篇流感
  • 39篇甲型
  • 38篇农村
  • 37篇流感病毒
  • 35篇日本血吸虫
  • 33篇基因
  • 30篇戊型
  • 29篇戊型肝炎
  • 24篇结核
  • 23篇疫情

机构

  • 745篇复旦大学
  • 38篇安徽省血吸虫...
  • 38篇浙江省德清县...
  • 3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9篇上海市闵行区...
  • 2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9篇上海市嘉定区...
  • 17篇上海市黄浦区...
  • 15篇卫生部疾病控...
  • 14篇江苏省疾病预...
  • 13篇渥太华大学
  • 13篇卫生部疾病预...
  • 13篇德清县疾病预...
  • 13篇上海市浦东新...
  • 12篇湖南省血吸虫...
  • 12篇卫生部
  • 12篇上海市静安区...
  • 12篇浙江省玉环县...
  • 11篇池州市贵池区...

作者

  • 785篇姜庆五
  • 132篇周艺彪
  • 121篇赵根明
  • 68篇居丽雯
  • 53篇付朝伟
  • 53篇蒋露芳
  • 51篇张志杰
  • 46篇郑英杰
  • 43篇韦建国
  • 39篇彭文祥
  • 38篇何纳
  • 37篇赵琦
  • 35篇朱建福
  • 34篇王法弟
  • 34篇王娜
  • 33篇汪天平
  • 32篇袁鸿昌
  • 32篇徐飚
  • 31篇俞顺章
  • 31篇陆一涵

