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毛竹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竹笋发育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6年
- 以已知拟南芥和水稻生长素响应因子(ARF)蛋白质序列对毛竹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显示,毛竹基因组编码39个ARF转录因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毛竹ARF基因家族进行分析显示,毛竹ARF基因家族具有进化上的保守性;采用RT-PCR技术研究毛竹竹笋形成过程中ARF基因家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竹笋形成过程中ARF18和11-2基因分别在笋芽萌动和笋体形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而ARF6-2基因参与竹笋发育的各个阶段.
- 陈磊李晨曦江涛杨兆河黄志明苏军刘伯斌
- 关键词:毛竹
- 松突圆蚧种群耐寒性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过冷却点、低温暴露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等指标评价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各季节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波动在-22.4~-3.1℃之间,以冬季雌成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低(-14.83℃),显著低于夏季雌成虫、冬季1龄若虫和初孵若虫(P<0.01),但其它发育阶段在冬、夏季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冬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和种群总体在-20~0℃下的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均明显低于夏季;1龄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和种群总体的致死中低温累积与季节性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R>R0.05=0.950,n-2=2),但各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与其致死中低温累积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松突圆蚧冬季种群耐寒性最强,夏季种群最弱;该虫耐寒性的这一季节适应性并不依赖于过冷却点,而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 张飞萍钟景辉江宝福粱光红苏军任媛媛
- 关键词:松突圆蚧耐寒性过冷却点
- 固体培养内生真菌对土壤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明晰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耐盐生长中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探讨利用内生真菌提高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的可能,将两株耐盐内生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Z1(T3)、炭团菌(Hypoxylon sp.)Y6(T4)及其混合菌(T2)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添加到栽植有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幼苗的不同盐度(质量分数为0、3‰、6‰、9‰)盆钵土壤中,以添加菌株载体(T1)和无添加(CK)为对照,研究固体培养内生真菌对土壤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抗逆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幼苗的生物量,幼苗生理特征受土壤盐度、时间和菌株种类影响较大。3‰盐度下,T2处理15天后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45天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CK、T1,相对电导率(REC)在T2、T3和T4处理胁迫期都显著降低;9‰盐度下,T2、T3和T4处理实验期内REC、H2O2含量显著降低,胁迫60天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SS含量、SOD活性、CAT活性显著增加,T2处理的SP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同样显著增加。采用逐步回归建立了菌株处理下幼苗生理特征与生物量关系的回归方程模型,通径分析表明REC、POD活性和SS含量为影响生物量的主要生理因素。综上,不同菌株对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氧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混合菌的拮抗作用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盐胁迫下木麻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逆酶、生物量与木麻黄内生真菌的关系,为木麻黄抗逆工程菌的发掘提供了研究基础。
- 李冠军陈珑余雯静苏亲桂吴承祯苏军苏军
- 关键词:木麻黄土壤盐度内生真菌植物生理通径分析
- 化感物质混合胁迫下杉木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明晰自毒胁迫下内生真菌对宿主杉木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利用内生真菌缓解杉木自毒作用的可能,在课题组前期已获得2株对杉木幼苗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CG2柱孢属Cylindrocarpon sp.、aJ4毛霉属Mucor sp.)基础上,测定不同浓度(0、40、80、120 mg/L)化感物质混合(邻羟基苯甲酸∶肉桂酸=4∶1混合液)胁迫下,感染(EI)与未感染(CK)内生真菌的杉木植株在不同胁迫时期(0、30、45、60 d)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菌株处理(单菌与两者混合菌株Ca)对杉木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并未显著提高杉木幼苗叶绿素a、b含量;aJ4、CG2菌株侵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杉木幼苗化感物质的混合胁迫,在轻度、中度、重度及胁迫中期、后期(0 mg/L 45 d,80 mg/L 45-60 d,120 mg/L 60 d)下有明显的效果,表现在与CK杉木幼苗相比,EI杉木幼苗初始荧光参数(F_(o))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显著增加;EI杉木幼苗仅能在低浓度及短期内缓解化感物质混合胁迫对杉木植株细胞膜的损害,降低丙二醛(MDA)及相对电导率含量,提升杉木幼苗SOD、POD活性;与CK杉木幼苗相比,EI杉木幼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增加显著.可见,2种内生真菌及其混合菌侵染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同浓度杉木化感物质混合胁迫对杉木幼苗生理及酶活性的损害,提升杉木幼苗抗逆性,但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J4、CG2菌株侵染效果显著强于Ca菌株(P<0.05),表明混合菌株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本研究可为筛选优势菌株和深入理解逆境下内生真菌与杉木的共生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为缓解杉木连栽障碍,促进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新思路.
