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国栋

作品数:471 被引量:15,717H指数:75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2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41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天文地球
  • 6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7篇经济管理
  • 56篇水利工程
  • 38篇生物学
  • 38篇农业科学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建筑科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6篇冻土
  • 72篇流域
  • 71篇青藏
  • 67篇多年冻土
  • 65篇河流域
  • 55篇黑河流域
  • 50篇生态
  • 48篇路基
  • 44篇铁路
  • 41篇青藏高原
  • 37篇青藏铁路
  • 34篇水资源
  • 32篇气候
  • 31篇生态环境
  • 27篇干旱
  • 25篇可持续发展
  • 24篇土壤
  • 24篇干旱区
  • 21篇水文
  • 20篇气候变化

机构

  • 459篇中国科学院
  • 49篇兰州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石河子大学
  • 5篇中国民用航空...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国家自然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 3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463篇程国栋
  • 58篇徐中民
  • 42篇俞祁浩
  • 38篇王根绪
  • 37篇张志强
  • 28篇马巍
  • 26篇李新
  • 25篇吴青柏
  • 23篇肖洪浪
  • 15篇牛富俊
  • 15篇何乃武
  • 14篇王可丽
  • 14篇马魏
  • 12篇陈东景
  • 12篇范广洲
  • 11篇江灏
  • 11篇张耀南
  • 11篇高艳红
  • 10篇潘喜才
  • 9篇沈永平

传媒

  • 91篇冰川冻土
  • 43篇地球科学进展
  • 16篇中国沙漠
  • 16篇高原气象
  • 13篇兰州大学学报...
  • 12篇生态学报
  • 9篇科学通报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中国生态经济...
  • 8篇地理学报
  • 7篇中国科学院院...
  • 6篇科技导报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6篇第四纪研究
  • 6篇中国科学(D...
  • 6篇中国科学:地...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生态经济
  • 5篇地理科学
  • 4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28篇2008
  • 28篇2007
  • 39篇2006
  • 31篇2005
  • 39篇2004
  • 42篇2003
  • 66篇2002
  • 47篇2001
  • 33篇2000
  • 21篇1999
4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系统地解析了生态足迹概念及其。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账户框架建立的假设条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生态足迹最近的国际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生态足迹计算中容易引起误解和疏忽的两个问题:化石能源用地的处理,均衡因子和产...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关键词:生态足迹能源足迹
文献传递
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被引量:47
2002年
近 10a来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发生显著的变化 .利用基于遥感的中国西北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系统NOAAAVHRRProcessingChain (NOAA CHAIN) ,预处理 1990年 7~ 8月和 1999年 7~ 8月NOAAAVHRR影像资料 ,对预处理过程的大气纠正和几何纠正方法及有关参数的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对计算的参数NDVI进行统计 ,获取两个时期土地覆盖变化的数据 .从NDVI差值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西北植被指数普遍减小 ,植被退化严重 ,严重退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农牧交错区、新疆的天山地区和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地带等 ;中度退化地区分布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南部、甘肃的民勤地区、陕西北部和甘肃庆阳地区北部等 .植被增加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伊利河流域、新疆北部、青海南部。
马明国角媛梅程国栋
关键词:土地覆盖变化预处理大气纠正植被指数遥感影像
冰川冰及其融水饮用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川冰及其融水饮用品,是将冰川开采后,将冰川冰融化后经过滤、灌装而制成;也可用冰川融水作为基料,添加果蔬浓缩汁而制果蔬饮料;也可将冰川融水用于制药行业,提高药品质量。该饮用品的水质纯净,含氘量低于正常水质,...
程国栋
文献传递
青藏铁路路基表面温度及融冻指数预测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沱沱河和那曲气象站的历史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和波动外推方法预测2010年代两站气温,以此作为青藏铁路路基表面热力学模式的输入,计算输出路基表面辐射温度,然后采用年振幅方法计算2010年代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及融冻比.结果表明:与1990年代相比,2010年代除沱沱河冬季月平均路基表面温度稍有下降外,沱沱河和那曲地区路基表面温度预测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沱沱河地区是夏季温度上升较大,升幅达到0.8℃;而那曲地区则是冬季温度上升较大,升幅达到0.6℃.沱沱河夏季路基表面融化指数明显增大,冬季冻结指数略有减小,预测融冻比的升幅在8%以上,达到0.85;融冻比目前仍然保持在1以下,表明其冻结能力依然占优势,但其优势已经在明显减弱,即多年冻土在向退化的方向发展.那曲路基表面融化指数增大而冻结指数减小,使得融冻比大幅度跃升,融冻比的升幅超过10%,达到1.79.总之,与1990年代相比,2010年代沱沱河和那曲地区路基冻土有明显向融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江灏王大勇程国栋王可丽
关键词:青藏铁路
用于路基通风管的零温度控制开关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用于路基通风管的零温度控制开关。它是由控制杆、弹簧、充满水的单元密闭容器、金属壳体构成。壳体内装有弹簧和2-4个充满水的单元密闭容器,密闭容器材质为金属材料。控制杆的一端穿过壳体内的弹簧与壳体内的充满水...
俞祁浩程国栋何乃武
文献传递
土壤水异质性研究进展与热点被引量:13
2007年
土壤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四水转换和循环的核心。土壤水分异质性是土壤水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绿水理念下水循环、水平衡更关注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随着土壤水观测和识别技术的完善,可能获取多尺度土壤水时空变化信息;遥感、同位素、模拟与定位观测的结合在理解土壤水过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土壤水文参数在测点尺度和生态水文单元尺度间的转换机理、研究土壤水及其驱动因子的异质性变化规律、形成土壤水异质性同化和尺度转换的方法与技术是近期热点。
肖洪浪李锦秀赵良菊程国栋
关键词:土壤水
干旱区农业绿洲景观格局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相结合 ,选取了 9个斑块类型指标和 13个景观指标 ,从区域和绿洲 2个尺度分析了金塔县及其境内的金塔农业绿洲和鼎新农业绿洲的景观格局。结果显示 ,区域尺度的景观格局体现了绿洲与戈壁等基质类型景观的镶嵌特征 ;金塔农业绿洲体现出冲、洪积三角洲的特征 ,即耕地从扇顶呈放射状与盐碱地相间分布 ;鼎新农业绿洲显示了沿河绿洲的特点 ,即景观类型以河道为轴对称分布。
角媛梅马明国肖笃宁程国栋
关键词:FRAGSTATS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被引量:568
2001年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类型的面积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分析总结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等 ,在此基础上 ,对张掖地区 1 99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1 995年张掖地区人均生态赤字为 0 .3 4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关键词:生态足迹区域经济生态承载力
真实进步指数(GPI)计算方法研究
用GPI来表示人类社会福利水平的方法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但其计算方法各有差异.本文在对GPI计算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对GPI计算起关键作用的几个因子,通过分析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对某些理论的影响...
王文瑞徐中民程国栋
关键词:福利经济收入分配资源消耗环境损害
文献传递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以70年代、80年代与90年代3个时期卫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对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相同时期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强度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
文献传递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