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书成

作品数:29 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宪法
  • 11篇合宪
  • 11篇合宪性
  • 10篇推定
  • 10篇合宪性推定
  • 6篇审查
  • 4篇违宪
  • 4篇法律
  • 4篇比例原则
  • 3篇司法
  • 3篇宪法审查
  • 3篇基本法
  • 2篇一国两制
  • 2篇谦抑
  • 2篇谦抑主义
  • 2篇人大
  • 2篇违宪审查
  • 2篇宪法解释
  • 2篇宪法救济
  • 2篇两制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0篇香港城市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埃默里大学

作者

  • 29篇王书成
  • 4篇胡锦光
  • 2篇林峰
  • 1篇顾敏康

传媒

  • 3篇浙江学刊
  • 3篇法学研究
  • 2篇法学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人大研究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政法论坛
  • 1篇法学家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政法论丛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穷尽法律救济原则之存在逻辑被引量:16
2008年
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并非无中生有,而有其存在的逻辑基点。宪法规范位阶的最高性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规范基点;立法行为的公定力,即立法行为在通过法定程序被宣布违宪之前被推定有效,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秩序基点;宪法纠纷与法律纠纷的区分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理论基点;"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逸"原则所蕴涵的方法论是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方法论基点。对于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存在逻辑的理解不能机械化。在英美法系国家,解决纠纷虽然在形式上未遵循穷尽法律救济原则,但在本质上仍然遵循了穷尽法律救济原则的逻辑思路。
胡锦光王书成
关键词:宪法救济存在逻辑
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被引量:27
2010年
合宪性推定是宪法审查中一种重要方法。其最初起源于美国,尔后逐渐被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法治国所采用。国内目前对于合宪性推定方法的认识尚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审查制度的有效运作。对于合宪性推定方法的借鉴,不在于简单移植,重点在于从一般原理的角度来探求其所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从人权价值、规范体系、经济理性等多角度对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可发现合宪性推定是一种原理性的宪法方法,根基于宪法的最高性、法官的经济理性、人权的目的性、国家权力的手段性等。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论证,在折射出目前宪法方法的贫瘠的同时,也有助于摆脱宪法文本浪漫主义的方法论困境,进而体现出宪法方法兼具政治与法律的特性。
王书成
关键词:合宪性推定宪法审查法律
香港立法会调查权限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从各国的法治经验来看,立法机关可以基于行使自身职能的需要而通过其所属的委员会行使一定的调查权,通过要求当事人出席而获取相关的证据或材料。对于立法机关调查权的界限,由于制度差异而存在诸多争论。立法机关调查权界限的确定并没有可统一适用的标准,而要根据各国制度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基于香港政制的特殊性,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界限的确立,也应该在逻辑上与之相契合。通过比较英国、美国议会调查权的实践并参照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可以认为,以香港独特的行政主导制为基础,依据香港《基本法》的具体规定,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的行使应该遵循授权性、辅助性、谦抑性、可审查性等原则,从而达到香港政制中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有机平衡。
王书成顾敏康
关键词:调查权一国两制
论村民自治权规范体系之完善被引量:9
2007年
村民自治权的保障离不开作为其基础的系统化的规范体系。目前,我国村民自治权规范体系在诸多层面存在问题,如定位不准,体系混乱等。村民自治权规范的体系化必须处理好国家层面规范、地方层面规范与“村规民约”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王书成
关键词:村民自治权体系化
论比例原则中的利益衡量被引量:48
2008年
在适用比例原则的过程中,利益衡量具有必然性。进行利益衡量的前提是必须厘清利益衡量的范畴,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同时须明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内部的层次结构。利益衡量的主体,虽然广义上可为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等公权力主体,但是比例原则中利益衡量的主体是以司法权为中心而展开的。利益衡量虽具有价值判断的因素,但绝不是漫无目的的价值横飞,其应遵循衡量的法则,如规范位阶理论、基本权利核心理论、说理论证原则、基于个案的整体考量原则、原旨主义、谦抑原则等。
王书成
关键词:比例原则
宪法审查“忧虑”及方法寻求——合宪性推定之运用被引量:7
2011年
随着立法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渐步入"后立法"时代。大量的立法离不开宪法审查功能的发挥,从而保证立法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和有序性。由于宪法方法的缺失,导致社会中出现了宪法诉求"膨胀"、立法挑战不断、审查机构难以"完成"审查任务等诸多问题。虽然启动要件的设计对于消除"轻言违宪"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效用,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合宪性推定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对于"轻言违宪"等现象带来的宪法审查"忧虑",在方法上尊重和保障诉权的同时,有效控制宪法案件的膨胀。中国宪法审查制度特有的"三位"审查权层级,可以结合合宪性推定方法,在制度和方法层面发挥各自独特的权能。
王书成
关键词:宪法审查合宪性推定
前海“基本法”:如何先行先试?
2011年
前海在很大程度上就如同国家转型进程中的又一块试金石。在这里,通过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深度合作,透明政府、公民参与、现代服务、财务公开等诸多闪耀理念及治理经验将得以践行。
王书成
关键词:基本法国际金融中心透明政府公民参与财务公开
穷尽法律救济之规范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穷尽法律救济原则是宪法救济的重要原则之一。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对于发挥各部门法的功能,维护法律秩序的统一、稳定,树立宪法权威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穷尽法律救济原则在实践中具有多种适用情形,但其均遵循"穷尽"之逻辑,同时该原则在适用中面临着原则的识别与把握及宪法规范的内在逻辑等诸多难题。
胡锦光王书成
关键词:宪法救济法律原则
立宪共和之民初启蒙及反思被引量:1
2011年
面对晚清政府的衰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共和为旗帜成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共和国时期,但民初共和国随后便偏离了共和的轨道。从阿伦特的共和与革命理论来看,立宪共和与现代革命休戚与共。辛亥革命的成功,从共和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革命和共和的交融,但之后的失败则在于未知共和之原理。从共和主义的当代发展走向来说,传统的人民主权观甚至宪法文本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或修正,人们关注的重心正转向动态的法治和制度运转。
王书成
关键词:辛亥革命共和主义
论合宪性推定之政治逻辑
性推定原则是宪法适用的重要原则之一。合究性推定的存在是建立在国家权力的哲学基础上的。合宪性推定存在之法理源于宪法不仅具有法律性,而且具有政治品性。“政治问题”排除审查的政治逻辑与合宪性推定原则的政治逻辑是相通的。合宪性推...
王书成
关键词:合宪性推定政治逻辑能动主义自由裁量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