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保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关节周围鸡尾酒注射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关节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单侧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注射鸡尾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切口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术后48 h、1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ROM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切口并发症。以上指标在术后1月、3月、6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鸡尾酒注射在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早期功能,改善住院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李登苏保华许杰蔡志清马若凡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镇痛
- 应用结构方程分析关节置换后失血程度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8年
- 背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已列入围手术期处理指南,但应用抗凝药物存在出血风险,常规凝血试验仅针对辨识凝血的第一阶段,所提供出凝血状况的信息相对有限。血栓弹力图可进行凝血功能的综合评估,但其实用性不同研究所得仍不一致,尤其是对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鲜见报道。目的:探讨髋、膝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凝固角、血栓最大幅度值分布情况,同时分析其与总出血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抗凝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人工关节置换同时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测的患者共14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72例。收集术后第1天血栓弹力图并计算围手术期总出血量,分别构建髋、膝关节置换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血栓弹力图4个指标与总出血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针对髋、膝置换病例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拟合结果近似误差均方根均小于0.08,拟合优度指数、调整拟合优度指数值均高于0.9;比较拟合指数、规范拟合指数均高于0.9;简约适配度指数均小于2,理论模型与数据匹配;(2)凝血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凝固角、血栓最大幅度4个值与总出血量之间存在相关性;(3)综上,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作为预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有效工具。未来在此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其相关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
- 张应彬许杰翁建豪李登蔡志清黄玉麟苏保华马若凡
- 关键词:血栓弹力描记术出血
- 四肢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四肢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9例经病理确诊的四肢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9例患者中3例男性,6例女性,中位数年龄44岁(15~55岁);均进行MRI检查,手术切除后送病检行免疫组化,比较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中,肿瘤分布于上肢者6例,下肢3例。患者首要临床症状均为无痛性肿块,其中3例出现患肢远端麻木等压迫症状。影像学方面,9例患者术前行MR检查,了解其边界及邻近关系,7例患者MR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2例为低信号; T2加权像4例为混杂高信号,1例为高信号; 9例患者增强像为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者6例,模糊者3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9例患者中波形蛋白(vimentin)均为阳性(9/9),跨膜糖蛋白分子CD34阳性者8例(8/9); B淋巴细胞瘤-2因子(bcl-2)阳性者6例(6/9),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阳性者3例(3/9);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分布于5%~65%。结论影像学中MRI通过不同加权像可以对SFT的瘤体边界进行定位,确定肿瘤的邻近关系,为SFT的诊断提供依据,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是诊断孤立性纤维瘤的主要手段,并可指导术后辅助放化疗方案的制定。
- 蔡志清李登许杰苏保华马若凡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病理学放射摄影术手术治疗
-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的诊治及病例报道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又名Travor病,表现为四肢一个或多个骨骺软骨不对称性过度生长,引起肢体发育不对称或畸形[1],是一种骨骺软骨生长发育紊乱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发病年龄多见于2~4岁。Moucheti等人[2]于1926年报道了跗骨发育异常的病例,并将这种病例称为跗骨巨大症(tarsomegalie)。
- 蔡志清苏艳婷许杰李登邱梅玲苏保华马若凡
- 关键词:半肢骨骺发育异常病例报道骨生长发育诊治骨发育异常发病年龄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并于术中、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排除初次手术前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共纳入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68±19)岁(34~93岁),初次置换病因: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初次置换时股骨假体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5例,其余8例病人为生物型假体。假体周围骨折病因包括7例有明确外伤史(不慎跌伤或车祸)、6例为翻修术中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G型3例,AL型1例,B2型4例,B3型3例,C型2例。翻修时骨折固定方式:5例采用大粗隆再结合装置加钢缆固定,7例使用钢板钢缆固定,1例病人使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固定。在各类分型中,2例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使用钢板钢缆固定骨折端,其余11例股骨假体均不稳定,仅1例使用骨水泥重新固定初次置换假体,余10例使用全涂层假体。通过Harris评分对患髋进行功能评价,X线或CT观察骨折愈合。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9±19)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1.1)月。Harris评分由术前13.0(4.0,25.0)提高至末次87.0(82.3,93.3)分,(Z=-4.34,P<0.05)。异体皮质骨板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显示与宿主骨融合,所有病人末次随访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及感染。结论根据不同分型选择相应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方式,钢板钢缆组合有效提高了稳定性;对于骨量不足病人可以考虑使用异体皮质骨固定以增加患者骨量。
- 张应彬郑鸣李嘉易黄玉麟李登蔡志清苏保华许杰马若凡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假体周围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 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发热特点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后发热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行单侧初次THA病例,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住院期间先后接受两次单侧THA者,两次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将被独立处理。排除标准:围手术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已有发热的患者;术前即存在可能诱发术后发热因素者;存在相关病史导致下肢肌力差,预计影响术后康复锻炼者;同时接受双侧置换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记录每例患者病因、术前1天至术后10 d每天的最高体温、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发热定义为≥38℃。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用两组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分析发热特点与感染事件的独立性。结果最终纳入病例409例,其中103例(25.2%)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发热患者中,第1次发热最常见于术后第1天(占所有发热例数的58.7%),手术当天(27.7%)次之。最高体温最常见于术后第1天,占所有发热病例数的45.6%,术后第2天为21.4%。引起发热的原因,生理性炎症反应85例[85/103(82.5%)],呼吸道感染8例[8/103(7.8%)],尿路感染3例[3/103(2.9%)],切口感染1例[1/103(1.0%)],输血反应3例[3/103(2.9%)],药物热1例[1/103(1.0%)],湿疹1例[1/103(1.0%)],因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应用调整欠佳导致发热5例[5/103(5.0%)],调整用量后体温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未发现假体周围感染病例。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t=15.623,P<0.05),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后明显增高(t=6.267,P<0.05)。连续2 d及以上发热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较无连续发热者明显增高(x2=6.873,P<0.05);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x2=6.218,P<0.05)。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术后发热与假体周围感染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单侧初次THA术后引起发热的原因中,生理性炎症反应�
- 黄玉麟张应彬苏保华李登蔡志清许杰马若凡
- 关键词:发热
- 关节置换术后高凝状态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后凝血状况的动态变化,推测目前预防性抗凝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前瞻性纳入行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行TEG及血小板计数检查,术后第1、4、7 d行TEG检查,对比观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根据筛选标准纳入研究患者100例,TKA 50例,THA 50例,术前血栓弹力图凝血检查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R值在术后4 d降至最低值,K值术后到第7 d呈持续下降趋势;a-angle、MA值术后第7 d升至最高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反应性高凝状态在髋、膝置换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高凝状态在术前与术后1、4、7 d之间的变化则有显著差异。根据术后R值、MA值及CI值的持续监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高凝在术后7 d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随时间的迁延,高凝类型比例变化,血小板型及混合型高凝病例出现并占比渐增。[结论]通过TEG对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例机体凝血状态的动态监测,不同病例及不同时间点间凝血状态均存在差异,需加强监测及因个体化特点进行抗凝调整。
- 翁建豪许杰张应彬李登蔡志清苏保华马若凡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关节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