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元土

作品数:557 被引量:2,327H指数:2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7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5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8篇农业科学
  • 42篇生物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9篇饲料
  • 118篇草鱼
  • 80篇养殖
  • 50篇水产
  • 50篇肠道
  • 41篇鱼类
  • 38篇黄颡
  • 38篇黄颡鱼
  • 37篇营养
  • 35篇蛋白
  • 35篇异育
  • 35篇异育银鲫
  • 35篇银鲫
  • 32篇团头鲂
  • 29篇中华绒螯
  • 29篇中华绒螯蟹
  • 29篇绒螯蟹
  • 27篇动物
  • 24篇淡水
  • 21篇鱼粉

机构

  • 410篇苏州大学
  • 144篇西南农业大学
  • 41篇北京桑普生物...
  • 20篇北京市营养源...
  • 19篇西南大学
  • 8篇浙江丰宇海洋...
  • 8篇无锡三智生物...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浙江省淡水水...
  • 4篇北京市友谊配...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北京大北农科...
  • 2篇苏州市水产技...
  • 2篇苏州市相城区...
  • 2篇北京中棉紫光...
  • 2篇北京友谊饲料...

作者

  • 541篇叶元土
  • 239篇蔡春芳
  • 98篇林仕梅
  • 95篇罗莉
  • 58篇吴萍
  • 57篇张宝彤
  • 52篇萧培珍
  • 37篇陈科全
  • 31篇黄雨薇
  • 27篇蒋蓉
  • 25篇吴韬
  • 24篇林秀秀
  • 23篇刘汉超
  • 23篇王永玲
  • 22篇伍代勇
  • 22篇姚林杰
  • 20篇许凡
  • 19篇郭建林
  • 18篇彭侃
  • 17篇唐精

