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平

作品数:83 被引量:1,331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建筑科学
  • 3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隧道
  • 20篇冻土
  • 19篇盾构
  • 15篇盾构隧道
  • 9篇地铁
  • 9篇土体
  • 8篇管片
  • 7篇冻胀
  • 7篇隧道施工
  • 7篇荷载
  • 6篇铁路
  • 6篇桩基
  • 6篇含盐
  • 5篇沉降
  • 4篇动荷载
  • 4篇盾构施工
  • 4篇盾构隧道施工
  • 4篇盐胀
  • 4篇盐渍土
  • 4篇应力

机构

  • 48篇北京交通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北京市轨道交...
  • 1篇兰州铁道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苏州市轨道交...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市轨道交...

作者

  • 82篇何平
  • 13篇朱元林
  • 12篇杨成松
  • 12篇秦东平
  • 11篇程国栋
  • 11篇施烨辉
  • 10篇赵淑萍
  • 8篇卞晓琳
  • 7篇邴慧
  • 7篇李宇杰
  • 6篇邓友生
  • 4篇常小晓
  • 4篇吴青柏
  • 4篇周成林
  • 4篇马巍
  • 4篇张安琪
  • 4篇刘喆
  • 4篇张海彦
  • 3篇胡友刚
  • 3篇陈峥

