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志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中华绒螯
  • 5篇中华绒螯蟹
  • 5篇绒螯蟹
  • 5篇饲料
  • 5篇体色
  • 3篇需要量
  • 3篇团头鲂
  • 3篇萝卜
  • 3篇类胡萝卜素
  • 3篇胡萝卜
  • 3篇胡萝卜素
  • 3篇
  • 2篇雨生红球藻
  • 2篇球藻
  • 2篇苜蓿
  • 2篇苜蓿粉
  • 2篇虾青素
  • 2篇螺旋藻
  • 2篇红球藻
  • 1篇豆粕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市阳澄湖...
  • 1篇苏州市相城区...

作者

  • 10篇龚志
  • 9篇蔡春芳
  • 8篇叶元土
  • 4篇刘汉超
  • 4篇黄雨薇
  • 4篇陈科全
  • 3篇孔丽
  • 3篇姚林杰
  • 2篇吴韬
  • 2篇朱健明
  • 1篇萧培珍
  • 1篇张倩

传媒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第九届世界华...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淡水渔业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常pH、低溶氧、光照对中华绒螯蟹体色影响的研究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名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90年代以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池塘养殖是河蟹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载体。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河蟹体色往往不如湖...
龚志
关键词:水产养殖中华绒螯蟹
文献传递
团头鲂对饲料中磷的需求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体组成不同部位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团头鲂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选取初始均重为35 g的团头鲂4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磷含量为3.8、6...
刘汉超叶元土蔡春芳姚林杰陈科全黄雨薇龚志
关键词:团头鲂需要量
团头鲂对饲料中磷的需求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体组成不同部位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团头鲂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选取初始均重为35 g的团头鲂4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磷含量为3.8、6...
刘汉超叶元土蔡春芳姚林杰陈科全黄雨薇龚志
关键词:团头鲂需要量
高pH值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虾青素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揭示高pH对河蟹体色的潜在影响,探讨了高pH胁迫下河蟹虾青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将河蟹饲养于6个规格为18 m^2的水泥池中,养殖用水为沙滤河水(pH 7.5-8.0)。将其中三个水泥池的水用1 mol/L Na OH调pH至9.0-9.5。分别于pH调整后的2、24、48、96、192 h时采集河蟹血淋巴和头胸甲,分析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结果表明:pH胁迫后96 h内河蟹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96 h后虾青素含量趋于稳定;血清SOD、CAT、T-AOC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和CAT均在胁迫48 h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AOC在胁迫192 h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高pH胁迫会导致河蟹氧化应激,从而使河蟹体色变差。
龚志蔡春芳朱健明伊淑平叶元土沈建明张卫业张倩
关键词:活性氧自由基虾青素
环境胁迫与河蟹体色被引量:2
2014年
池塘养殖的河蟹体色往往不如湖泊围网养殖的河蟹。河蟹体色取决于甲壳中虾青素浓度。河蟹自身不能合成虾青素,必须从饲料或饵料中获取。因此河蟹体色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虾青素。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环境胁迫导致的氧化应激也会消耗虾青素。低溶氧、高pH、水温、氨氮、重金属胁迫均可引起河蟹氧化应激。因此,改善池塘河蟹体色不仅要增加青虾素的供应,还要加强养殖管理,降低环境因子的胁迫。
龚志吴韬沈建明伊淑平张倩张卫业朱健明蔡春芳
关键词:河蟹环境因子氧化应激体色
饲料中添加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可改善中华绒螯蟹体色
中华绒螯蟹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摄入不足时影响其产品质量。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类胡萝卜源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积累效果。向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螺旋藻、0.35%雨生红球藻、10%苜蓿粉,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养初重为8...
龚志孔丽蔡春芳叶元土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类胡萝卜素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
饲料中添加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可改善中华绒螯蟹体色
中华绒螯蟹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因而摄入不足时影响其产品质量.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类胡萝卜源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积累效果.向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螺旋藻、0.35%雨生红球藻、10%苜蓿粉,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养初重为8...
龚志孔丽蔡春芳叶元土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类胡萝卜素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
团头鲂饲料磷需要量被引量:3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体组成不同部位中磷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团头鲂饲料中磷的需要量。选取480尾平均初始体重为35 g的团头鲂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为85 d。采用半纯化饲料,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设置磷水平为3.8、6.9、10.1、13.2、16.4、19.5 g/kg共6个梯度的试验饲料。结果表明:1)团头鲂试验中饲料磷水平为13.2 g/kg的试验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2)饲料磷水平对团头鲂的成活率、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磷水平为3.8 g/kg试验组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随着饲料磷水平的提高,团头鲂全鱼、鳞片、脊椎骨、鳃盖骨磷含量显著上升(P〈0.05),饲料磷水平对全鱼、鳞片、脊椎骨、鳃盖骨磷含量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磷水平不仅影响团头鲂的生长性能,还影响全鱼及组织中磷含量。通过一元二次模型拟合分析得出,团头鲂获得最大生长的饲料磷需要量为12.98~13.18 g/kg。
刘汉超叶元土蔡春芳姚林杰陈科全黄雨薇龚志
关键词:团头鲂需要量
3种类胡萝卜素源对中华绒螯蟹体色改善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类胡萝卜素源对中华绒螯蟹体色的改善效果,以期为其品质优化提供参考。配制4种试验饲料,分别为对照饲料及添加2.00%螺旋藻(Spirulina)、0.55%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15%苜蓿粉的饲料,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6.0、67.2、67.6、49.5 mg/kg。选用初重为(8.9±0.3)g的中华绒螯蟹240只,随机分入16只水族箱,每箱15只。每种饲料投喂4箱蟹,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饲养试验结束时,各组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重、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组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和肝胰腺中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均依次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苜蓿粉组头胸甲和肝胰腺中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螺旋藻组(P<0.05)。由此得出,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均具有改善中华绒螯蟹体色的作用,且以苜蓿粉的效果最好。
龚志伊淑平孔丽蔡春芳叶元土沈建明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类胡萝卜素虾青素饲料体色
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探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设计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的4种等氮饲料,并以平均体重为(15.5±1.4)g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在池塘网箱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将240尾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结束后检测草鱼血清中肝胰脏功能指标、肝胰脏指数和肝胰脏脂肪含量,观察肝胰脏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血清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以60%组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增加,肝胰脏脂肪含量和肝胰脏指数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都出现在60%组,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发现60%组部分肝胰脏细胞核呈异常形态,细胞面积增大。在10 000μm2视野内,各组肝胰脏细胞核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60%组的数量最少。肝胰脏细胞核面积以60%组最大,但与除40%组外的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细胞核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小值出现在40%组,60%组次之。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60%的豆粕后会引起草鱼血脂、肝胰脏脂肪含量升高,并可能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陈科全叶元土蔡春芳黄雨薇刘汉超龚志吴韬张宝彤萧培珍
关键词:草鱼豆粕肝胰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