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如锋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竹节参
  • 3篇皂苷
  • 2篇多糖
  • 2篇皂苷成分
  • 2篇竹节参多糖
  • 2篇活性
  • 1篇血脂
  • 1篇药材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野生
  • 1篇野生资源
  • 1篇野生资源保护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现状
  • 1篇皂苷含量
  • 1篇镇痛

机构

  • 10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博海生物...

作者

  • 10篇王如锋
  • 9篇陈平
  • 7篇贾放
  • 2篇周蓉蓉
  • 2篇陈新
  • 2篇杨小林
  • 2篇江春紫
  • 2篇汤进
  • 2篇马芳
  • 1篇郑灿辉
  • 1篇任晓慧
  • 1篇任雪琴
  • 1篇张长春
  • 1篇吴兵
  • 1篇刘嘉
  • 1篇曾万勇
  • 1篇周有骏
  • 1篇肖晏婴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年份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茯苓的繁育与栽培现状
茯苓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独特的保健功能而备受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在茯苓的种质资源、繁育以及生产栽培中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我国中药茯苓的规范化种植生产提供依据。
马芳陈平王如锋汤进
关键词:菌种种质资源
竹节参药材不同部位皂苷成分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竹节参药材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方法;并对鄂产竹节参植物不同部位中竹节参总皂苷、竹节参皂苷Ⅴ、Ⅰb、Ⅳ和Ⅳa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竹节参不同部位中的总皂苷成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的含量;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部位竹节参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含量,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00 mm,5μm),流动相35%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竹节参根茎干中总皂苷、皂苷Ⅴ、Ⅰb、Ⅳ和Ⅳa含量分别为14.49%,4.97%,0.47%,4.90%和2.49%;芦头结节部分分别为11.91%,2.57%,1.18%,3.46%和1.62%;地上茎叶部分分别为0.56%,0.05%,0.01%,0.07%和0.03%。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鄂产竹节参地下根茎部分中根茎干和芦头结节的有效成分总皂苷含量较高,地上茎叶部分皂苷含量较低,有效成分含量与其传统的药用部位相符;竹节参药用部位中皂苷Ⅴ、Ⅰb、Ⅳ和Ⅳa成分分布均匀,且含量占总皂苷的2/3以上,可以作为竹节参药材质量评价指标。
贾放陈平王如锋周蓉蓉
关键词:竹节参皂苷成分
竹节参多糖对高血脂模型小鼠的影响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竹节参多糖(D1)降血脂的药理活性。方法:腹腔注射75%蛋黄生理盐水溶液0.02mL.g-1建立小鼠高血脂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2个阳性对照组(血脂康组及辛伐他汀组)和2个试验组(D1高剂量组及D1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高脂模型组给予蛋黄乳溶液和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配成混悬药液样品。测定给药后动物血浆中TG、TC、LDL-C、HDL-C的浓度。结果: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竹节参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
杨小林陈平王如锋贾放
关键词:竹节参多糖小鼠降血脂
新型三唑二氧戊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真菌活性
2012年
目的合成(E)1-[4-(2,4-二氟苯基)-2-[2-(4-氟苯基)-乙烯基]-[1,3]二氧戊环-4-甲基]-1H-[1,2,4]三氮唑化合物的几何异构体,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间二氟苯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与三氮唑缩合、环氧化,得到中间体1-[2-(2,4-二氟苯基)-2,3-环氧丙基]-1H-1,2,4-三唑甲磺酸盐,将环氧化物甲烷磺酸盐水解,然后与对氟肉桂醛缩合脱水制得目标化合物6 Ka和6 Kb,经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并测试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6 Ka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为顺式构型。6Kb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为反式构型。目标化合物对5种致病真菌在体外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 Kb的抑菌活性优于化合物6Ka。结论该类型反式构型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优于其顺式构型。
任晓慧陈新刘嘉郑灿辉任雪琴吴兵王如锋周有骏
关键词:晶体结构抗真菌活性
濒危药用植物竹节参的资源及应用现状
对我国濒危药用植物竹节参的物种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分析其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并对人参属植物竹节参种群的生境进行评价;发现目前竹节参种群资源分布稀少零散,产量严重下降,竹节参以及同属相似种均已处在濒危状态,...
王如锋陈平陈新曾万勇贾放
关键词:竹节参野生资源保护药用植物
肝毒清滴丸的保肝、镇痛和抗炎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肝毒清滴丸的保肝、镇痛和抗炎作用,并与健肝乐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观察对比肝毒清滴丸和健肝乐颗粒的保肝作用;通过小鼠耳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对比肝毒清滴丸和健肝乐颗粒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通过小鼠扭体和热板试验,观察对比肝毒清滴丸和健肝乐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肝毒清滴丸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GPT和GOT的含量(P<0.01),与健肝乐颗粒比较,低、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能显著降低MDA和升高SOD,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健肝乐颗粒比较,升高SOD差异有显著性(P<0.01),降低MDA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肝毒清滴丸能较强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且可剂量依赖性缓解小鼠腹腔渗出性炎性作用,与健肝乐颗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小鼠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能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与健肝乐颗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毒清滴丸具有保肝、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优于健肝乐颗粒。
周蓉蓉陈平江春紫王如锋
关键词:保肝镇痛抗炎
正交试验法优选肝毒清胶囊的提取工艺
2011年
探讨肝毒清胶囊处方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肝毒清胶囊处方中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提取率的影响,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甘草粒径为0.9—2mm,白芍为0.9—2mm,加16倍量的水,浸泡1 h,煎煮3次,每次2 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达16.893 mg/g,优选出的工艺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江春紫陈平贾放王如锋
关键词:正交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节参茎叶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竹节参茎叶中人参皂苷Rg1和Re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Bon Chrom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22.5%乙腈-0.1%磷酸水(1:2);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20μL。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012 5~0.100 0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5.28%,RSD为0.78%(n=5);人参皂苷Re在0.012 5~0.100 0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6.37%,RSD为1.73%(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竹节参茎叶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
肖晏婴陈平张长春王如锋贾放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高效液相色谱法
鄂产竹节参不同部位中皂苷成分的含量分析
目的:对鄂产竹节参植物不同部位中竹节参总皂苷、竹节参皂苷Ⅴ和Ⅳa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评价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竹节参中的总皂苷成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HPLC 法测定竹节参皂苷Ⅴ和...
贾放陈平王如锋周蓉蓉
关键词:皂苷含量
鄂产竹节参多糖的抗炎、镇痛活性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提取分离竹节参多糖,初步研究其化学组成及评价抗炎镇痛的活性。方法:采用化学法测定竹节参多糖的成分,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和小鼠热板、扭体试验分别考察其抗炎、镇痛效果。结果:分析显示竹节参多糖中含有α-吡喃糖环结构;竹节参多糖能够有效延长小鼠痛阈值,减少扭体次数,抑制耳肿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竹节参多糖为竹节参中抗炎镇痛活性成分之一。
王如锋陈平贾放马芳汤进杨小林
关键词:竹节参多糖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