传媒

  • 16篇冰川冻土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中国铁道科学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工程力学
  • 3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铁道建筑
  • 2篇铁道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都市快轨交通
  • 2篇第24届全国...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特种结构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市政技术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分析
盾构管片接头刚度系数一直是影响盾构管片设计计算结果正确性的直接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盾构管片及弯曲螺栓的三维非连续介质模型,以及设置合理的管片接头接触模型,消除了接头刚度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盾构管片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受力...
李宇杰何平秦东平
关键词:盾构隧道内力分析管片受力
隧道开挖过程中地层变形的统计分析被引量:31
2007年
以70余座浅埋暗挖法修建的隧道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影响地层变形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浅埋暗挖隧道的最大沉降量计算公式。同时还得到几点地层变形规律,如:最大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值的概率分布近似成正态分布;随着围岩稳定性由好变坏,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值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隧道跨度为5~10m时,II,III,V类围岩条件下的最大地表沉降值与上覆土层厚度关系呈凸形状,II,III类围岩的最大拱顶沉降值在埋深25m范围内随隧道埋深增大而增大;拱顶沉降与地表沉降比值多为0.5~1.5;在埋深小于20m范围内,沉降槽宽度多为(8~12)R(R为等效半径)。最后对50余座产生塌方隧道的坍落高度和塌方量进行统计,并对影响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该研究成果为隧道进一步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岳广学何平蔡炜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拱顶下沉塌方统计分析
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础内力影响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文章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城市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单桩、两桩、四桩基础的应力与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施工使单桩近隧道侧轴向应力减小,远隧道侧轴向应力增大,其影响程度随桩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隧道施工下穿两桩或四桩群桩基础后,桩身近隧道侧轴向应力增大而远隧道侧轴向应力减小;(3)隧道施工对群桩的影响远大于单桩,其中距隧道较远桩顶两侧应力差在隧道施工后显著增大,承台距隧道较近时远隧道桩上部混凝土可能承受拉应力作用;(4)桩竖向位移随桩与隧道距离增大而减小,若桩底位于隧道底面以下,则隧道施工后桩产生较小沉降值;(5)桩受隧道施工影响一般在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处,桩与隧道较远时位移值随桩深线性减小,较近时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其中桩上部位移沿桩深减小较快,桩下部位移收敛到定值,桩顶位移在桩与隧道一定距离时最大。
郑熹光何平张安琪李振东刘喆王秀英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桥梁基础单桩基础群桩基础
新建盾构隧道垂直下穿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以某新建盾构隧道拟近距离垂直下穿苏州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间距时新建隧道垂直下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弯矩、轴力和土层位移均随着开挖步的增加而增加;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在3倍新建隧道直径范围之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隧道垂直下穿既有隧道的间距应大于0.8倍新建隧道直径,否则,应采用改变施工参数、加固既有隧道周围土体等施工措施,降低既有隧道截面的应力、弯矩、轴力和土层位移的增加值,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新建隧道的顺利掘进。
张海彦何平秦东平李璐
关键词:盾构隧道隧道间距衬砌弯矩轴力
冻土动力学参数测试研究被引量:53
2003年
冻土的动力学参数既是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也是数值模拟时不可缺少的参数。本文分析了取自青藏铁路的两种路基土,即粉质粘土和细砂的动弹性模量和动阻尼比变化特征。试验发现,冻结粉质粘土和冻结细砂的动力学参数随频率、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冻土的动弹性模量随频率的增加或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含水量增加时,冻土的动弹性模量先增加后降低,在饱和含水量附近达到最大。冻土的动阻尼比随频率的增加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含水量增加时冻土的动阻尼比略有增加。
赵淑萍朱元林何平王大雁
关键词:土力学冻结粉质粘土动弹性模量动阻尼比
冻融作用对土体干容重和含水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8
2003年
对青藏铁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土:砂质粘土和轻亚粘土进行了室内冻融试验研究。试验在开放系统、不同初始干容重、含水量及温度条件下进行,水分由下向上补给。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以后,土体的干容重趋于某一定值。这一定值与土体的初始干容重无关,而与土体的种类有关。本试验结果中砂质粘土稳定干容重为1.55 gcm-3,轻亚粘土为1.78 gcm-3。另外,发生冻融循环后的土体含水量比初始含水量大,而且经历冻融变化的部分增加的含水量要比保持融化状态部分增加的含水量要大。
杨成松何平程国栋朱元林赵淑萍
关键词:土力学冻融循环干容重冻胀融沉
考虑土拱效应的管棚合理间距计算方法被引量:10
2019年
管棚作为隧道安全穿越不良地质地段的超前支护结构,依靠土拱效应发挥其支护作用,管棚间距与成拱效应密切相关。通过引入合理拱轴线,并考虑侧向土压力的影响,结合管棚间土拱破坏条件给出了管棚合理间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凤咀江隧道工程实例和离散元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了管棚间距随管棚所处位置的变化规律以及管棚直径、土体参数等对管棚间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侧向土压力系数较小时,拱腰至边墙处管棚间距可适当调大;当侧向土压力系数较大时,拱顶至拱腰处管棚间距应适当减小。管棚间距随管棚直径和土体黏聚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与土体内摩擦角数呈正相关关系,随内摩擦角增大,对管棚间距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陈峥何平颜杜民高红杰
关键词:管棚土拱效应离散元
超大断面分岔隧道施工力学特性模拟及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特点及施工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Ⅲ级围岩超大断面隧道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时,受拉破坏区域均存在于台阶处,上部导坑掌子面未发生受拉破坏,塑性破坏分布于开挖台阶两侧;上部导坑若一次性开挖,面积过大,掌子面出现较大范围塑性屈服破坏区域,需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上部导坑。本文工程隧道拱顶最大下沉量、钢拱架所受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拱顶处围岩压力均处于安全状态;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超大断面隧道采用单侧壁上下导洞法开挖的安全可行性。
陈兵马杰何平屈慧森
关键词:超大断面隧道分岔隧道数值模拟监测分析
冻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2
2002年
冻土动力学主要研究冻土在动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强度特征及土体稳定性 ,其研究成果对寒区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冻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各种试验条件 (土质、含水量、温度、围压、频率、应变幅值及最大应力 )对冻土动力学参数 (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的影响 ;2 )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及动强度随频率、应变速率和围压的变化规律 ;3)加载频率、最大加载应力、温度和围压对冻土动蠕变参数 (破坏时间、破坏应变、最小蠕变速率 )的影响及动蠕变模型 .
赵淑萍朱元林何平杨成松
关键词:冻土动荷载作用土体稳定性土质含水量围压
Ⅳ级围岩隧道两台阶法开挖进尺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吉图珲高铁富岩1号隧道为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开挖循环进尺下的隧道两台阶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隧道变形和应力的响应规律,得出工程适用的开挖循环进尺。研究结果表明:开挖进尺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Ⅳ级较差围岩条件下,拱顶受拉破坏先于拱腰和掌子面的受剪破坏,拱顶掌子面后方1 m处第一主应力达到最大值;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大,拱顶第一主应力和拱腰、掌子面处D-P值均增大,隧道更易发生破坏;Ⅳ级较差围岩,开挖进尺建议取2.0 m,Ⅳ级偏好围岩开挖进尺可增大至4 m。
颜杜民何平陈峥王东
关键词:铁路隧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