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超

作品数:97 被引量:93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污染
  • 28篇重金
  • 28篇重金属
  • 22篇水稻
  • 20篇土壤
  • 17篇
  • 12篇稻田
  • 12篇有效性
  • 11篇氮肥
  • 11篇DMPP
  • 10篇玉米
  • 10篇污染土
  • 10篇污染土壤
  • 10篇硝化抑制
  • 10篇硝化抑制剂
  • 10篇金属污染
  • 9篇重金属污染
  • 8篇稻田土
  • 8篇稻田土壤
  • 7篇幼苗

机构

  • 42篇华南农业大学
  • 4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4篇中山大学
  • 19篇湖南省土壤肥...
  • 16篇湖南农业大学
  • 12篇浙江大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西省水利规...
  • 2篇浙江省海宁市...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6篇许超
  • 34篇黄道友
  • 31篇朱捍华
  • 21篇朱奇宏
  • 20篇夏北成
  • 13篇廖育林
  • 12篇吴良欢
  • 10篇王帅
  • 10篇陈心胜
  • 9篇吴启堂
  • 9篇张福锁
  • 8篇谢永宏
  • 8篇林小方
  • 7篇巨晓棠
  • 7篇汤海涛
  • 6篇张杨珠
  • 6篇陈倩婷
  • 6篇王辉
  • 5篇罗尊长
  • 4篇李旭

