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MRI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小脑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分析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血管闭塞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腰椎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神经鞘瘤
  • 1篇髓母细胞瘤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10篇李劲
  • 7篇梁宗辉
  • 6篇褚梅花
  • 3篇郝戈斌
  • 2篇叶涛
  • 2篇顾晓丽
  • 2篇卢家红
  • 2篇赵重波
  • 2篇李文元
  • 2篇朱雯华
  • 2篇杨明英
  • 1篇奚剑英
  • 1篇汪寅
  • 1篇赵华丽
  • 1篇付建辉
  • 1篇罗苏珊
  • 1篇何正颖
  • 1篇李克
  • 1篇蔡爽
  • 1篇彭秀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李劲梁宗辉褚梅花郝戈斌杨明英顾晓丽叶涛高信芳
微囊型脑膜瘤的MRI特征和病理对照
褚梅花李劲梁宗辉
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2型1例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2型(EDMD2)的临床表型、基因型及肌肉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EDMD2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MRI、肌肉病理资料,并检测患者及其母亲LMNA基因,结合文献对EDMD2的表型和肌肉MRI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LMNA基因检测示c.1583C>G杂合错义突变,具有EDMD的典型表现(房性早搏和短阵房速的心脏受累、强直脊柱、跟腱挛缩)和不典型表现(中轴-近端分布的肌无力、无肘关节挛缩)。本病例及既往报道带有同样基因突变的共计8例患者分析表明,各病例在关节挛缩、肌无力的分布、心脏受累方面表现各异;本例患者肌肉MRI表现为股中间肌、大收肌和长收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选择性受累,与既往报道的EDMD2肌肉MRI特点一致。结论 EDMD2的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尚不清楚,可能存在其他影响表型的遗传和非遗传因素;肌肉MRI可以为EDMD2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蔡爽朱雯华王蓓李劲付建辉汪寅赵重波卢家红
关键词:核磁共振
小脑神经鞘瘤1例
2017年
男,53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行走不稳,易向右倾倒,无恶心呕吐,之后头晕加重。行走缓慢.步幅蹒跚,偶有右耳耳鸣,来院就诊。查体双侧咽反射减退,伸舌向右偏,右侧肢体共济运动不稳准,闭目直立征阳性。头颅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伴大小不等囊性变.大囊位于肿瘤边缘,微囊到中囊变位于肿瘤内,周围无明显水肿,第四脑室和脑干受压推移;
彭秀华李劲宋慧晔梁宗辉
关键词:小脑肿瘤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髓母细胞瘤的MRI和MRS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对肿瘤发生部位、MRI信号、增强后强化、囊变、出血以及MRS等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髓母细胞瘤中22例位于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区,9例位于半球;其中T1WI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29例,等低混杂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或不均匀略高信号24例,高信号5例;DWI高信号32例;增强扫描轻度或中度云絮状强化17例,明显强化11例;病灶内微囊变20例,中囊变6例;19例见瘤周囊变。以10岁或20岁为界分组,χ2分析发生于中线和小脑半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例行1H-MRS检查,实性部分Cho峰明显升高,NAA峰降低,Cho/Cr及Cho/NAA明显升高,Lac峰轻度升高。结论:髓母细胞瘤在MRI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MR多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李劲梁宗辉李克褚梅花赵华丽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
MDCT对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明确诊断的63例做过MDCT的肠道疾病患者,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方法,观察肠道疾病的MDCT表现。结果:结肠肿瘤22例,小肠肿瘤5例,表现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性肿块,部分近端肠腔扩张,或肠壁黏膜异常强化。肠梗阻16例,表现为近端肠腔扩张,远端肠腔萎陷,肠扭转还可见鸟嘴征。炎症11例,表现肠壁增厚,强化呈靶征,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部分可见渗出及包块,周围血管扩张呈梳征。肠系膜转移5例,表现肠系膜密度明显增高,并可见多发或弥漫性结节影,呈网膜饼征。其他4例,包括腹茧症2例、肠系膜上动脉附壁血栓1例、胃结肠瘘1例。结论:MDCT能全景式、全方位展示肠道、肠系膜及血管,对肠道疾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劲梁宗辉褚梅花叶涛顾晓丽何正颖
关键词:肠道疾病多排螺旋CT
von Hippel-Lindau病1例
本例von Hippel-Lindau病变的发病过程基本符合VHL发展过程,患者26岁时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32岁时因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再次手术。本次患者以糖尿病入院,CT检查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再发,并发现胰、肝、肾多...
