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倩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翻译
  • 3篇审美
  • 3篇汉译
  • 2篇意象
  • 2篇语境
  • 2篇语言
  • 2篇圣经
  • 2篇圣经汉译
  • 2篇文化
  • 2篇翻译策略
  • 1篇到灯塔去
  • 1篇信达雅
  • 1篇叙事
  • 1篇雅歌
  • 1篇药名
  • 1篇药名诗
  • 1篇意象审美
  • 1篇意象诗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比较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 1篇首钢工学院
  • 1篇湖南商学院

作者

  • 11篇秦倩
  • 8篇颜方明
  • 1篇秦乐娱
  • 1篇曹霞

传媒

  • 4篇外语与翻译
  • 1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翻译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圣经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复与马礼逊的“信达雅”理论及圣经翻译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严复和马礼逊都曾在自己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达雅"翻译原则,而且两人都进行过圣经翻译。从理论上看,这二者的"信达雅"原则在理论内涵和理论表征上相似程度很高。从他们所翻译的《马可福音》片段译文对比看,严复的翻译参考了马礼逊的译文。本研究结合历史文化语境对马礼逊和严复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马礼逊信达雅圣经翻译翻译原则
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的审美层次论——以庞德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汉译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庞德著名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在中国已有近三十个译本,但这些译本或多或少存在语义和审美瑕疵。本文拟从原诗意象的语义与审美信息分析出发,提出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过程的审美层次观,主张诗歌译者应充分考虑意象的语义信息,表层审美形式和深层意境。
秦倩颜方明
关键词:诗歌翻译再创造意象审美层次
《雅歌》汉译的意象审美重构研究
2019年
《雅歌》大量使用意象,对增强诗歌美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雅歌》的译者们多从'言''象'层面忠实再现原诗意象的浅层意义,而对深层次的审美'意图'关注不够。本文主张,《雅歌》的翻译应以原'意'为导向、原'象'优先、酌情换'言'变'象'的美学翻译原则,在具体操作层面采用取'意'换'象'、取'象'显'意'和取'意'变'象'三类意象美学重构策略,力求达成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效果。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圣经汉译意象契合度
范畴原型观照下的影视片名翻译被引量:3
2009年
影视片名翻译过程涉及的认知加工客体是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资源,译者在客体之间寻找相似性和相关性的时候,范畴原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片名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语言形式审美范畴和文化审美范畴的因素。笔者从范畴原型视角出发揭示片名翻译中译者认知思维的再创造过程,从支配翻译转换的“动因”层面对该过程进行阐释。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影视片名语言形式文化审美
《伍子胥变文》英译比较研究
2023年
《伍子胥变文》先后被著名汉学家韦利和梅维恒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英语世界的读者。韦利采取了节译策略,译文中删节了较多的内容,主要以讲故事为主。梅维恒采取了全译策略,译文在忠实的同时注重文学旨趣的再现。本文聚焦于比较研究两位译者对《伍子胥变文》中最具民族文学特色的韵文唱词、楔子和药名诗的翻译,分析他们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整体效果。
秦倩颜方明
关键词:变文药名诗
传教士《圣经》汉译的殖民语境顺应研究——以Logos从“言”向“道”转化的历时性诠释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传教士《圣经》译者在前殖民和殖民时期在《圣经》汉译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顺应各时期跨文化语境和文化渗透的需要。这种调整主要表现为从早期的佛、道、儒话语以混杂式文化拼贴到后来的去佛化及有机的文化杂合策略。制约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不同殖民语境下《圣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博弈与互动。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圣经》汉译殖民语境文化杂合
论古诗词的“张力美学”文本特征及其翻译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张力"论源自新批评对诗歌美学特征的分析。该论自提出之后迅速发展为现代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文本实体特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张力美学"作为中国古诗词重要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题张力,意象组合张力,意义空白张力,互文张力等张力结构。该特征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古诗词中应该采取"张力优先"和"语境顺应"策略,在译文中再现或重构原文的"张力美学"结构。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结构特征翻译策略
原型范畴理论“是”与“非”被引量:1
2008年
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对于解释语符系统和语言意义的模糊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该理论强调范畴之间边界的模糊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它源自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说。它使我们对语符系统及其意义的理解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该理论本身却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本文拟探讨其合理性与不足。
秦倩秦乐娱
关键词: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意义
《圣经》汉译过程父权叙事的女性主义诠释
2021年
《圣经》因其父权叙事而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抨击,一些中国学者也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了《圣经》诠释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圣经》汉译这方面的研究却处于缺失状态。结合历史文化语境,本文以汉语《圣经·新约》中耶稣论“休妻(或离婚)”言论翻译的历时性变化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女性主义运动对《圣经》汉译的影响,指出女性主义价值观对翻译过程的介入是造成该变化的原因。
颜方明秦倩
关键词:圣经汉译女性主义社会价值观
光与影的力量——解读绘画元素光影在《到灯塔去》中的象征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尝试从绘画元素的光影角度对伍尔夫的名作《到灯塔去》进行解读,剖析光影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她如何以一种优美的"图式"来反映生活和经验,求得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式达到艺术上的和谐与统一。
曹霞秦倩
关键词:到灯塔去绘画伍尔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