传媒

  • 14篇农业环境科学...
  • 8篇湖南农业科学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生态环境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Agricu...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水稻锌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水稻灌浆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1~5 g·L-1Zn SO4)对水稻(株两优189)产量、各器官镉锌含量和镉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5 g·L-1Zn SO4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1~5 g·L-1Zn SO4水稻各器官Cd含量降低、而Zn含量提高。糙米Cd含量降低9.0%~47.8%,Zn含量提高31.7%~55.6%。喷锌后根到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根)、旗叶向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旗叶)和穗轴到糙米Cd转运系数(TF糙米/穗轴)分别降低5.8%~43.7%、1.0%~30.3%和4.7%~26.7%。糙米Cd含量与TF第一节/根、TF糙米/穗轴和根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锌降低糙米Cd含量主要是由于抑制根Cd吸收和降低根和旗叶向第一节及穗轴向糙米的转运引起的。喷施3~5 g·L-1Zn SO4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是叶面调控稻米Cd含量的适宜用量。
吕光辉许超王辉王辉帅红王帅朱奇宏朱奇宏朱捍华
关键词:水稻转运系数叶面喷施
EDTA对中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动力学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0.05mol·L-1的EDTA作为解吸剂,对中低污染负荷土壤中Cd、Pb、Cu、Zn进行了振荡解吸研究,并运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d、Pb、Cu、Zn的解吸率随着解吸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中污染负荷土壤Cd、Pb、Cu、Zn解吸率高于低污染负荷土壤。反应720min后,EDTA对中污染和低污染土壤中Cd、Pb、Cu、Zn的解吸率分别为Cd45.16%、30.88%,Pb51.32%、26.45%,Cu17.86%、14.23%,Zn23.31%、19.63%。双常数方程是描述污染土壤中Cd、Pb、Cu、Zn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佳方程,其次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Cd、Pb、Cu、Zn的解吸速率随解吸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Cd、Pb、Cu、Zn在中污染土壤中的解吸速率大于其在低污染土壤中的解吸速率。
许超夏北成林颖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解吸
一种净化处理镉污染灌溉水的河滨带人工湿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处理镉污染灌溉水的河滨带人工湿地的方法,步骤是:A、地点选择;选择水流比较平缓、距离灌溉水取水口比较近的河段;B、河槽加固;在河槽的左右两侧,采用浆砌石加固,保留原有河槽的行洪功能;C、岸坡整治;采用...
陈心胜黄道友朱捍华许超李旭谢永宏
文献传递
淹水条件下控释氮肥对污染红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水平(100、200和400 mg/kg,分别记为1、2、3)下普通尿素(PU)、硫包膜尿素(SCU)、树脂包膜尿素(PCU)和硫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对污染红壤中Cd、Pb、Cu、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膜尿素对土壤pH值和水溶性SO24-含量有较大影响。各施氮处理红壤pH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除5 d时PU和60 d时SCU)而增加,不同包膜尿素对土壤中水溶性SO24-含量有较大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包膜尿素处理间土壤pH值和土壤中水溶性SO24-含量差异较大。60 d培养期间PU、SCU、PCU和SPCU处理pH值比对照分别升高0.17—0.38、0.08—0.27、0.07—0.36和0.10—0.21;水溶性SO24-含量PU、SCU和PCU处理比对照分别升高39.5%—157.3%、40.9%—94.5%和7.55%—55.8%,而SPCU处理降低5.67%—90.7%。不同尿素类型和氮肥的施用量对红壤Cd、Pb、Cu和Zn有效性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60 d培养期间红壤有效态Cd含量以树脂包膜尿素100 mg N/kg下最低,其有效态Cd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20.7%—69.8%;有效态Pb、Cu和Zn含量以普通尿素400 mg N/kg下最低,其有效态Pb、Cu和Zn含量比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7.0%—54.2%、18.5%—34.6%和15.6%—59.5%。随施氮量提高,PU处理有效态Cd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有效态Pb、Cu和Zn含量逐渐降低;SCU处理有效态Pb含量逐渐降低,有效态Cd、Cu和Zn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PCU处理有效态Cd含量逐渐升高,有效态Pb、Cu和Zn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SPCU处理有效态Cd、Pb、Cu和Zn含量逐渐降低。有效态Pb和Zn含量与pH值和水溶性SO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效态Cd与水溶性SO2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多重金属污染红壤中,可考虑不同控释氮肥的配合使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
梁佩筠许超吴启堂卢镜钊吴良欢
关键词:控释氮肥红壤重金属有效性淹水
黑藻对沉积物上覆水及间隙水中磷垂直浓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沉水植物黑藻对江西南昌艾溪湖沉积物上覆水及间隙水中磷垂直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种植沉水植物相比,种植沉水植物可减少沉积物-水系统中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含量,离沉积物-水界面越近,黑藻对可溶性磷酸盐(DP)含量影响越明显,特别是种植黑藻后60~120 d影响较大;种植黑藻后上覆水pH值升高,而间隙水pH值则变化较大;种植黑藻处理上覆水和间隙水各层次氧化还原电位(ORP)值都要大于不种植黑藻处理。种植黑藻处理和不种植黑藻处理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H值和可溶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种植黑藻处理可溶性磷酸盐与氧化还原电位无显著相关性,不种植黑藻处理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
黄立章许超陈涛周小华
关键词:黑藻沉积物磷浓度上覆水间隙水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和径流流失及菜心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室外盆栽种植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研究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对红壤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径流流失、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R(普通尿素)处理相比,CP(含Nitrapyrin“碧晶”尿素)处理地表径流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流失量分别降低13.1%,12.9%和11.7%;CP处理菜心干重显著增加410.6%,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46.4%,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88.8%;CP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增加1.7%~1172.4%,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12.7%~52.1%和O~6.5%。硝化抑制剂Nitrapyrin能减少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同时提高菜心产量,改善菜心品质。
许超邝丽芳吴启堂吴良欢
关键词:NITRAPYRIN硝化抑制剂菜地氮素菜心
尾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区周围受污染的菜园土和水稻土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Cd、Pb、Cu和Zn的总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两种污染土壤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差别不大。Cd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占总量的60%以上,Cd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92%以上;Cu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9%以上;Zn在土壤中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以上。菜园土和水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Pb为最高,Zn为最低。
张玮萍许超夏北成吴海宁廖育林汤海涛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尾矿区
黑藻和苦草对氨氮、硝态氮和磷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在不同营养状况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选择相应的养分吸收效率的水生植物,比较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氨氮、硝态氮和磷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黑藻和苦草对氨氮、硝态氮和磷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分别为4.38、5.31;3.15、2.23;1.63、3.57μmol/(L.h.g)。米氏常数Km分别为84.7、376.7;45.8、6.0;54.4、516.2μmol/L。苦草对氨氮和磷的吸收具有较高的Vmax和Km值,而黑藻对氨氮和磷的吸收具有较低的Vmax和Km值。
陈少毅许超姚瑶黄立章张云涛
关键词:黑藻苦草氨氮硝态氮动力学
一种重金属污染灌溉水的生态塘净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灌溉水的生态塘净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步骤是:1、地点选择;2、构建三级生态塘;对原有池塘或低洼地或撂荒地进行扩容、加深、防渗、隔断处理;3、构建吸附净化池;在二级生态塘的末端设置水泥池;4、投放...
陈心胜黄道友李旭谢永宏朱捍华许超
文献传递
硝化抑制剂DMPP对菜园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3年
为进一步完善蔬菜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技术体系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 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 DMPP)对菜园土壤 NH4 +- N,NO3- - 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过程中 ,土壤 NH4 +- N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势 ,而 NO3- - N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DMPP处理的土壤中 NH4 +- N含量高于硫硝铵 ( ASN )处理 ,NO3- -
许超吴良欢冯涓张福锁
关键词:菜园土硝态氮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