传媒

  • 86篇饲料工业
  • 33篇动物营养学报
  • 32篇饲料研究
  • 23篇中国饲料
  • 2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8篇饲料广角
  • 17篇科学养鱼
  • 16篇第九届世界华...
  • 15篇水产学报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西南农业大学...
  • 8篇内陆水产
  • 7篇饲料博览
  • 7篇重庆水产
  • 7篇基因组学与应...
  • 7篇第六届世界华...
  • 6篇粮食与饲料工...
  • 6篇中国粮油学报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30篇2015
  • 37篇2014
  • 46篇2013
  • 16篇2012
  • 35篇2011
  • 30篇2010
  • 32篇2009
  • 26篇2008
  • 13篇2007
  • 22篇2006
  • 19篇2005
  • 10篇2004
5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P<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 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 18%(P> 0. 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 59%(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P>0.05); OO组SGR下降了8.10%(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P<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P>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P<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P<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著(P>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P<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P<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P>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P<0.05),血清M DA含量下降了16.20%(P>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 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
孙飞何杰叶元土蔡春芳吴萍吴代武周露阳高敏敏郁浓张艳芳
关键词:异育银鲫壳寡糖肠道组织结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四种微量元素对胡子鲶体表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试验主要探讨4种微量元素Cu、Fe、Mn、Zn对胡子鲶体表色素含量的影响。对L(934)正交设计养殖的胡子鲶,测定各试验组鱼体皮肤总的类胡萝卜色素和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胡子鲶背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Mn补充量的增加而降低;胡子鲶背部皮肤叶黄素含量随Cu、Fe、Mn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Mn、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叶黄素含量随Cu补充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Fe、Mn、Zn的补充量对其影响不大。
唐精叶元土
关键词:胡子鲶微量元素
淡水鱼类饲料产品定位与饲料配方的差异化分析(下)
2009年
目前,在淡水鱼类饲料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饲料产品定位不准确,由此造成饲料质量、价格过高或过低,由此导致到养殖鱼类的饲料成本过高,养殖户出现养殖亏损、饲料厂没有生产利润……
叶元土
关键词:饲料配方鱼类饲料淡水差异化养殖鱼类饲料质量
西部地区、重庆市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续)
2001年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区,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7%;人口2.85亿,占全国人口的23%;1998年GDP总值8116亿人民币,占全国总量的10.2%.在西部,国家重点扶贫县有307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全国贫困人口也大部分在西部地区的农村.
叶元土刘方贵
关键词:渔业江河渔业水产加工业
鸡粪发酵饲料的生产技术被引量:2
1991年
禽畜粪便再生饲料已受到普遍重视,而鸡粪因其营养价值较高而具有更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因此鸡粪饲料的生产技术也不断被研究出来,本文仅就鸡粪的发酵技术做一介绍。 1 鸡粪的特性及营养价值由于鸡的消化道短,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在进食后2.5~12小时开始排粪,12~25小时即排完。
叶元土
关键词:鸡粪发酵饲料饲料
工业有机废渣固体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
1993年
在我国的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制药工业中存在大量的有机废渣,如玉米油渣、玉米淀粉渣、酱油渣、酒糟、四环素渣、缬霉素渣等。这些有机废渣不含有毒成分且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直接干燥处理后作饲料,也可以经发酵处理后增加其蛋白质含量或改善其品质,如增加可溶蛋白成分的含量和改善其风味。发酵处理的研究对蛋白质饲料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为此。
叶元土陈昌齐祁洪芳陈爱华
关键词:饲料废渣发酵蛋白
日粮必需氨基酸模式对草鱼生长及蛋白质周转的影响被引量:30
2003年
通过调整原料种类和配比 ,以及补充氨基酸 ,设计了 6种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的日粮 ,其EAA平衡关联度分别为 0 70 71 ,0 72 59,0 740 9,0 751 2 ,0 782 7和 0 82 31。试验设计目的为研究EAA模式的平衡效果对草鱼种生长和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 )日粮EAA模式的平衡 ,促进草鱼生长和饲料的转化 ;(2 )EAA模式的平衡能提高肌肉、肝胰脏的蛋白质生长速率 (FGR) ,和蛋白质合成速率 (FSR)与降解速率 (FDR) ,但EAA模式的改变 ,对肌肉、肝胰脏蛋白质的沉积效率 (PRE) ,即FGR与FSR的比值 ,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效率 (KRNA)不产生影响。 (3)日粮EAA模式的平衡促进肌肉、肝胰脏蛋白质增长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能力的提高 。
罗莉叶元土林仕梅李芹
关键词:蛋白质周转代谢肌肉肝胰脏草鱼
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与鱼粉的适宜比例被引量:5
2011年
本研究分别以豆油和磷酸二氢钙平衡饲料总油脂和总磷水平,以血球蛋白粉和鱼粉交叉组合平衡总氮水平,在等氮等油脂等磷条件下研究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以饲料原料优化组合来实现血球蛋白粉对鱼粉替代的可行性。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8.40±1.07)g的异育银鲫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饲料的血球蛋白粉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5%、5.0%、7.5%、10.0%、11.5%,对应的鱼粉含量分别为13.8%、10.7%、7.8%、4.8%、1.8%、0。试验期为8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添加量为7.5%、10.0%和11.5%时,鲫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形体指标和体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当饲料中血球蛋白粉添加量为11.5%时,鲫鱼的存活率有所下降。由此得出,在综合考虑饲料营养平衡的前提下,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血球蛋白粉与鱼粉的适宜比例为(7.5%:4.8%)^(10.0%:1.8%)。
马红叶元土蔡春芳宋亮胡显琼朱磊
关键词:血球蛋白粉鱼粉
鳀鱼粉、金枪鱼粉、鳕鱼排粉和酶解鳀鱼浆对黄颡鱼生长及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探讨鱼粉质量以及原料鱼加工方式对黄颡鱼生产性能、鱼体健康的影响,以30.5%的高灰分、高组胺鳀鱼粉(FM)为对照,按相同鱼粉蛋白质水平计算低灰分、高组胺的金枪鱼粉(TFM)和高灰分、低组胺的鳕鱼鱼排粉(CFM)在饲料中的用量;按鱼粉蛋白质含量的35%,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酶解鳀鱼浆(FPH);共设计4组等氮等能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养殖黄颡鱼[初始体质量(30.08±0.35)g]60 d。结果显示:FM组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最高,其次为FPH组,TFM和CFM组比FM组低11.4%、14.9%,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沉积率(PRR)和脂肪沉积率(FRR)也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CFM组肥满度(CF)、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均最高,HSI显著高于TFM(P<0.05)。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L)、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L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TFM组相比,FPH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分别降低42.0%、37.0%、35.0%,变化显著(P>0.05)。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黄颡鱼摄食较高组胺水平的饲料(FM、TFM组)后,胃部黏膜结构出现损伤,上皮细胞破损明显。研究表明: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12%的酶解鱼浆(干物质),其生产性能与30%鱼粉具有一定的等效性;鱼粉蛋白质用量相同时,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不受鱼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但饲料组胺水平较高时,其胃黏膜上皮细胞会出现损伤。
吴代武何杰汪冰王梦影周露阳高敏敏叶元土蔡春芳吴萍浦琴华
关键词:黄颡鱼鱼粉组胺
草鱼肠道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跨壁运输量被引量:13
2003年
采用离体灌注实验系统和茚三酮对氨基酸显色的实验方法,对跨过草鱼肠道壁的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分别研究草鱼肠道对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量。结果表明,在60min内草鱼肠道可对灌流的氨基酸进行持续的吸收转运,并在肠道外积累;当肠道内灌流氨基酸浓度逐渐增加时,肠道外只有苏氨酸的浓度与其起始浓度呈正相关变化,其他9种氨基酸在高浓度(10.0mmol/L)时的吸收转运量均显著下降,表现出高浓度氨基酸对吸收转运的"抑制"效应;通过对吸收转运量达到最大值时实验氨基酸的浓度与吸收转运量的比较,以及在氨基酸吸收转运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的比较分析表明,10种氨基酸在肠道吸收、转运量的变化行为特征有一些共性,也有氨基酸种类特异性。总体表现为,草鱼肠道对苏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等具有很高的吸收转运能力,而对精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等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差。
叶元土王友慧林仕梅罗莉
关键词:必需氨基酸肠道草鱼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