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英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孔径雷达
  • 3篇雷达
  • 3篇极化
  • 3篇极化合成孔径...
  • 3篇合成孔径
  • 3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相干斑
  • 1篇地物
  • 1篇地物分类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处理技术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英文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抑制
  • 1篇数据相关
  • 1篇数据相关性
  • 1篇统计特征
  • 1篇图像

机构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刘红英
  • 2篇王爽
  • 2篇马文萍
  • 2篇刘坤
  • 1篇杨淑媛
  • 1篇王蓉芳
  • 1篇焦李成
  • 1篇张二磊
  • 1篇石俊飞

传媒

  • 2篇兵工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矩阵对数累积量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去噪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噪声抑制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首次将矩阵的对数累积量应用于PolSAR去噪当中,由数据点的子视数据集计算滤波系数并结合非局部方法的思想实现了PolSAR的斑点噪声抑制。所用方法基于非局部策略选取同质区域,然后利用相干矩阵对数累积量计算得到的滤波系数进行加权滤波。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同质区域选取和滤波系数的计算均是针对相干矩阵进行的,相对于仅使用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或SPAN图像,其对极化数据的处理更具合理性。与其他PolSAR去噪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平滑同质区域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地物结构、细节以及纹理信息,并能更好地保持数据的极化相关性。
刘坤马文萍刘红英王爽
关键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噪声抑制梅林变换
基于子视数据相关性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噪声抑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 SAR)的子视数据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局部滤波器。非局部算法在一个较大的空域中搜寻待滤波元素所在图像块的相似图像块,并以基于它们的相似程度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加权滤波。因而相似度计算在非局部滤波器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olSAR图像子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包含有较对应的多视数据点之间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更加精准的计算非局部滤波器中相似度的估计。新提出的滤波器通过假设检验来估计两组子视数据集是否同质,并以此为依据估计图像块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同质区域的加权滤波实现对Pol SAR数据的噪声抑制。对比实验证实了新提出的滤波器的有效性和优异性能。
刘坤马文萍刘红英
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遥感图像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非局部
集成颜色特征和统计特征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城区分类框架(英文)
2016年
针对城区分类,利用颜色特征构造一个新颖的无监督的分类框架.首先,基于最近提出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数据的四分量分解模型,计算了常用的颜色空间:YUV,RGB,HSI和CIELab,通过引入颜色熵量化的选择颜色特征;然后,联合纹理特征和扩展的散射功率熵,用自适应的均值漂移算法分割PolSAR图像;最后,根据基于G0分布的距离测度合并聚簇为较为匀质的地物类别.通过L波段AIRSAR数据和C波段Radarsat-2的PolSAR数据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分类正确率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工作,提出的算法对于城区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刘红英王爽王蓉芳石俊飞张二磊杨淑媛焦李成
关键词:地物分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