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异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药物
  • 6篇用药
  • 4篇肿瘤
  • 4篇合理用药
  • 3篇药品
  • 3篇肿瘤药
  • 3篇肿瘤药物
  • 3篇静脉
  • 3篇抗肿瘤
  • 3篇抗肿瘤药
  • 3篇抗肿瘤药物
  • 2篇盐酸
  • 2篇药动学
  • 2篇药房
  • 2篇药事
  • 2篇药事管理
  • 2篇体内药动学
  • 2篇呕吐
  • 2篇重症
  • 2篇危重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郓城县疾病预...

作者

  • 20篇刘异
  • 14篇裘琳
  • 10篇李娟
  • 5篇刘东
  • 3篇罗攀
  • 1篇饶子超
  • 1篇陈莉
  • 1篇胡露红
  • 1篇于洋

传媒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南药学
  • 1篇湖北省药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托泊苷、长春地辛、吡柔比星3种抗肿瘤药物配伍稳定性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考察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吡柔比星和长春地辛3种化疗药物混合配制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将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长春地辛和吡柔比星混合配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在25或4℃放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于2,4,6,12,18,24,36h测定配伍溶液中依托泊苷、长春地辛、吡柔比星的含量,并检测该溶液的P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配制的混合溶液在36h、25或4℃条件下放置后均稳定,HPLC检测各组分含量变化范围在±5%以内,且pH及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差异。结论:依托泊苷、长春地辛、吡柔比星3种抗肿瘤药物混合配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放置36h稳定,此配伍输液方法在肿瘤化疗患者24h的持续静脉滴注中应用安全可靠。
刘秀兰裘琳刘异
关键词:依托泊苷长春地辛吡柔比星高效液相色谱法
兰索拉唑对卡博替尼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具研究兰索拉唑对卡博替尼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兰索拉唑8mg·kg^(-1)·d^(-1),连续5d,第6天分别对2组大鼠灌胃给予卡博替尼(1.5mg·kg^(-1)),并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卡博替尼的含量,计算药动学参数,研究兰索拉唑对卡博替尼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结果:兰索拉唑未显著降低卡博替尼的AUC_(0-∞)、C_(max)和t_(max)等药动学指标,且大鼠给药4h后,在其血中浓度逐渐增加并慢慢接近峰值,在组织中分布顺序为肝>肺>肾;给药6h后,在肝组织中浓度慢慢接近峰值,兰索拉唑对卡博替尼体内各组织分布情况并无明显影响。结论:兰索拉唑并未影响卡博替尼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及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对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会影响pH依赖性药物体内吸收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刘异裘琳刘秀兰
关键词:兰索拉唑药动学血药浓度
药师审方对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对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及有效干预后效果评价,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8年1—6月PIVAS经药师审方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化疗医嘱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探讨不合理用药存在的原因,并及时干预。统计分析2018年7—12月对不合理医嘱干预效果评价并总结改善不合理用药的方法及对策。结果2018年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占比0.63%,2018年1—6月与2018年7—12月不合理医嘱占比分别为0.9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名前4的不合理医嘱即溶媒种类、溶媒量、给药剂量及给药顺序的占比分别为0.26%,0.22%,0.18%,0.11%,采取干预措施后不合理医嘱占比分别降至0.12%,0.07%,0.0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药师参与PIVAS抗肿瘤药物审方工作,提高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供更准确及有效的药学服务,促进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刘秀兰刘异裘琳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合理用药
厄洛替尼在营养不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在营养不良状态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营养不良状态大鼠模型。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尾静脉注射厄洛替尼溶液(6.25 mg·kg^(-1)),或口服给予厄洛替尼溶液和厄洛替尼混悬液(13.5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厄洛替尼的含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统计相比,营养不良大鼠口服溶液剂的T_(max)较正常状态大鼠明显延迟(P<0.05),但AUC_(0~t)和AUC_(0~∞)变化不大(P>0.05)。而口服混悬液组,营养不良大鼠的T_(max)相对正常状态大鼠明显降低,AUC_(0~t)、AUC_(0~∞)均明显增加(P<0.05)。同时营养不良大鼠口服溶液剂和混悬剂组的清除率(CL)相对正常状态大鼠均降低约10%(P<0.05)。结论:营养不良状态对厄洛替尼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有显著影响,提示临床上营养不良患者使用厄洛替尼时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刘异裘琳刘秀兰
