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海

作品数:45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肿瘤
  • 8篇肝细胞
  • 6篇病毒
  • 5篇切除
  • 5篇肝癌
  • 5篇肝脏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手术
  • 4篇外科
  • 4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4篇静脉
  • 4篇VX2肿瘤
  • 3篇胆道
  • 3篇胆管
  • 3篇胆囊
  • 3篇疫苗
  • 3篇外科治疗

机构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解放军第30...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潍坊医学院附...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王兆海
  • 16篇彭承宏
  • 13篇张绍庚
  • 13篇韩宝三
  • 8篇李宏为
  • 7篇张培瑞
  • 7篇李志伟
  • 6篇张克明
  • 6篇张瑞
  • 5篇宋少莉
  • 5篇沈柏用
  • 4篇刘建军
  • 4篇黄钢
  • 4篇王希良
  • 4篇杨鹏辉
  • 4篇段跃强
  • 4篇高长有
  • 4篇周光文
  • 3篇朱震宇
  • 3篇程东峰

传媒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核技术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与人肝细胞系L02相容的聚丙烯生物杂化界面(英文)
2008年
学术背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肝细胞/聚合物界面是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构建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使用的生物反应器并不理想。目的:构建与人肝细胞相容的聚丙烯生物杂化界面,为用聚丙烯中空纤维管构建生物人工肝反应器奠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相容性实验,于2003-02/10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材料:聚丙烯利用光化学接枝聚合改性技术,在微孔聚丙烯超滤膜表面通过化学键的形式接枝亲水性丙烯酰胺基团形成接枝改性微孔聚丙烯超滤膜。方法:将人肝细胞系L02接种于聚丙烯膜、接枝改性聚丙烯膜表面,以聚苯乙烯作为正常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聚丙烯膜接枝改性前后的静态水相接触角度;人肝细胞系L02在不同材料表面形态、贴壁率及增殖活性。结果:聚丙烯膜接枝改性后的静态水相接触角小于接枝前(P<0.05)。人肝细胞L02在改性后聚丙烯膜上的贴壁率为0,细胞成球形聚集体生长,其增殖活性明显高于聚苯乙烯和改性前聚丙烯膜。结论:在聚丙烯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可建立良好的人肝细胞系L02与聚丙烯生物杂化界面,并可通过简单的静止培养形成肝细胞球形聚集体。
韩宝三沈柏用张瑞高长有马祖伟王兆海程东峰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细胞聚丙烯类表面改性生物材料
肝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况被引量:13
2008年
彭承宏李勤裕王兆海
关键词:胆道肿瘤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胆管支气管瘘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深入了解肝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肝癌RFA术后引起B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明确诊断后,该BBF患者接受了肝左外叶切除术及胆管支气管瘘修补术,术后14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术后2月复查CT提示瘘管消失。结论咳胆色素痰(bilioptysis)是BBF最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证实在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BBF的有效方法。
王继涛孙百军张绍庚张克明王兆海朱震宇
关键词:胆管支气管瘘射频消融术肝癌
术中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IOUS)在原发性肝癌首次肝切除及再次肝切除中的有效性。方法对430例原发性肝癌、555次肝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OUS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中的作用,随访患者手术后的远期效果。结果在目前所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IOUS的诊断率最高。在第二次肝切除手术中,各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率都有轻度降低。在第一次肝切除手术组,IOUS在30例患者共发现56个新肿瘤(7.0%);第二次肝切除手术组,IOUS在8例患者共发现13个新肿瘤(7.3%)。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术手术中,肿瘤的平均直径分别为(8.7±3.8)mm和(9.0±5.2)mm。由于IOUS的缘故,第一次及第二次肝切除手术组中分别有24例(5.6%)和7例(6.4%)患者改变了手术方案。尽管第一次肝切除手术时IOUS发现新肿瘤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但术后经适当治疗,其远期效果与IOUS未发现新肿瘤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但IOUS仍为目前最敏感的检查手段。在复发性肝癌行再次肝切除时,IOUS对于发现新的肿瘤同样重要。IOUS发现新肿瘤的患者术后极容易复发,术后定期随访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非常重要。
张克明李高桦洪志贤齐瑞兆王兆海唐伟国土典宏幕内雅敏
关键词:术中超声肝细胞癌肝切除
肝干细胞来源研究进展
2006年
韩宝三王兆海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脏干细胞
层层自组装阿霉素缓释微囊治疗兔VX2肝癌的实验研究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除手术治疗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规范化综合治疗是肝癌临床研究的首要问题。设计研制新型的靶向缓释药物,维持药物在肝癌的局部高浓度持续释放,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和减轻肝脏功能...
王兆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药物载体
文献传递
带血管蒂组织瓣在医源性胆道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组织瓣在医源性胆道损伤中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于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患者,分别使用脐静脉瓣、胃瓣、胆囊瓣、空肠瓣以及圆韧带瓣进行修复。结果胆道修复术采用脐静脉瓣1例、胃瓣1例、胆囊瓣1例、空肠瓣4例以及圆韧带瓣4例。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所有患者于出院后肝功能指标及胆道影像学表现均基本正常。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手术为围肝门操作的精细手术。带血管蒂组织瓣修复重建术在恢复胆道连续性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朱震宇段伟宏张克明李志伟王兆海孙百军张培瑞王瑞兰吴建中张绍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胆肠吻合术
腹部淋巴血管瘤九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伴有毛细血管增生的淋巴管瘤即为淋巴血管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头颈部,是一种先天畸形或发育缺陷,常见于儿童,成人少见。虽然少见部位如肠系膜、网膜、腹膜后等淋巴管瘤的个例报道时常见到,但腹部淋巴血管瘤非常罕见。本文总结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例腹部淋巴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王兆海韩宝三彭承宏
关键词:淋巴血管瘤诊治分析腹部毛细血管增生间叶组织发育缺陷
腹部淋巴血管瘤诊断与治疗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淋巴管瘤伴有增生的毛细血管即为淋巴血管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头颈部,为先天性畸形或发育缺陷,常见于年幼的儿童,成人少见。虽然少见,但肠系膜、网膜、腹膜后等淋巴管瘤的个例报道还时常见到。所以现就腹部淋巴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作如下评述。
彭承宏王兆海
关键词:淋巴血管瘤腹部淋巴管瘤先天性畸形毛细血管良性肿瘤
不同部位接种兔VX2肿瘤的18F-FDG PET/CT观察?
目的:研究兔 VX2肿瘤接种后不同时间F-FDG PET/CT 代谢变化,以及接种肝脏和前肢皮下不同部位肿瘤 FDG 代谢的差别。方法:①8只肝脏(组Ⅰ)和8只双侧前胸壁皮下(组Ⅱ)接种 VX2兔肿瘤模型,分别于接种后第...
宋少莉王兆海刘建军万良荣吴书其黄钢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