- 赵青姚成硕谢海慧林晗李键苏军洪滔
- 关键词:杉木内生真菌化感作用自毒物质
- 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的季节变化被引量:9
- 2009年
-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了松突圆蚧引进天敌花角蚜小蜂成虫不同季节的耐寒性。结果表明:雌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3.7559、-11.9700、-12.7936℃和-13.6000℃,冬、春季显著低于夏季;雄虫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平均过冷却点分别为-15.3917、-13.8400℃和-13.2143℃,春季显著低于夏、秋季;春、夏季雌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显著高于雄虫。-15℃暴露下,各季雌虫均不能存活;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夏季,-5℃和-10℃暴露下,春季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夏、秋季。各季雌虫低温累积-死亡率关系均服从改进的Logistic模型(方程1),但不同季节的致死中低温累积(LST50)有显著差异(df=2,33,F=30.45,P<0.01),春季显著低于夏、秋季,秋季低于夏季,但无显著差异;雌虫的过冷却点、LST50随季节极端低温下降和极端温差增加表现出下降趋势;其LST50也随着过冷却点降低表现下降趋势。结果显示: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适应性,降低过冷却点是增强其耐寒性的重要策略。
- 张飞萍钟景辉江宝福粱光红苏军任媛媛
- 关键词:花角蚜小蜂成虫耐寒性松突圆蚧
- 毛竹4个miRNA在胚芽萌发过程的表达响应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究毛竹mi RN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调控机理,利用荧光定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毛竹中可能参与种子萌发调控的mi RNA,并预测其潜在靶基因。并对毛竹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萌发的不同阶段的mi RNA及其潜在靶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毛竹4个mi RNA基因(phe-mi RNA156k、phe-mi RNA159b、phe-mi RNA160a和phe-mi RNA396e)在种子萌发至形成完整胚芽的3个阶段中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通过mi 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关联分析,发现毛竹这4个mi RNA潜在靶基因(phe-mi RNA156-T1、phe-mi RNA156-T2、phe-mi RNA159-T1、phe-mi RNA160-T1、phe-mi RNA396-T1和phe-mi RNA396-T2)的表达下调,而这些靶基因可能参与调节毛竹种子萌发、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过程。其中根中高表达的phe-mi R396e随着毛竹萌发而上调表达,其靶基因则表达下调,它可能通过抑制其2个生长因子相关蛋白的靶基因来实现对毛竹萌发过程的调控。由此表明,这4个毛竹mi RNA在胚芽萌发过程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发展毛竹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黄志明李晨曦陈磊江涛苏军冈义人帅鹏
- 关键词:毛竹MIRNA
- 毛竹组织培养中成熟种子消毒方法被引量:7
- 2017年
- 成熟毛竹种子污染严重和萌发率低是制约毛竹组织培养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氯气消毒优于常规的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消毒法。试验结果表明,氯气消毒毛竹种子未污染率、萌发率分别可达45.60%±2.06%、33.30%±5.51%,极显著高于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消毒法;并且进一步优化试验条件,经过1 d浸种,在0.01 mol/L氯气浓度下处理7 h,毛竹种子的未污染率、萌发率分别可达96.23%±0.19%、74.00%±1.89%;且以氯气消毒的种子能发育成实生苗和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成熟毛竹种子的氯气消毒方法,可为今后更好地利用毛竹种子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奠定基础。
- 江涛李晨曦陈磊杨兆河苏军刘伯斌
- 关键词:氯气毛竹萌发率
- 花年竹林毛竹冠层节肢动物多样性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福建福州、三明和四川长宁3块花年毛竹林试验标准地中大、小年竹和新竹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发现:竹冠层节肢动物10227号隶属于3纲18目147科234种.三地的优势种主要为食叶害虫,且都包括竹刺瘿螨,各类群均以偶见种和稀有种为主.在物种的目科组成和功能团的结构组成方面,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大年竹类群和小年竹类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年竹类群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小年竹类群,大年竹和新竹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显著低于小年竹类群.不同样地的共有种丰富度在主要目和功能团上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目分布均以蜘蛛目最多,功能团中植食性和捕食性数量相近且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团;大年竹和新竹类群中共有种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小年竹类群,优势集中性指数显著小于小年竹类群.
- 苏军张飞萍楼一平陈顺立
- 关键词:毛竹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