传媒

  • 112篇中国血吸虫病...
  • 80篇中华流行病学...
  • 45篇复旦学报(医...
  • 4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9篇疾病控制杂志
  • 29篇中华预防医学...
  • 27篇中国卫生资源
  • 26篇中华传染病杂...
  • 25篇中国卫生统计
  • 18篇中国初级卫生...
  • 18篇中国学校卫生
  • 18篇中国寄生虫学...
  • 18篇中华疾病控制...
  • 14篇热带病与寄生...
  • 11篇卫生研究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中国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1篇2023
  • 19篇2022
  • 12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1篇2017
  • 14篇2016
  • 31篇2015
  • 19篇2014
  • 40篇2013
  • 40篇2012
  • 39篇2011
  • 44篇2010
  • 40篇2009
  • 50篇2008
  • 61篇2007
  • 61篇2006
  • 79篇2005
  • 53篇2004
7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上海市麻疹流行株血凝蛋白基因变异及其对抗原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了解2005年上海市及其邻近地区麻疹流行株的基因变异及其对抗原性的影响。方法从麻疹疑似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RT-PCR扩增麻疹流行株及目前使用的麻疹疫苗株血凝蛋白基因(H)全序列,分析其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序列差异,同时与中国以往的麻疹病毒分离株进行比较,采用交叉中和试验分析其抗原性的变化。结果4株上海地区麻疹病毒流行株属于H基因组H1a基因型,与麻疹疫苗株(A基因型)基因相比,有91~99 bp不同,引起27~28个氨基酸改变,其中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第240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酸,第481位由酪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酸。麻疹患者恢复期血清对流行株中和抗体滴度是麻疹疫苗株的2.49倍(P<0.05)。急性期患者血清及初次免疫后血清(1~2岁幼儿)对疫苗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是流行株的1.69倍和1.61倍。结论上海地区麻疹流行株与麻疹疫苗株属于不同的基因型,除2个功能位点氨基酸突变外,具有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的位点多数未发生改变,麻疹疫苗株仍能完全中和流行株,中和能力略有下降,麻疹疫苗对预防麻疹野病毒的感染依然有效。
李淑华居丽雯谈逸云吴敏申惠国倪政周联娣林玉尊蒋露芳郑英杰姜庆五
关键词:麻疹疫苗麻疹病毒抗原变异病毒
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在山丘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接触疫水以生产性为主,女性则以生活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强度随年龄而增长,50岁以后则逐渐减少;疫水接触的季节高峰在春夏两季,尤其是5月和8月的农忙时节;上午是接触疫水的高峰时间.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调查结果增进了对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的了解.
何纳袁鸿昌姜庆五张绍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山丘型
安徽泾县陈村水库灌区钉螺生态学研究—水位变化对钉螺生存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了解人工灌区水位变化对钉螺生存的影响,为生态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位变幅较大的引水总干渠内选择一坡滩作为观察点,同时以水深(水位)相对稳定的灌溉斗渠作为对照点;每月系统抽样查螺,室内鉴别钉螺死活;分析钉螺死亡率与气象及水位等因素的关系;以斗渠钉螺死亡率为基准,对于渠钉螺死亡率进行校正,分析校正钉螺死亡率与水位关系。结果干渠与斗渠的钉螺死亡率变化呈相同趋势,并高度相关;干渠校正钉螺死亡率与上月的水深呈显著负相关;干渠坡滩钉螺密度高,适宜钉螺孳生。结论在陈村水库灌区,钉螺生存除主要受气温等季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水位变化显著有关。
吕大兵姜庆五汪天平赵根明吴维铎张世清任晓联许国祥戴尚金张功华汪奇志方国仁
关键词:水位变化水库灌区生态学研究钉螺孳生负相关
嘉定区1992~2001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嘉定区梅毒流行趋势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嘉定区 1992~ 2 0 0 1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嘉定区 1992年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为 0 ,1993年发病率为 0 .2 1/10万 ,之后持续增长 ,2 0 0 1年发病率为 2 6.73 /10万。梅毒在所有报告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χ2 =88.5 9,P<0 .0 0 1)。女性病例构成逐年上升。结论 :1992~ 2 0 0 1年嘉定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显著增加 。
邵月琴钟培松陆璐姜庆五
关键词:梅毒
慢病防控成功案例的剖析与借鉴——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案例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以保障泰国人民健康为目的 ,以健康促进法为法律支撑、以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保障所建立的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成立于2001年。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而有效地降低了泰国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基金会的成功案例对我国慢病防控极具指导意义。本文就基金会得以成立的背景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和活动取得的成效加以阐述,对比中泰两国国情的异同分析此类机构在我国成立及运行的可行性,旨在探讨其成功经验并为我国慢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刘蒲徐望红付朝伟姜庆五
关键词:慢性病
空间流行病学中的偏倚与混杂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空间流行病学中的偏倚与混杂。方法 结合实例分析空间流行病学中可能存在偏倚与混杂及其对研究结果的可能影响。结果 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选择性偏倚 ,确证、分子和分母偏倚 ,由疾病诱导期 潜隐期的选择和暴露 疾病模式的错误载明所致的偏倚 ,暴露不准确偏倚 ,空间相关性 ,显著性检验 ,生态学偏倚和社会 经济混杂等 8种偏倚与混杂。结论 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来源众多且较为复杂 ,由此可以夸大或掩盖研究结果 ,故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应慎重。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
关键词:偏倚流行病学研究疾病模式分母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在人群埃可30型肠道病毒IgG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埃可30型肠道病毒(Echovirus30,Echo30)国内流行株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了解人群既往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由爆发人群分离得到的病毒株感染人胚肺二倍体细胞(MRC-5)制备抗原片,探讨IFA检测血清Echo30 IgG抗体的方法,并初步用于检测苏北病毒性脑膜炎爆发后收集的该地区儿童血清中Echo30 IgG抗体。结果建立了Echo30肠道病毒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IFA检测方法。在44份健康儿童血清中筛检到28份(63.6%)Echo30 IgG抗体阳性,3份患者血清Echo30 IgG抗体均为阳性。结论Echo30国内流行株IgG抗体的IFA操作简便、经济,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爆发地区儿童中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高洁赵雅男姜仁杰唐宇轩陈胤忠姜庆五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肠道病毒埃可病毒30型抗体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ORF1、ORF2阳性选择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2个主要读码框(ORF)1、(ORF)2是否存在阳性选择位点。方法p¨*p.收集戊型肝炎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3.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校对密码子。PHYLIP3.6构建NJ进化树,PAML4.0分析阳性选择位点。结果平均进化率估计提示ORF1、ORF2均以净化选择为主,平均ω分别为0.029,0.024;中性进化模型显示有ORF1有93%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ORF2有98%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阳性选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ORF1、ORF2没有阳性选择位点。结论HEV进化过程中可能不存在阳性选择的进化模式。
邵中军李晶华范俊郑英杰熊成龙姜庆五孙静栗燕杨林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病毒基因
镍铬烤瓷冠修复患者尿镍铬水平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佩戴镍铬烤瓷冠材料对患者尿镍铬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浙江某县45例烤瓷冠修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接触组(镍铬烤瓷冠)37例、对照组(含钛烤瓷冠)8例,对其收集尿样并测定尿中镍、铬的水平。结果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镍铬烤瓷冠修复患者尿镍水平(平均1.47μg/g肌酐)与对照组(平均1.55μg/g肌酐)相比差别很小,接触组尿铬水平(平均2.06μg/g肌酐)高于对照组(平均1.17μg/g肌酐),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和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后,所有研究对象尿镍和尿铬水平均不受佩戴烤瓷冠的类型、时间和数量的影响(P>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尚不能认为镍铬烤瓷冠材料促进镍铬经尿排泄,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徐碧瑶王学才宋建根王法弟夏刚吴强松王奥琳姜庆五陈波
关键词:尿镍尿铬
甲型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及其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而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解决流感病毒变异导致现有疫苗保护的时效性与有效性问题,研制能够预防所有流感病毒毒株、可诱导持久保护性免疫的通用流感疫苗一直是流感研究的热点。2009年,墨西哥出现新世纪首波流感大流行,人一禽一猪三源重组体的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被证实为本次大流行的病原体,其独有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学特征可能为人类研究通用流感疫苗带来一线曙光。
熊成龙蒋露芳居丽雯姜庆五
关键词:甲型流行性感冒保护性免疫流感大流行猪流感病毒甲型流感流感病毒毒株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