关键词:厄洛替尼药动学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实践被引量:14
2020年
武汉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灾区,为满足日益剧增的确诊患者得到更好救治,2020年1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全国18支医疗队在该院开展救治工作。在短时间内医院迅速改造为重症救治定点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用药需求量激增,药学保障和用药干预亟待解决。该文主要探讨在危重症定点医院药学部如何保障药品供应,统筹衔接和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刘异裘琳刘秀兰杨婧雯张程亮王璐李娟刘东
关键词:药事管理药学服务
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相关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贝伐珠单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4月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而出现ADR的94例恶性肿瘤病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贝伐珠单抗剂量、联合化疗方案,ADR发生时间、症状、严重程度等。结果:患者原患疾病主要为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NSSCLC)和乳腺癌,其中化疗一线治疗53例,二线治疗41例。本组患者中贝伐珠单抗所致ADR发生在6个月内,≤3个月者64例,3~5个月者30例,其中导致出血、贫血、高血压比例分别为29. 79%,29. 79%,25. 53%,明显高于其他ADR占比(P <0. 05)。高血糖、肠穿孔等特殊ADR比例分别为7. 45%,1. 06%。结论:贝伐珠单抗严重ADR比例较低,临床使用贝伐珠单抗时,应密切关注发生概率较高及特殊的ADR,做到定期监测、及时处理。
裘琳刘异侯黎伟李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靶向治疗
COVID-19疫情期间不同危重症定点医院药品调配工作流程改造实践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本院两个分院区药品调配流程改造实践,为特殊时期的药品调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建立工作流程图,运用PDCA循环进行流程改造及优化。结果经过流程改造和优化,两个分院区迅速建立了适合院区实际情况的药品调配模式,为疫情期间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结论以洁净区内集中调配为核心的药品调配流程安全、高效,适合在突发、应急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推广应用。
贡雪芃李娟孙明辉裘琳刘异余恒毅金净进罗攀陈莉宗凯李婷婷刘东
关键词:药品调配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配伍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考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输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在室温(25℃)不避光的环境条件下,对盐酸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液,于0,3,6,24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H值和微粒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配伍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上述配伍输液在24 h内均无浑浊、无变色、无沉淀和气体产生,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标准,pH和2种药物浓度保持恒定。结论:在室温下,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常用输液中稳定,可在临床中配伍使用。
杨金玉雷凯何光照张程亮刘异
关键词:盐酸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相容性
不同疗程地塞米松联合阿瑞匹坦、托烷司琼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乳腺癌患者恶心及呕吐的临床研究
刘异刘秀兰李娟
茶多酚预防吗啡所致便秘的效果及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吗啡所致便秘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茶多酚组、茶多酚+吗啡组,每组10只。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吗啡组小鼠灌胃给予茶多酚100 mg·kg^(-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1 m L·kg^(-1),连续4 d。给药第4天,模型对照组和茶多酚+吗啡组小鼠腹腔注射吗啡20 mg·kg^(-1),茶多酚组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 m L·kg^(-1),15 min后小鼠灌胃给予5%墨汁液0.2 m L。热板法检测各组小鼠的第1次舔足时间,观察茶多酚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内胃动素、P-物质及生长抑素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墨汁推进长度和墨汁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茶多酚组墨汁液推进长度和墨汁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吗啡组墨汁推进长度和墨汁推进率显著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和茶多酚组小鼠第1次舔足时间分别为(8.64±2.72),(9.11±2.13)s,模型对照组和茶多酚+吗啡组小鼠第1次舔足时间分别为(18.79±3.58),(20.10±3.72)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动素、P物质含量减少(P<0.05),茶多酚组胃动素、P物质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吗啡组胃动素、P物质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生长抑素含量增加,而茶多酚组和茶多酚+吗啡组生长抑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茶多酚在不降低疼痛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改善小鼠肠蠕动预防吗啡所致便秘,这一作用与茶多酚对肠道胃动素、P物质和生长抑素的含量调节有关。
陈陶刘异
关键词:茶多酚吗啡便秘镇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