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燕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依达拉奉治疗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软胶囊
  • 1篇眩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超氧化物...
  • 1篇血性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预后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中动脉
  • 1篇妊娠

机构

  • 7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俞燕
  • 3篇宗惠花
  • 3篇张瑾
  • 2篇郑慧芬
  • 2篇施俊峰
  • 2篇赵彦平
  • 1篇任占云
  • 1篇宋雪祥
  • 1篇王国祥
  • 1篇谢文超
  • 1篇陆俊杰
  • 1篇樊伟
  • 1篇李杰
  • 1篇许冬华
  • 1篇余银
  • 1篇徐龙
  • 1篇闵志刚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入院单双号将入选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患者生活自理及轻度功能障碍40例(93.02%),显著多于对照组(6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俞燕施俊峰汤武装
关键词:脑梗塞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
肾小球滤过率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临床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出院后6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不良组(mRS评分≥3分,39例)和良好组(mRS评分<3分,57例)。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F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的价值。结果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良好组,血尿酸、谷丙转氨酶、GFR均低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血尿酸、GFR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F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情况的截断值为98.87 ml/(min·1.73m^(2)),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2.98%,曲线下面积为0.925(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转归不良患者GFR异常降低,临床监测GFR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敏感指标。
张瑾李杰樊伟俞燕宗惠花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肾小球滤过率临床转归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期间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23例患者,B组有2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DHI(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及其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的DHI-E(情绪残障程度)评分、DHI-P(躯体残障程度)评分、DHI-F(功能残障程度)评分、DHI总分、眩晕症状评分和HAMA评分均较低(P <0.05)。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眩晕感,改善其焦虑的情绪。
俞燕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妊娠晚期合并癫痫持续状态一例
郑慧芬陆俊杰宋雪祥余银俞燕王国祥赵彦平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01~2019-01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22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至我院健康体检的病人220例为对照组,行颅内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测量大脑中动脉斑块相关参数,包括斑块个数、斑块总厚度、斑块总体积,并分析其与老年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斑块个数增加(2.75±0.82vs.0.92±0.45,P=0.000);斑块总厚度增加[(4.48±1.88)mm vs.(1.28±0.85)mm,P=0.000];斑块总体积增加[(32.37±8.71)mm^(3)vs.(12.88±4.811)mm^(3),P=0.000]。斑块个数、斑块总厚度、斑块总体积与NIHSS评分、脑梗死容积正相关,与FMA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病人临床预后相关,可以作为预测病人预后的指标。
许冬华闵志刚任占云施俊峰张瑾俞燕宗惠花徐龙谢文超汤武装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老年脑梗死大脑中动脉斑块
Hcy、FIB、D-D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收的92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D-D、Hcy、FIB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D-D(670.59±100.12)ng/mL、Hcy(21.34±3.35)μmol/L、FIB(4.47±1.45)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76、33.560、13.761,P<0.05);92例患者中联合检测3项指标其阳性率为95.65%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患者3项指标水平与非进展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D-D水平与预后良好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联合检测D-D、Hcy、FIB,可更好反映患者病情,对早期诊断、延缓、阻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张瑾俞燕
关键词:HCYFIB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血清SOD、MD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的SO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的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的MD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基础药物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郑慧芬宗惠花俞燕赵彦平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自由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