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贞

作品数:2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合金
  • 5篇氢脆
  • 5篇氢脆敏感性
  • 4篇回火
  • 4篇回火温度
  • 3篇冶炼
  • 3篇真空
  • 3篇氢扩散
  • 3篇力学性能
  • 3篇管线钢
  • 3篇非晶
  • 3篇非晶合金
  • 3篇DP
  • 3篇力学性
  • 2篇带材
  • 2篇单辊
  • 2篇电解液
  • 2篇动力学
  • 2篇镀锌
  • 2篇真空冶炼

机构

  • 29篇武汉科技大学
  • 6篇武汉钢铁股份...
  • 2篇武汉钢铁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中央研究院

作者

  • 29篇王贞
  • 23篇刘静
  • 8篇鲁修宇
  • 7篇黄峰
  • 5篇甘章华
  • 4篇蒋跃东
  • 3篇徐黎明
  • 3篇汪汝武
  • 3篇帅习元
  • 3篇陈汉杰
  • 2篇周欢华
  • 2篇范丽霞
  • 2篇邓照军
  • 2篇卢志红
  • 2篇徐勇攀
  • 2篇贾涓
  • 1篇李钰
  • 1篇吴超
  • 1篇李新
  • 1篇罗德信

传媒

  • 4篇金属热处理
  • 3篇热加工工艺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物理实验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工程职业...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火温度对DP600钢氢扩散及氢脆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和双电解池氢渗透试验,结合SEM、TEM、EBSD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DP600钢中显微组织变化对其氢扩散及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P600钢的氢脆敏感性和有效氢扩散系数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钢中位错、小角度晶界等可逆氢陷阱浓度降低以及碳化物/基体界面、大角度晶界等不可逆氢陷阱浓度增加有关。其中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使碳化物/基体界面捕获的氢原子分布均匀,导致试验钢的氢脆敏感指数由44.6%(270℃)下降至1.8%(350℃)。综合考虑回火温度对试验钢强度和氢脆敏感性的影响,DP600钢的最佳回火温度为330℃。
王贞刘静黄峰毕云杰柯书忠
关键词:回火温度氢扩散氢脆敏感性
一种利用废钢高效制备高纯高压氢气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钢高效制备高纯高压氢气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氢气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集气瓶、析氢室、析氢介质、制氢钢片、对电极、充氢室、电解液、排气口和电解液入口,集气瓶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析氢...
刘静彭志贤黄峰王贞黄鹏威李铭扬胡荣哲
一种高强韧性双相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低密度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性双相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强韧性双相低密度钢通过成分设计,降低了碳含量,同时通过Mn和Al之间质量比的控制,并配合特定的处理工艺,避免了κ碳化物在材料基...
刘静刘子奇葛锐彭志贤王贞
含钴Finemet型合金结晶动力学与性能研究
Yoshizawa等人于1988年发明了成分为FeSiBCuNb的Finemet合金薄带,该合金以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高频应用过程中存在电阻率低和高频损耗大的缺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
王贞
关键词:晶化动力学磁性能磁粉芯
文献传递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案是:该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原子百分含量是:Fe为72.5~76.5%,Si为9~12%,B为9~9.6%,Cu为0.8~1.2%,Co为0.3~0...
甘章华徐黎明刘静王贞陈汉杰周欢华
回火温度对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常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一种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TMCP状态下的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少量马氏体;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回火索氏体,且析出了部分碳化物。断口呈韧窝特征,夹杂物一般为Al2O3、MnS和TiO2的两种或多种复合型夹杂物。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铁素体基体上的碳化物聚集长大。经过回火处理后,试样抗拉强度急剧下降,而冲击韧性得到大幅改善,延伸率逐渐升高,其最佳回火温度范围是600~630℃。
王贞刘静鲁修宇邓照军
关键词:回火机械性能
热处理对DP钢氢扩散及氢脆敏感性的影响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及氢渗透实验,结合OM、SEM等手段,研究了淬火温度及回火温度对DP钢氢扩散及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含量增加,使DP钢中有效氢扩散系数降低,氢脆敏感性增强,但其变化幅度会...
王贞刘静黄峰张施琦
关键词:淬火温度回火温度氢扩散氢脆敏感性
Finemet-Co非晶合金的结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标准的单辊甩带技术在大气环境下制备了Fe73.5-xCoxSi13.5B9Cu1Nb3(x=10、30、50)非晶条带。在550和600℃下分别对非晶条带进行真空等温退火1h,从而在非晶基体中形成纳米晶相。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550和600℃真空等温退火1h后,Fe73.5-xCoxSi13.5B9Cu1Nb3(x=10、30、50)非晶条带中析出的α-Fe(Co、Si)相的平均晶粒尺寸D分别为19.3、20.1、22.8nm和24.8、25.2、26.5nm。基于差热分析的数据,利用Kissinger、Ozawa和Augis-Bennett模型计算了非晶条带的初始结晶激活能,利用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计算了非晶条带初始结晶的局域Avrami因子n,局域Avrami因子n随晶化体积分数α的显著变化说明非晶条带非等温初始结晶的机理在不同的晶化阶段是不一样的,晶化初期(0<α<0.2)是扩散控制的三维形核和晶粒生长的整体晶化,形核速率逐渐减小;晶化中后期(0.2<α<1.0)为一维形核和生长的表面晶化过程,形核速率近似为零。
汪汝武刘静王贞王克雷徐勇攀甘章华卢志红李云宝王登京袁洁王玉华
关键词:纳米晶材料结晶动力学
含钒中锰热成形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2023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一种含钒中锰热成形钢进行了热模拟拉伸试验。观察了高温拉伸断口形貌和断口附近的显微组织,研究了拉伸温度和均热温度对中锰热成形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结果表明,经960℃与1200℃均热拉伸时,试验钢分别在830℃和850℃出现塑性低谷,此时断面收缩率分别为79.8%和58.4%。960℃均热830℃拉伸后含有较多较大的夹杂和析出颗粒,但由于原奥氏体晶粒较小,具有较好的塑性,拉伸断口为韧窝形貌。1200℃均热850℃拉伸后夹杂与析出颗粒相对较少较小,原奥氏体晶粒较大,塑性相对较差。
魏成实贾涓王贞葛锐刘静
关键词:拉伸温度热塑性
高强度超细晶X120管线钢的回火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常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一种高强度X12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回火处理后板条间M/A膜明显弱化,贝氏体板条出现粗化和合并,板条间界呈锯齿状发展,原有析出相长大并有含Nb第二相进一步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中的贝氏体板条宽度增大,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增加。热轧态试验钢的力学性能优良:R eL=920 MPa,R m=1100 MPa,A=13.0%,KV2(-20℃)=227 J;但是随着回火温度从450℃升高到610℃,材料的屈服强度从910 MPa增大至970 MPa;冲击吸收能量(-20℃)从213 J降至173 J;抗拉强度在1010 MPa和982 MPa之间波动,530℃回火时最小。
鲁修宇王贞蒋跃东帅习元刘静
关键词:X120管线钢回火温度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