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文俊

作品数:266 被引量:716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细胞
  • 50篇皮肤
  • 33篇病理
  • 32篇蛋白
  • 26篇免疫
  • 22篇黑素
  • 20篇组织病理
  • 18篇黑素瘤
  • 17篇血管
  • 17篇综合征
  • 16篇幽门螺
  • 16篇幽门螺杆菌
  • 16篇肿瘤
  • 16篇荨麻
  • 16篇荨麻疹
  • 16篇螺杆菌
  • 15篇肉芽
  • 15篇基因
  • 13篇疫苗
  • 12篇血管炎

机构

  • 206篇第四军医大学...
  • 6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65篇廖文俊
  • 110篇高天文
  • 62篇刘玉峰
  • 45篇李承新
  • 44篇樊平申
  • 42篇付萌
  • 36篇王刚
  • 28篇胡雪慧
  • 25篇李春英
  • 25篇赵小东
  • 23篇王雷
  • 21篇刘玲
  • 20篇马翠玲
  • 17篇刘彦仿
  • 16篇孙林潮
  • 15篇王雷
  • 15篇陈旻湖
  • 14篇李强
  • 14篇胡品津
  • 14篇刘宇

传媒

  • 8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6篇中华皮肤科杂...
  • 15篇中国美容医学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中国麻风皮肤...
  • 7篇国外医学(皮...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国际皮肤性病...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2002中国...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第四届中国西...
  • 2篇2006中国...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10全国...
  • 1篇胃肠病学

年份

  • 2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4篇2012
  • 6篇2011
  • 23篇2010
  • 25篇2009
  • 19篇2008
  • 24篇2007
  • 18篇2006
  • 21篇2005
  • 16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14篇2001
  • 8篇2000
  • 9篇1999
  • 1篇1998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中角蛋白K14,16,17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表达水平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研究此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 5 0 g· L- 1心得安乳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银屑病样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的表达 .结果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K1 7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
樊平申廖文俊刘玉峰
关键词:银屑病角蛋白
EB病毒感染相关性皮肤淋巴瘤被引量:4
2010年
Epstein-BarrVirus(EBV)正常成年人群感染率达95%以上,其可以感染B细胞、T细胞、NK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分为潜伏感染和增殖感染。EBV相关性皮肤病有NK/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种痘样水疱病,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蚊虫叮咬过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特别是鼻/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和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较为严重,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
樊平申王雷廖文俊
关键词:EB病毒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色素痣分次切除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色素痣是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颜面等暴露区域为多发,影响美观,而且摩擦部位易发生癌变,有碍健康.手术治疗是目前为止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切除方式分为单次切除、分次切除、软组织扩张术、局部皮...
张仕涛廖文俊
β-连环蛋白在毛母质瘤及毛发上皮瘤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毛母质瘤及毛发上皮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20例毛母质瘤及10例毛发上皮瘤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β-连环蛋白在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膜,15例毛母质瘤和8例毛发上皮瘤的表达位于胞质和/或胞核。结论:β-连环蛋白可能参与毛基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的调控,它的异常表达在毛囊发育和向毛囊分化肿瘤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谢杨新廖文俊殷河慧高天文
关键词:Β-连环蛋白毛母质瘤毛发上皮瘤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多发性化脓性肉芽肿诊断及治疗
目的报道5例多发性化脓性肉芽肿患儿。方法回顾分析5例多发性化脓性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5例患儿均发生于感染或外伤后,以烫伤多见。组织病理见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大量毛细血管增...
刘玲谭强廖文俊王刚
局部皮瓣在191例面部创面美容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介绍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在遵循美容亚单位组成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及创面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局部皮瓣修复缺损,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肤皱纹,尽可能隐藏切口线。结果:本组局部皮瓣191例,仅2例皮瓣尖端发生坏死,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形态较满意,随访6个月~2年,2例局部切口瘢痕增生,但无功能受限及邻近器官移位。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可使皮瓣的色泽、质地、厚度、毛发生长情况与受区匹配,面部轮廓影响小,功能与外观两者可以兼顾,能够获得较好的美容修复效果。
赵涛薛小文王雷廖文俊
关键词:皮瓣
组织样麻风瘤1例
2006年
刘振锋廖文俊
关键词:组织样麻风瘤界线类偏瘤型麻风麻风杆菌传染病接触性麻风病
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2003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潜能和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亚群。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毛囊隆突部 ,也见于毛囊间表皮网嵴的底部 ,其特征为慢周期及高度的增殖潜能 ,它能表达某些整合素亚单位 ,并可与细胞外基质发生快速粘连 ,据此特性可将其分离纯化。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不仅在表皮及其附属器的组织发生学、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
廖文俊高天文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角蛋白细胞细胞亚群
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TEN)诊断、护理、治疗的再认识与经验分析
李强廖文俊李承新胡雪慧高天文
塞来昔布和咪唑斯汀对鼠爪水肿炎症动物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 研究塞来昔布和咪唑斯汀的抗炎活性 ,探讨塞来昔布和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产生机制。方法 : 给大鼠鼠爪皮下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构建鼠爪水肿炎症模型 ,并在注射致炎剂 2h前分别给予塞来昔布、咪唑斯汀、地塞米松和Tween 80灌胃 ,注射致炎剂后 1h、2h、3h、4h,应用体积测量仪测定给药后鼠爪体积的改变。结果 : 花生四烯酸和角叉菜胶均可诱导强烈、持续的鼠爪水肿 ,塞来昔布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鼠爪水肿 (P <0 .0 5 ) ,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鼠爪水肿无抑制作用 (P >0 .0 5 ) ;咪唑斯汀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鼠爪水肿 (P <0 .0 5 ) ,对角叉菜胶诱导的鼠爪水肿无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 塞来昔布和咪唑斯汀可分别通过抑制 5 -脂氧合酶活性和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活性的途径发挥其抗炎活性 。
赵小东付萌廖文俊樊平申王冬青刘玉峰
关键词:塞来昔布咪唑斯汀角叉菜胶花生四烯酸致炎动物模型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