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妙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教育
  • 3篇社会
  • 3篇族群认同
  • 2篇学校教育
  • 2篇社会学
  • 2篇族群
  • 2篇文化
  • 2篇西藏班
  • 2篇民族
  • 2篇内地西藏班
  • 1篇地区教育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生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位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6篇厦门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福建省教育科...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作者

  • 14篇阳妙艳
  • 2篇赵蕊
  • 2篇常宝
  • 2篇马戎
  • 2篇马雪峰
  • 2篇尼玛顿珠
  • 1篇祖力亚提·司...
  • 1篇梁茂春
  • 1篇祖力亚提

传媒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社会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民族论坛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民族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内地求学”到“返藏工作”:对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内地西藏班毕业生选择"返藏工作",是外部定义与内部自我认同达成统一的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和区域性政策,内地西藏班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智力援藏"的宗旨。该宗旨隐含着"内地培养,支援家乡"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相对优质的内地班教育培养了学生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性格和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不断形塑着学生作为"西藏人"和"藏族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渐渐被内化为一种情感、使命和现实选择。通过从"内地求学"到"返藏工作"的转型,内地班毕业生重新联结了藏区社会,重建了个人经历的连续性。
阳妙艳尼玛顿珠
关键词:学校教育族群认同内地西藏班
研究生教育中文献综述的撰写与学术素质培养被引量:6
2017年
文献综述是一个对相关文献进行查找、阅读、分析、归纳、总结和评论的完整过程。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在规范性、文献管理与写作层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对教育学研究生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撰写进行了理论与技术层面的探讨。
阳妙艳郭少榕
关键词:教育学学位论文
读《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兼论该书对构建中国和谐族群关系的启示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对塔特姆(Beverly Daniel Tatum)教授《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塔特姆指出,种族歧视是一种体系优势。通过对白人背景下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特质的精辟分析,她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种族关系的实质,并提出了“促进跨种族对话”来打破沉默的建议。塔特姆的理论观点对于中国的族群关系建设有重要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不仅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也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汉族。
阳妙艳常宝
关键词:种族歧视白人黑人肯定性行动族群关系
民族院校教育情境中的族群认同——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族群”研究业已形成庞大的学术产业。然而,已有的文献,鲜有研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族群认同。本文尝试突破这一局限。   本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背景,采取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出发,试图考...
阳妙艳
Social Forces2007年刊文述评
2009年
阳妙艳
关键词:刊文研究性论文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2010年国外社会学的族群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使国内读者能够概括了解2010年西方社会学界在种族一族群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lo年年度报告的基础上,
马戎马雪峰祖力亚提·司马义阳妙艳赵蕊
关键词:西方社会学族群研究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地方与族群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前景——兼评杜磊(Dru Gladney)的《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
2008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中国地方文化与族群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现象,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依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对美国学者杜磊的《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一文进行了尝试性的评论,并就中国族群文化的发展前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社会学思考。
常宝阳妙艳
关键词:族群文化多元化民族国家
教育对口支援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教育对口支援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政府主导下发达地区或学校向欠发达地区或学校输入物资支援和智力援助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也是我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历经近70年的发展,教育对口支援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覆盖,支援内容从最早的师资援助拓展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物资支援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支援形式由"一对一"发展到"多对一"、内地办学与组团式教育人才支援并存的多元模式。
阳妙艳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对口支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2008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选题及其进展综述
2010年
马戎梁茂春马雪峰祖力亚提阳妙艳赵蕊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
《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对中国内地西藏中学的个案考察》述评
2011年
此文对朱志勇博士的《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对中国内地西藏中学的个案考察》一书进行了述评。文章逐一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发现,并评论和讨论了该书的理论贡献及不足。
阳妙艳
关键词:学校教育族群认同建构主义视角教育人类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