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115 被引量:682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文化科学
  • 1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教学
  • 11篇感器
  • 11篇传感
  • 11篇传感器
  • 10篇科技期刊
  • 9篇网络
  • 9篇课程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6篇电动加载系统
  • 6篇无线传感
  • 6篇无线传感器
  • 6篇无线传感器网
  • 6篇无线传感器网...
  • 6篇加载系统
  • 6篇传感器网
  • 6篇传感器网络
  • 5篇多余力
  • 5篇仿真
  • 4篇低压铸造

机构

  • 56篇北京航空航天...
  • 3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8篇重庆大学
  • 7篇黑龙江工程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上海飞机设计...
  • 1篇肇庆科技职业...
  • 1篇成都飞机设计...
  • 1篇中航工业航宇...
  • 1篇北京机械设备...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作者

  • 114篇杨波
  • 18篇王小唯
  • 12篇潘启树
  • 11篇王时龙
  • 10篇程建霞
  • 9篇闫蓓
  • 8篇金天国
  • 8篇周杰
  • 8篇赵丽莹
  • 7篇毕凤阳
  • 7篇曾松岩
  • 7篇张二林
  • 6篇唐荻音
  • 5篇常士楠
  • 5篇易力力
  • 5篇张虎
  • 4篇王俊奎
  • 4篇马明臻
  • 4篇张荣丽
  • 4篇杨光

传媒

  • 14篇编辑学报
  • 8篇电气电子教学...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中国科技期刊...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航空学报
  • 5篇材料工程
  • 4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测控技术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高教学刊
  • 2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动态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为提高学术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使学术论文能得到及时、客观、准确的学术评价,提出应建立学术期刊审稿专家评价体系,对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审稿时效及审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评价审稿专家应遵循动态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原则,运用模糊数学的模糊隶属度理论建立了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各项评价指标模型及综合评价模型,为建立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波王小唯程建霞吕雪梅张红潘启树
无人机电气配电主控制盒自动测试系统的激励信号产生单元设计
针对现有无人机电气配电主控制盒手动测试过程中存在测试时间长、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104构架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方案。本文介绍了激励信号产生单元的功能和组成结构,从测试需求出发,对该单元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进行...
杨光杨波
关键词:无人机自动测试系统
文献传递
Al/TiC 中 TiC 反应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0
1997年
基于以下机理,即:在碳颗粒的周围形成一层富钛的复合层,钛原子扩散穿过该层与碳原子反应生成TiC,形成的TiC从溶液中析出且向外扩散,建立了Al-Ti-C体系中反应生成TiC颗粒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反应速度的表达式:d(V)dt=-πDV(6VN2C)13(1+2ββ)NAlMAlρAl+VMTiρTiρCMC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体系温度、预制块中铝粉的含量,富钛层的厚度和碳颗粒的大小。减少铝粉含量、富钛层的厚度和碳颗粒的大小,以及升高体系的温度将加快反应的速度。
张二林杨波曾松岩李庆春马明臻
关键词:碳化钛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
正确处理科技期刊函数图中标目与标值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标目和标值是科技期刊函数图(坐标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必要项目[1],由测量量(或函数)符号与相应单位的比表示,如L/m,F/Hz,a/(m·s-2),…;标值是坐标轴定量表述的尺度[1],它对应标目的数值.
王小唯杨波孙丽达潘启树
关键词:科技期刊函数图坐标图标目标值
Al-Ti-C 系中反应生成 TiC 机理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采用激冷实验,SEM和XRD对反应合成法制备Al/TiC复合材料中TiC反应生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机理是一种溶解-析出过程,其间钛溶解于熔化了的铝液中并扩散到碳颗粒周围形成富钛层,富钛层中的钛与碳发生反应生成TiC并从铝液中析出。同时也表明,反应生成TiC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预制块中铝粉的熔化;Al3Ti相的形成和分解;TiC颗粒的形成。最后,建立了反应生成TiC的理论模型。
张二林杨波曾松岩李庆春马明臻
关键词:复合材料
大型矩阵的简化编排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科技论文中一些大型矩阵占用版面量大,排版困难、繁琐以及不利于阅读的问题,讨论了简化大型矩阵的必要性,提出简化大型矩阵的方法,即利用矩阵自身的运算特性并联系上下文对大型矩阵进行分块化简。举例说明简化的具体思路及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张宏赵丽莹杨波王小唯
关键词:排版
基于改进的CMAC的电动加载系统复合控制被引量:17
2008年
由于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别是在运动干扰下传统的前馈控制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及多余力矩强扰动的特点,依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和自学习特性,提出了基于改进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CMAC)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改进的CMAC与PID实现复合控制,由CMAC实现前馈控制,PID控制实现反馈控制,既保证了快速实时,又进一步减小了多余力矩干扰。改进的CMAC利用存储单元的先前学习次数作为可信度,消除了常规前馈型CMAC的过学习现象。文中建立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矩,改善电动加载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有很强的鲁棒性。
杨波王俊奎
关键词:电动加载系统多余力矩PID控制CMAC复合控制
面向持续适航工程数据的大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国产某型飞机在持续适航阶段开展事件收集、风险评估、工程调查和措施制定等工作时,需要机型资料、机队信息、运营记录、事故事件、局方信息等工程数据提供输入、参考以及辅助分析。研究了持续适航工程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初步规划了面向持续适航工程数据的大数据系统架构,并通过以下自动化方式实现了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形成了持续适航工程数据库:首先利用网络爬虫数据采集技术实时准确地获取一些国内外公开数据;其次应用VBA语言对已获得数据进行整理与自定义处理;最后基于大数据的映射分析方法对这些工程数据进行分析。该持续适航工程数据库已有效应用于某型国产飞机持续适航体系的日常运行工作。
郑海飞徐有成郝莲陆军杨波
关键词:工程数据大数据风险评估数据处理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10年
设计了具有磁场传感器的传感器网络硬件节点,从元器件选择到硬件电路设计均体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的特点,同时对磁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详细测试和深入分析。该节点可以对进入其监测区域的具有铁磁特性物质,如车辆、坦克和装甲车等目标实现有效检测并报警。针对传感器节点处理器和能量资源有限的特点,设计了简单有效的入侵检测算法,并在实验平台上验证了节点和算法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曹奕涛杨波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磁场传感器ZIGBEE入侵检测
面向目标侦测的非配合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2011年
针对战场目标侦测需求,在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低成本、低功耗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选择了传感器组合,设计实现了非配合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平台,采用红外传感器作为"唤醒传感器"实现节点休眠唤醒功能,同时检测人员与车辆,磁阻传感器负责铁磁物质检测,声音传感器实现车辆与人员的声音信号特征检测,利用简单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了分析处理,并采用D-S证据理论设计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实验室条件下的人员与车辆的可靠检测、识别与运动轨迹估计。
杨波曹奕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