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蓉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交通工程
  • 2篇低速
  • 2篇低速货车
  • 2篇通行
  • 2篇路段
  • 2篇路段行程时间
  • 2篇马尔科夫
  • 2篇马尔科夫链
  • 2篇货车
  • 2篇交叉口
  • 2篇高效管理
  • 2篇函数库
  • 2篇仿真
  • 2篇出行信息
  • 1篇道路平面交叉...
  • 1篇多车道
  • 1篇行程时间预测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通行能力

机构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王建蓉
  • 5篇杨晓芳
  • 4篇牛兆雨
  • 3篇付强
  • 2篇崔鑫
  • 2篇王新竹
  • 1篇刘斌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速货车影响下不同类型驾驶员的跟车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我国多车道快速道路,低速货车后跟驶车辆跟车行为不同的现象,从驾驶员类型和邻道车影响2方面入手,在分析跟车各阶段低速货车对不同类型驾驶员产生的影响和邻道低速货车对车辆跟驰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低速货车影响下基于车头间距的跟车模型。仿真分析表明,随着低速货车比例增大,驾驶员冒险程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幅度和邻道车通行能力的影响幅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明显趋势。
付强杨晓芳王建蓉
关键词:交通工程低速货车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仿真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城市平面交叉口的拥堵情况经常发生.借助一定的交通仿真手段,寻求合理的优化信号设计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兰州市"滨河北路—宝石花路"的T形交叉口为例,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寻求其优化信号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信号设计方案能有效地减少车辆延误时间和车辆排队队长,车辆平均延误时间缩短25s,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26m,有效地提高了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刘斌王建蓉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叉口仿真VISSIM
五路环形交叉口瓶颈控制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实行"环道二次控制"五路环形交叉口在交通高峰时期某环道濒临排队回溢至上游环道,而同一相位的其他环道时空资源有相应浪费的现象,提出了五路环形交叉口瓶颈控制策略。在采用"搭接相位"的3相位控制基础上,进行瓶颈环道和瓶颈进口道的判断,当满足瓶颈环道控制触发条件时,进行瓶颈环道控制;当各个环道排队饱和系数均接近最大限值时,进行进口道瓶颈控制,同时协调控制瓶颈环道和瓶颈进口道。建立了高峰时期五路环形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模型。以上海市五角场五路环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控制方法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增大了28%,车均延误减小了8.8%,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5.7%。
杨晓芳王建蓉牛兆雨
关键词:交通工程协调控制
移动瓶颈影响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瓶颈影响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预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发布模块以及传输模块;首先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得到每辆车的车型、车速、通过时刻,从而得到移动瓶颈的初始时空分布及流量,在信息...
杨晓芳付强牛兆雨王建蓉茅威王新竹高艺芳崔鑫
文献传递
多车道下低速货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通需求也在大幅度增长,我国一些快速道路已经扩建成双向六车道或是双向八车道。在低速货车混行的多车道快速道路上,由于低速货车行驶性能差和车体尺寸大的特点,会使得快速道路上的跟车行为和换道行为也发...
王建蓉
关键词:低速货车通行能力
文献传递
移动瓶颈影响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瓶颈影响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预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发布模块以及传输模块;首先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得到每辆车的车型、车速、通过时刻,从而得到移动瓶颈的初始时空分布及流量,在信息...
杨晓芳付强牛兆雨王建蓉茅威王新竹高艺芳崔鑫
文献传递
基于多值元胞机的混合非机动车通行能力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电动自行车在我国飞速发展,其与自行车所形成的新的混合非机动车流呈现出与传统单一自行车流不同的运行规律,目前这一领域却缺乏相应的研究。针对这种混合非机动车流建立了一种适应于系统内存在更高速度车辆的多值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其运行状况,从而得到了混合非机动车流在不同参数下交通流模型的流密图。结果显示:当电动自行车所占比例提高,混合非机动车流通行能力会得到相应提高,然而,车流鲁棒性变差;因换道机理不同,与混合机动车流相比,混合非机动车流通行能力随低速车比例增加下降较慢;当车道从2米变为3米时,通行能力可增大约68%。
杨晓芳牛兆雨王建蓉
关键词:交通工程元胞自动机计算机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