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洪成

作品数:23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教育
  • 5篇民族
  • 4篇虚拟社区
  • 3篇学校教育
  • 3篇社会
  • 3篇权力
  • 3篇文化
  • 3篇民族教育
  • 3篇民族志
  • 3篇个案
  • 2篇傣族
  • 2篇审视
  • 2篇权力关系
  • 2篇重新审视
  • 2篇网络权力
  • 2篇民族国家
  • 2篇教育不平等
  • 1篇大学生
  • 1篇傣族地区
  • 1篇地方文化

机构

  • 13篇河海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2篇沈洪成
  • 2篇曾雪梅
  • 2篇钱民辉
  • 1篇黄少华
  • 1篇任菲菲

传媒

  • 3篇民族教育研究
  • 3篇社会学研究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社会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身份与教化传统:云南芒市傣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以云南芒市傣族地区为例,从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角度,描述不同时期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阐释乡村教师身上的文化冲突。传统教师扎根于乡土社会,在地方上承担教化功能。现代学校教育使教师获得国家身份,进而被纳入国家体制中。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从乡土化教师、候鸟式教师向逃离型教师的转变。乡村教师逐渐脱离乡土社会,其国家身份上的单向度,使其难以有效编制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沈洪成
关键词:国家身份乡村教师
村落与学校为何难以互惠——旅游经济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的教育困境被引量:1
2022年
百余年来,“教育下乡”一直是实现乡村社会改造的关键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村落获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空间。村落与学校如何互惠仍是新形势下需要应对的旧问题。本研究以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为案例,探究旅游资源与地方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面临的教育困境。研究发现,虽然村落经济得到迅速提升,但是旅游经济既没有增进乡村教育资源,也没有带动家长的教育投入,传统的教养观念反而受到旅游经济的冲击。由于乡村教育抽离于乡村社会,村落与学校之间难以建立互惠关系。在发展主义话语的支配下,乡村的家庭经济状况得以提升,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但是村落的教育资源投入与家庭教养方式却没有同步跟进,反而可能产生更大落差。
沈洪成褚佳佳
关键词: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养
超旷空灵与缠绵悱恻——庄子美学与屈原美学之比较
2007年
战国时期,庄子和屈原的美学爆发出理性时代的感性光辉,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在艺术意境上一为超旷空灵,一为缠绵悱恻,这开拓了中国美学的两种境界,并且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文化担待,一为洒脱,一为悲情。
曾雪梅沈洪成
关键词:超脱缠绵士人心态
现代性与地方性交织中的民族教育:走向、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2013年
现代性不断嵌入到边缘地带,将孤立封闭的地方社会纳入外部社会体系之中,改造着传统的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现代性的承担者,民族教育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中心与边缘、经济与文化、同一与差异之间,面临着内在的矛盾。因而,需要在教育空间编织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关系,从国家、地方与个人三个层面推进多元文化教育。
沈洪成
关键词:民族教育
语言障碍与隐性区隔:以一所东部高校的维吾尔族学生为个案被引量:6
2017年
接受高等教育是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产生隐性区隔。本文以一所东部高校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个案,通过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了解其语言适应状况和内在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隐性区隔。小学到高中阶段,通过教学语言、分校分班授课以及内地班招生等,在教育制度层面形成显性区隔;进入大学后显性区隔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但语言障碍仍存在,不同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教育经历的维吾尔族学生之间也有明显差异。对一些来自较低阶层、乡村地区及刚进入内地读书的维吾尔族学生而言,语言障碍犹如一道屏障,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群体之间的隐性区隔。
沈洪成任菲菲
关键词: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障碍
论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治理被引量:5
2008年
虚拟社区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场域,与传统的社区形态相比,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民族国家至上而下的管制方式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虚拟社区中的社会问题,创造真正的网络文明,国家、社会团体、社区管理员和普通网民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治理。
沈洪成
关键词:虚拟社区民族国家社会治理
民族志的三重性:科学、反思与行动被引量:8
2011年
科学民族志致力于客观描述遥远的他者,主客的分离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距离。现代性将散落在世界角落的文化卷入同一历史进程,并在与地方性的碰撞中创造出一个接触地带。当民族志转向这个接触地带时,民族志作者及其所置身的文化也将成为反思的对象。面对事实与建构、主位与客位、科学与艺术、中立与介入等二元对立状态,本文认为民族志研究应具有三重取向,即科学、反思与行动。
沈洪成
关键词:民族志科学主义社会行动
如何打开黑箱?——关于教育不平等的西方民族志研究及其启示被引量:14
2020年
阶级优势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过程实现,这是教育不平等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通过梳理发现,西方民族志取向的教育不平等研究发展出四条研究路径:学校分类的社会建构、课程知识的社会组织、不同阶级子弟在学校教育中的适应以及学生文化的意义建构。以上四条路径在关注点上存在“知识—互动”的差异,研究思路上存在“结构化—主体性”的差别,由此可以打开黑箱,把握教育过程的整体知识图景。中国教育平等问题涉及的机制更为复杂,当前急需以学校为田野,把学校教育过程带回来。
沈洪成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学校何以层级化?--一个城区学校变动的案例研究
2023年
本文以新城区建设中的学校变动为案例,探究学校层级化的机制。“高位均衡”是大城市的教育发展目标,但又要面对打工群体、工薪群体和中产群体分割教育资源的问题。从教育资源配置上看,大城市居住格局分化,学校生源层级化,不同家庭的教育选择强化生源的同质性。从课程知识体制上看,中国基础教育以学业绩效为中心建构起来,课程和评估相对统一,而教学趋于分化。资源配置与知识体制相互强化,导致学校层级化。
沈洪成
关键词:新城区建设教育资源配置层级化
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被引量:29
2014年
为完成国家的"普九"任务,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教育普及运动。本文以云南芒市一个乡镇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考察地方政府是如何对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展开治理的,这一治理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本文认为,学校教育中现代知识与地方知识处于断裂状态,导致傣族学生学业上的困境,进而产生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地方政府无力调整学校中的知识体制,却要承担"普九"不达标的责任。通过目标责任制与运动式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乡镇政权、学校、村落、家庭之间形成严密的教育治理网络。由政府推动的外部治理与学校的内部治理相互强化,治理技术越来越复杂和精细,辍学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反而浪费了大量治理成本,产生了内卷化的难题。
沈洪成
关键词:辍学教育治理运动式治理内卷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