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己

作品数:76 被引量:510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土壤
  • 15篇果园
  • 14篇有机碳
  • 13篇农业
  • 8篇园土
  • 8篇栽培
  • 8篇生物质炭
  • 7篇生草
  • 7篇生草栽培
  • 7篇土壤有机
  • 7篇土壤有机碳
  • 7篇根际
  • 7篇固碳
  • 6篇烟草
  • 6篇烟秆
  • 6篇玉米
  • 6篇温室气体
  • 5篇低碳
  • 5篇低碳经济
  • 5篇低碳农业

机构

  • 66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福建省烟草专...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福建省烟草专...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三明市烟草公...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三聚环保...
  • 1篇赣州市烟草公...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南平市烟草公...

作者

  • 76篇王成己
  • 46篇王义祥
  • 45篇黄毅斌
  • 28篇叶菁
  • 25篇翁伯琦
  • 22篇李艳春
  • 10篇林怡
  • 7篇郑慧芬
  • 5篇罗旭辉
  • 5篇陈曦
  • 5篇潘根兴
  • 4篇吴春胜
  • 4篇吴志丹
  • 4篇唐莉娜
  • 4篇陈庆荣
  • 3篇贾士芳
  • 3篇褚清河
  • 3篇胡忠良
  • 2篇尤志明
  • 2篇陈哲

传媒

  • 12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福建农业科技
  • 4篇玉米科学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4
  • 1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对红壤茶园溶磷细菌数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为检测施用生物炭对酸性红壤土壤磷转化和土壤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用茶园土进了8周的接种溶磷细菌的微缩土壤培养实验,设置了0%、1%、3%(重量比)3种添加生物炭处理。结果表明:接种后土壤溶磷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茶园溶磷细菌的数量,为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的10.5~15.25倍。此外,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土壤有效磷(Bray-P)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效磷、p H值、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的数量,并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郑慧芬曾玉荣王成己李振武罗旭辉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生物炭溶磷细菌土壤有效磷红壤茶园
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和监控体系,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介绍了农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背景意义、农业清洁生产的目标,以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制定缺乏充分认知和参与;(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3)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不统一、推广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对策:(1)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宣传,树立社会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2)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大力促进农业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更深层解决污染防治问题;(4)加强畜牧业清洁生产工作,调整产业结构;(5)增强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大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
刘岑薇王成己黄毅斌
关键词:农业清洁生产种植业畜禽养殖业
生草栽培下果园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以福建尤溪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垦殖方式对红壤果园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为16.6075.608 g.kg-1,并以...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关键词:生草栽培果园固碳潜力
文献传递
一种可移动的滚筒式炭化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滚筒式炭化炉,属于炭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炭化装置,所述炭化装置包括燃烧器,以及套置在所述燃烧器中段并以所述燃烧器为中轴旋转的炭化滚筒;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固定支架,分别固定所述燃烧器的前段和后...
林怡王义祥叶菁刘岑薇李艳春黄家庆王成己
文献传递
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0
2021年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叶提质增效及绿色清洁生产是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烟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烟秆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双赢途径。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官能团、稳定的环状结构以及良好的吸附特性赋予其改良连作障碍烟田土壤、重建健康微生物生境的潜力。炭基肥融合了生物炭与肥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具有优于其构成原料的特性,可缓慢释放养分、持久保持肥效,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烟草健康生长、烟叶提质增效,在烟草农业应用潜力较大。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烟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烟草土传病害的影响,分析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生物炭及炭基肥调控植烟土壤质量及烟草生长和品质的机制机理;(2)生物炭及炭基肥施用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3)生物炭及炭基肥生产技术工艺创新。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成己唐莉娜胡忠良李艳春黄毅斌
关键词:生物炭理化性质烟草农业
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薸的秸秆、FeSO<Sub>4</Sub>以及Fe<Sub>2</Sub>(SO<Sub>4</Sub>)<Sub>3</Sub>、海藻酸钠制备吸附剂,能够有效对沼池中的氨态氮...
王义祥叶菁刘岑薇李艳春林怡郑慧芬王成己
文献传递
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探讨条施不同烟秆生物质炭用量对连作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为不同模式利用生物质炭改善连作烤烟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烤烟种植前将推荐用量肥料与生物质炭呈宽带状均匀施入条沟,按株定量;生物质炭用量分别为0、0.2、0.4、0.8和1.6 kg/株[对应设为T0(CK)、T1、T2、T3和T4处理];采用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调查云烟87关键生长期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发病情况;选取代表性烟株测定其农艺性状,测算烟叶产质量及上中等烟比例,并对上部(B2F)和中部(C3F)烤后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样品评吸。【结果】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促进烤烟生长发育,降低烟株TMV发病率,其中T3和T4处理的烟株节距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T3处理的有效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17.43片/株和1281.68 cm2/株),T2和T3处理烟株TMV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物质炭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5.00%,超过国际优质烟叶标准;总氮、烟碱、钾和氯含量均分别在其适宜范围内;生物质炭对C3F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于B2F等级;T1和T2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更接近优质烟叶标准。T1和T2处理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得分高于T3和T4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及均价均以T3处理最高,上中等烟比例以T2处理最高(95.43%),T2和T3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影响最大。【结论】生物质炭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感官质量和产质量均有重要影响,T1和T2处理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T2和T3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综合考虑生物质炭的施用效应及其成本,建议福建烟区条施烟秆生物质炭以每株0.4 kg(T2处理)为宜。
王成己郭学清曾文龙黄毅斌唐莉娜
关键词:生物质炭烤烟农艺性状感官质量经济性状
不同类型水稻种植下稻田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水稻收获后不同类型稻田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和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常规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形态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68.36~97.85 mg·kg^-1、292.00~434.24mg·kg^-1、4.32~6.72g·kg^-1、21.55~32.28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其含量分别为80.06~98.28 mg·kg^-1,362.62~521.64 mg·kg^-1,4.71~6.82g·kg^-1,25.59~34.81 g·kg^-1;种植杂交稻的根际土壤中上述4种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种植常规稻的土壤。种植的水稻类型及品种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及颗粒态碳含量的差异受水稻品种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机理涉及土壤-作物系统碳的输入与输出,与土壤-作物系统中碳分配和土壤生物碳利用的差异有关,需对此做深入研究。
王成己胡忠良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
关键词:田间试验根际土壤
不同经营年限柑橘果园土壤稳定性有机碳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时空替代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稳定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旨为果园土壤固碳增汇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54年建植的柑橘园表层土壤总有机碳比1980年建植的柑橘果园土壤提高27.16%,大团聚体内有机碳提高13.59%,微团聚体内有机碳提高80.19%,重组有机碳含量提高29.25%,惰性有机碳含量提高32.00%,黑碳含量提高4.01%。说明随着经营年限的增加,与粘粒相复合的和难降解的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中逐渐富集下来,有利于提高柑橘园土壤的长期碳汇。
王义祥叶菁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关键词:柑橘果园土壤
不同材料生物质炭施用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不同材料生物质炭施用对果园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炭施用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提高了果园土壤含水量及pH值,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相比对照,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提高1.05%~55.77%,pH值提高0.03~1.68个单位,土壤容重降低5.00%~32.5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10.24%~90.94%。不同材料生物质炭对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幅度不同。
王成己王义祥刘岑薇黄毅斌
关键词:生物质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果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