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芳

作品数:91 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交通工程
  • 16篇交叉口
  • 11篇元胞
  • 11篇元胞自动机
  • 11篇自动机
  • 11篇仿真
  • 10篇车辆
  • 9篇驾驶
  • 8篇行人
  • 8篇匝道
  • 8篇停车
  • 8篇换道
  • 8篇交通流
  • 7篇快速路
  • 7篇换道模型
  • 6篇信号控制
  • 6篇智能交通
  • 6篇左转
  • 5篇信号控制交叉...
  • 5篇协调控制

机构

  • 81篇上海理工大学
  • 33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北京交通发展...
  • 1篇上海市公安局
  • 1篇重庆中设工程...

作者

  • 90篇杨晓芳
  • 28篇付强
  • 12篇韩印
  • 7篇杨晓光
  • 7篇范海雁
  • 5篇高洪振
  • 5篇张健
  • 5篇徐琛
  • 5篇宁爱兵
  • 5篇张楠
  • 5篇臧莉莉
  • 5篇王建蓉
  • 5篇张静静
  • 4篇夏晓梅
  • 4篇马晓旦
  • 4篇牛兆雨
  • 3篇姚佼
  • 3篇刘海英
  • 3篇董洁霜
  • 3篇姚宇

传媒

  • 16篇物流科技
  • 6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小型微型计算...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交通与计算机
  • 3篇交通与运输
  • 3篇软件导刊
  • 3篇交通运输研究
  • 2篇电子科技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第一届(20...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物流技术与应...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瓶颈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混合交通条件下,低速货运车辆的存在形成了道路上的移动瓶颈,移动瓶颈导致的时空资源损失随时间、空间都是动态变化,在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分析了移动瓶颈理论的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当前移动瓶颈理论的不完善之处和应用局限性,给出了移动瓶颈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方向。
杨晓芳付强
关键词:交通工程混合交通货车
多智能体区域道路交叉口信号集成控制仿真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智能体区域道路交叉口信号集成控制仿真系统,利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技术面向区域道路交叉口集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建模,建立了适用于混合交通流控制的城市区域交通智能控制仿真系统,系统采用多层体系结...
韩印夏晓梅杨晓芳魏贇高强飞吕磊臧莉莉张静静张楠张健高洪振徐琛
文献传递
基于VISSIM的轨道交通站点施工期间导行方案设计被引量:2
2020年
城市私家车的增加,使车辆需求与道路供给的矛盾愈加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公共交通是必要的。地铁具有运量大、效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更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其施工期间对地面交通产生影响巨大,容易造成道路堵塞。因此,制定合理的交通导行方案尤为重要。文章以青岛市太行山路站施工期内为具体实例,对施工路段的道路、交通流等交通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范围,然后提出施工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最后运用VISSIM进行仿真评价。结果表明,仿真周期内,通过施工交叉口的车辆数从373辆减少到263辆;同时,车流的平均排队长减小5,平均延误时间减少6秒。
范柏桐杨晓芳
关键词:VISSIM仿真施工路段
分析驾驶行为的快速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驾驶者的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文章首先对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反应时间、跟车心理、换道选择三个因素对驾驶行为影响显著。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三种参数,从换道条件、确定性减速方面重新定义规则,建立分析驾驶行为特性的快速路周期边界条件下的双向四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在MATLAB软件中模拟,分析在参数取不同数值下速度和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参数的减小和跟车心理参数的增大,可以获得更大的平均速度和流量;同时越小的反应时间参数和较小的跟车心理参数对于交通安全更为有利。
李杰杨晓芳付强
关键词: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五路环形交叉口瓶颈控制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实行"环道二次控制"五路环形交叉口在交通高峰时期某环道濒临排队回溢至上游环道,而同一相位的其他环道时空资源有相应浪费的现象,提出了五路环形交叉口瓶颈控制策略。在采用"搭接相位"的3相位控制基础上,进行瓶颈环道和瓶颈进口道的判断,当满足瓶颈环道控制触发条件时,进行瓶颈环道控制;当各个环道排队饱和系数均接近最大限值时,进行进口道瓶颈控制,同时协调控制瓶颈环道和瓶颈进口道。建立了高峰时期五路环形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模型。以上海市五角场五路环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控制方法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增大了28%,车均延误减小了8.8%,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5.7%。
杨晓芳王建蓉牛兆雨
关键词:交通工程协调控制
公交网络OD反推在公交线网规划中的应用
2007年
针对公交网络OD矩阵数据提取困难状况,提出了一种以修正路段观测流量数据为基础的OD矩阵估算模型,介绍了公交网络OD矩阵估算模型及其在EMME2软件中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提高了路段观测数据的有效性,使公交网络OD矩阵的估算结果更可靠。
范海雁韩印杨晓芳
关键词:公交网络OD矩阵
基于车流无缝衔接的短连线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被引量:9
2010年
针对短连线交叉口经常出现排队溢出的问题,以交叉口的车均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车流无缝衔接的短连线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型,运用波动理论建立排队约束模型,加入左转车流排队长度约束。最后,采用交通控制仿真软件验证本文提出的协调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车流无缝衔接的协调控制方法后,车均延误降低了38.3%,且无左转排队溢出。
杨晓芳芮丽丽
关键词:协调控制
基于VISSIM仿真的隧道衔接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改善隧道衔接交叉口出现的交通拥堵情况,结合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建立了隧道衔接交叉口的相位相序选择模型。以翔殷路隧道匝道及其衔接的交叉口为例,结合实际情况,运用VISSIM仿真模型,分析由交叉口进入隧道的各车道车辆的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排队车辆等指标,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交叉口南进口左转延误降低了24.7%,东进口直行的延误降低了42.3%,降低了隧道衔接交叉口的总延误,有效缓解了高峰期拥堵的状况。
杨晓芳方琳付强
关键词:交通组织优化
基于博弈论的完全信息下的驾驶行为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来定量分析信息服务下的驾驶行为,提出了符合驾驶行为特征的理论模型。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基于驾驶员个人对速度的期望,分析了驾驶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和相应驾驶行为意图的变化,建立了前后车之间的博弈矩阵模型。通过分析实例中的速度收益变化发现:基于原车道前后车的驾驶行为只决定了驾驶行为意图,其换道比例大于实际行驶中的换道比例;如果同时考虑邻道前后车的影响,换道比例更接近实际情况;不同速度区间的速度收益随时间推移逐渐接近期望速度,所处的速度区间越小,收益幅度越大,所需达到稳定的时间越久。
杨晓芳张盛付强
关键词:交通工程驾驶行为博弈论完全信息
考虑驾驶心理的封闭式道路车辆出匝换道模型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现有分流区车辆换道出匝模型对驾驶人心理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以换道紧迫感的概念来反映驾驶人心理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应用微分法建立了车辆出匝的换道模型。该模型揭示了车道数、减速车道长度、交通标志牌的设置、交通流量、行驶车速等对驾驶人出匝换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驾驶人心理的出匝换道模型在分流区上游端内更符合实际;驾驶人会依据交通环境对换道地点位置进行自动调节,但指路标志牌位置设置过近时,仍会使出匝车辆无法及时变更车道;交通流量的增大,会使出匝车辆的换道区间变得分散,换道行为更加激进。
杨晓芳周昱付强
关键词:微分法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