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率及与血压达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对全程管理良好的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及与血压达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就诊〉60岁的男性患者,按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及当前的血压控制情况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高血压控制达标组和高血压控制不达标组。调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的检出率及与血压达标的相关性。结果该群体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79.23%)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糖、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控制较好。正常血压组、高血压控制达标组和高血压控制不达标组患者的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患病率分别为10.50%、22.60%和42.20%。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病率3组相近似,分别为1.30%vs 1.30%vs 2.00%;高血压控制不达标组和高血压控制达标组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22.50%vs 10.30%vs 6.10%;17.60%vs 11.10%vs 3.10%)。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的总患病率进行比较发现,高血压控制达标组和控制不达标组的发病风险也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OR 2.178,95%CI为1.328-3.573,P=0.002;OR 4.710,95%CI为2.596-8.544,P=0.000)。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理想血压的控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龄和伴随疾病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患者预后。
- 杜辉蔡毅王晓曦范利崔华
- 关键词:高血压现患率
- 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从解放军总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到的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从普通病区出院的所有年龄≥65岁、临床诊断符合CRS定义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登记患者年龄、性别、就诊病因、伴发疾病、住院时间及转归等,从住院病历中和实验室信息系统提取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以及入院时血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结果 197例患者符合CRS诊断。年龄(78.91±7.94)岁,中位住院时间13(7,25)d。其中Ⅰ型37例,占18.78%;Ⅱ型59例,占29.95%;Ⅲ型15例,占7.61%;Ⅳ型26例,占13.20%;Ⅴ型60例,占30.46%。利尿剂是CRS最常用的治疗药物(78.7%),55例患者(27.92%)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Ⅲ型和Ⅳ型CRS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最多。197例老年CRS患者住院死亡75例,占38.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频率、白细胞、血清白蛋白和肾脏替代治疗是住院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Ⅰ型和Ⅴ型CRS所占比例最高,Ⅰ型、Ⅲ型和Ⅴ型CRS的死亡率高。年龄、血白细胞增加、呼吸频率增快和肾脏替代治疗是预测死亡的独立预警因素。
- 杜辉刘桂峰杨洁
-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转归
- 服药时间对硝苯地平缓释片(Ⅱ)降压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1临床资料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伲福达)20mg,2/d(8:00,18:00),观测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晨起服药前(6:00—7:00)147±8/72±5mmHg,服药后(9:00)128±7/63±4mmHg。动态血压监测见服药后8-10h血压开始明显升高。遵医嘱将2例服药时间改为10mg,1/8h(6:30,14:30,22:30);6例服药时间改为20mg/早(6:30)、10mg/午晚(14:30,22:30),7-10d后再次观测动态血压,服药前血压138±7/70±5mmHg,服药后128±8/64±5mmHg。晨平均收缩压降至正常范围,服药后收缩压降幅明显低于调整前。
- 杜辉范英鲜
-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服药时间降压作用动态血压监测老年收缩期服药后
- 高龄胆管中段癌切除及胆肠吻合术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92岁,主因皮肤黄染,尿黄、大便灰白1~2d,查体发现肝门部占位病变,在门诊行B超检查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见低回声肿块0.85cm-3.0cm,考虑肝门部胆管癌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于2011年12月2813收入院。
- 杜辉凌晓晨袁军
- 关键词:胆管癌
- 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住院治疗,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VT的13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老年DVT患者的年龄为65~96(75.8±7.6)岁,其中男83例(62.41%),女50例(37.59%)。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84.96%),其中以左下肢最为常见占48.12%,上肢及颈内静脉血栓占15.04%。高血压、动脉硬化及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前3位并发疾病。112例患者(84.21%)应用抗凝治疗,19例(14.29%)接受了溶栓治疗,2例(1.50%)实施了手术取栓术,15例(11.28%)植入了下腔静脉滤器。133例患者共发生肺栓塞16例(12.03%),死亡19例(14.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及感染是住院老年患者DVT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DVT主要发生在下肢,但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有增多趋势,增龄及感染是老年患者DVT死亡的高危因素。
- 杜辉袁军凌晓晨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老年
- 9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超高龄老年(≥90岁)住院患者的住院现况及其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检索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期间从我院普通病区出院的所有年龄≥90岁的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登记患者年龄、性别、就诊病因、住院病区、住院时间、转归等病历资料,从住院病历中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系统提取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以及入院时血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结果过去1年间,我院年龄≥90岁住院患者共231例,住院340例次,患者年龄(92.09±2.08)岁,中位住院时间10(5,16)d。入院诊断前3位疾病分别为肺部感染、冠心病和骨折。231例超高龄老年住院患者中死亡40例(17.32%)。死亡患者的前3位人院诊断分别为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和晚期恶性肿瘤。多因素分析显示,因肺部感染住院、休克指数(SI)≥0.7,中性粒细胞比例≥0.7,血尿素≥12mmol/L和白蛋白〈35g/L是高龄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肺部感染是≥90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入院原因,应加强超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炎症状态、循环状态和营养状态的评估。
- 杜辉杨洁刘桂峰
- 关键词:老年人肺部感染转归
- 百岁老人住院病因和转归情况的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百岁老人住院病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年龄≥100岁的患者。结果10年间共有17例患者住院治疗26次。前3位住院病因分别为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及股骨骨折,伴随慢性基础疾病数为4.76±2.44。76.47%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70.58%伴有心律失常。8例患者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75.00%)。结论肺部感染是引起百岁老人住院及死亡的首位原因,营养不良是住院百岁老人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杜辉刘俊
- 关键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
- PICC两种固定方式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选择出一种更为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为改良后PICC置管固定法,对照组为普通固定法,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无置管处感染,无堵管、脱管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73,11.38,11.38;P〈0.01)。结论采用改良后PICC固定法减少了感染、堵管、脱管现象,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
- 高洁杜辉刘桂峰董晓亮沙媛
- 关键词: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