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抗体
  • 4篇输血
  • 4篇免疫
  • 3篇血型
  • 3篇输血反应
  • 3篇输注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 3篇免疫吸附
  • 3篇抗核
  • 3篇抗核抗体
  • 2篇血型系统
  • 2篇输注无效
  • 2篇自身抗体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输血

机构

  • 15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王广杰
  • 6篇陈洁
  • 5篇马晓露
  • 3篇王旭
  • 3篇曹华军
  • 2篇刘恭辉
  • 2篇刘辉
  • 2篇李士军
  • 2篇程艳杰
  • 2篇刘丽波
  • 1篇刘辉
  • 1篇王晓燕
  • 1篇凌侠
  • 1篇姜艳梅
  • 1篇王衍晶
  • 1篇刘丽波
  • 1篇金娴
  • 1篇王心愿
  • 1篇赵乙洁

传媒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输注血小板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本文探究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有效输注血小板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4月期间的172例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输注前及输注后24小时的血小板数量及临床出血改善情况判断临床输注血小板的效果。结果:在172例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43%,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57%。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血液制品次数增多而降低。结论: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自身所患疾病、输注血液制品次数、输注前血小板数量有明显相关性,与血小板的新鲜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董经纬王广杰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输注无效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被引量:52
2006年
程艳杰王广杰王旭曹华军刘恭辉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蛋白印迹试验传播疾病
腺样体肥大患儿血型鉴定正反不符2例报告
目的 通过对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血型鉴定正反不符情况的分析,明确血型。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及盐水试管法进行常规血型鉴定,采用吸收实验进行疑难血型鉴定。结果 2例患儿血型鉴定结果与正定型相符。结论 腺样体肥大患儿血型鉴定正反...
王广杰刘丽波王晓燕陈洁马晓露
关键词: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腺样体肥大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自身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方面拥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进步,新的自身抗体特异性靶抗原被发现,自身抗体的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出现如何评估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诊断价值的新问题。本文介绍自身抗体检测的新技术及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评估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现状,分析了临床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让临床实验室更加合理有效选择自身抗体检测技术。
王广杰刘辉
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稀释法抗核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王广杰刘辉
关键词:抗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改良抗核抗体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利用一种改良的抗核抗体的测定方法与常规的方法进行比较,判断两种检测方法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优越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将155例研究对象分为四组:Ⅰ组SLE组33例;Ⅱ组其他AID组的59例;Ⅲ组非AIDs组43例...
王广杰刘辉
文献传递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变化与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调查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疗效,为临床安全、有效、科学地输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查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某院急诊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共输注186例次。按24h内FFP输注量共分6组,并对输注FFP前后24h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总蛋白(TP)、清蛋白(ALB)的变化进行统计。结果凝血功能检测显示,第1、2、3组患者(FFP≤600mL、600-2 000mL、〉2 000mL)于输入FFP后24hPT、APTT值均降低,FIB值均升高,第3组患者PT、APTT均高于第1组,且两组与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患者(FFP≤200mL、200-600mL、〉600mL)中,第4组与第5组患者PT、APTT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患者输血后PT和APTT均高于第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第1、2、3组患者于输入FFP后总蛋白与清蛋白与输入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患者中,第4组患者输血后TP和ALB均高于第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患者与第6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TP、ALB均高于第4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内新鲜冰冻血浆足量输注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浆输注量越多,其补充凝血因子的效果可能越好。
王广杰金娴曹廷卉刘丽波马晓露陈洁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临床输血
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观察与输注无效的探讨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患者输注红细胞的疗效,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1月-3月的359例红细胞输注患者的输血资料、临床病志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结果分析。结果 359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患者共输血756次,其中输注无效有138次,输注无效率为18.2%(138/756)。既往输量<10 U、输血次数>3次和有妊娠史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分别为24.3%(37/152),64.2%(61/95),17.1%(58/340)比其他患者高;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率为26.4%(33/125)和37.1%(43/116)比其他疾病的患者高;年龄大的患者输血无效率32.3%(30/93)比年轻患者的13.0%(31/239)高;次侧配血阳性者比阴性者更容易发生输注无效,前者是31.1%(47/151)后者是15.0%(91/605)。结论患者的疾病种类、既往输血史、输血次数、年龄、妊娠史及次侧交叉配血结果对输血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好输血指证和输血量,制定合理有效的输血策略,尽量减少输血次数,避免发生红细胞输注无效。
曹廷卉王广杰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疗效HB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价值。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33例,非SLE自身免疫疾病组59例,非自身免疫疾病组43例,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2种方法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抗核抗体(ANA),并进行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SLE组、非SLE自身免疫疾病组中高效价的ANA分别为(2.621±1.700)、(2.248±1.781),IIF法分别为(2.715±0.730)、(2.544±0.59),但前者测出非自身免疫疾病中的ANA(1.034±1.050)低于后者ANA的效价(2.253±0.691)。结论 ELISA检测可提高ANA的检测效果。
王广杰陈洁李士军
关键词:抗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被引量:94
2005年
目的比较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252例血清样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FTA的敏感性分别为88.3%,96.7%,99.2%,97.5%,93.3%;特异性为84.8%,91.7%,97.0%,90.2%,96.2%。其他四种方法与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FT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方面,除FTA与TP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三种方法均低于TPPA,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PP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
程艳杰王广杰王旭曹华军刘恭辉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