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相干斑
  • 4篇极化
  • 2篇遥感
  • 2篇遥感图像
  • 2篇双边滤波
  • 2篇图像
  • 2篇相干斑抑制
  • 2篇协方差
  • 2篇协方差矩阵
  • 2篇滤波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极化SAR
  • 2篇极化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处理技术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抑制

机构

  • 4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4篇刘坤
  • 3篇王爽
  • 2篇侯彪
  • 2篇马文萍
  • 2篇刘红英
  • 2篇焦李成
  • 2篇于佳平

传媒

  • 2篇兵工学报
  • 1篇雷达学报(中...
  • 1篇第二届高分辨...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矩阵对数累积量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去噪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噪声抑制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首次将矩阵的对数累积量应用于PolSAR去噪当中,由数据点的子视数据集计算滤波系数并结合非局部方法的思想实现了PolSAR的斑点噪声抑制。所用方法基于非局部策略选取同质区域,然后利用相干矩阵对数累积量计算得到的滤波系数进行加权滤波。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同质区域选取和滤波系数的计算均是针对相干矩阵进行的,相对于仅使用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或SPAN图像,其对极化数据的处理更具合理性。与其他PolSAR去噪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平滑同质区域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地物结构、细节以及纹理信息,并能更好地保持数据的极化相关性。
刘坤马文萍刘红英王爽
关键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噪声抑制梅林变换
基于子视数据相关性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噪声抑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 SAR)的子视数据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局部滤波器。非局部算法在一个较大的空域中搜寻待滤波元素所在图像块的相似图像块,并以基于它们的相似程度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加权滤波。因而相似度计算在非局部滤波器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olSAR图像子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包含有较对应的多视数据点之间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更加精准的计算非局部滤波器中相似度的估计。新提出的滤波器通过假设检验来估计两组子视数据集是否同质,并以此为依据估计图像块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同质区域的加权滤波实现对Pol SAR数据的噪声抑制。对比实验证实了新提出的滤波器的有效性和优异性能。
刘坤马文萍刘红英
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遥感图像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非局部
基于双边滤波的极化SAR相干斑抑制被引量:3
2014年
在对极化SAR数据进行相干斑抑制过程中,保持其极化信息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对极化SAR数据各元素进行独立的滤波是不可取。依据极化SAR数据形式及噪声模型,该文将双边滤波推广至极化SAR数据处理,推导出一种新的相似性距离度量公式,所提方法可以直接对极化协方差矩阵C或极化相干矩阵T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保持极化信息,有效地抑制相干斑,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持点目标、纹理结构等,在处理大幅面的极化SAR数据时简单、快速、有效。
王爽于佳平刘坤侯彪焦李成
关键词:双边滤波
基于双边滤波的极化SAR相干斑抑制
在对极化SAR数据进行相干斑抑制过程中,保持其极化信息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对极化SAR数据各元素进行独立的滤波是不可取的,依据极化SAR数据噪声模型,将双边滤波推广至极化SAR数据处理,推导出了一种新的相似性距离度量...
王爽于佳平侯彪焦李成刘坤
关键词:遥感图像极化SAR双边滤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