李文元郝戈斌李劲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CT在急性肠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30例急性肠缺血和患者CT检查,来评价CT对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急性肠缺血的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10例,肠系膜上静脉(SMV)栓塞11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栓塞2例,肠系膜动静脉栓塞4例(其中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扭转1例)。非闭塞性肠灌注血量减少(NOI)3例(阑尾回盲部脓肿)。通过CT检查,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通过直接征象血管内充盈缺损27例,间接征象:局部肠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积液23例,肠壁增厚20例,肠壁密度改变26例,肠壁气肿15例,血管内积气2例,肠系膜水肿26例及腹水15例,腹腔及肠系膜处散在游离气体5例。结论对急性肠缺血病人行CT检查能较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的CT征象和临床实验室检查,均可对急性肠缺血做出较正确的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较少漏诊及误诊率。
郝戈斌李劲李文元杨明英
关键词:肠缺血肠系膜血管闭塞体层摄影
腰椎椎管内副神经节瘤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不适,无肢体抽搐。3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下肢行走尚好,自感排尿有影响。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褚梅花李劲梁宗辉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腰椎磁共振成像
Dysferlin肌病下肢肌群MRI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Dysferlin肌病及不同临床亚型的下肢肌群MRI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42例经免疫印迹或DYSF基因确诊的Dysferlin肌病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肌酸激酶(CK)、改良Gardner-Medwin和Walton(GM—W)评分以及MRI T1WI及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图像。按照Mercuri脂肪替代评分标准对各肌肉评分。按临床亚型分为Miyoshi肌病(MM)、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LGMD2B)及临床症状前期(2例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及2例运动不耐受患者)。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MM和LGMD2B组上述指标及肌肉脂肪替代评分的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脂肪化评分与病程及GM—W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39例行大腿MRI扫描,36例行小腿MRI扫描。在大腿层面,Dysferlin肌病的MRI脂肪化缺乏特异性,前后组肌群均可受累,而股直肌、缝匠肌及股薄肌受累相对较轻;在小腿层面,受累最明显的为比目鱼肌,其次为腓肠肌,形成前组(胫前肌、胫后肌以及腓长肌)肌群和后组(腓内、外肌)肌群受累轻而中间的比目鱼肌受累重的“三明治”样结构。4例临床症状前期患者中3例STIR提示小腿后群肌水肿,以比目鱼肌最明显。38例有症状患者中14例为MM,24例为LGMD2B。除内收肌(F=5.239,P=0.028)、半膜肌(F=6.703,P=0.014)、半腱肌(F=7.689,P=0.009)外,MM组和LGMD2B组的肌群脂肪化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F=0.066~3.907,P均〉0.05)。4例临床症状前期患者中,3例STIR提示小腿后群肌水肿,以比目鱼肌最明显。42例患者下肢肌脂肪化评分与病程(rs=0.732,P=0.000)及GM—W评分(rs=0.485,P=0.001)呈正相关。结论中国Dysferlin肌病MRI大腿层面股直肌、缝匠肌及股薄肌受累较轻;小腿层面呈特征性的“三明治”样改变。Dysferlin肌病肌肉受累模式MRI特征有助与炎性�
李劲褚梅花朱雯华罗苏珊赵重波卢家红梁宗辉奚剑英
关键词:肌疾病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